爲什麼有些國家不建造飛彈戰列艦?

戰列艦稱霸海上那麼多年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一是巨炮的打擊能力,二是厚甲的防禦能力,獲得這倆超強技能的代價是昂貴的造價。其實如果戰列艦隻是失去其中一項優勢還是可能倖存的,但如果它領著那麼高的薪水卻幹嘛嘛不行,兩項優勢都蕩然無存後那就只有下崗一條路了。

作為一個從喜歡戰列艦起步的愛好者,茶叔這些年來漸漸明白為什麼公眾如此懷念戰列艦而對現代艦艇嗤之以鼻了,因為戰列艦的威力他直觀啊。

下面照片是衣阿華號在1989年4月返航諾福克時拍攝的,你看這戰艦上長著這麼多長長的管子多威風,雖然很少有人知道這其實是她的二號炮塔發生大爆炸事故之後的留影。


為什麼有些國家不建造導彈戰列艦?


相比現代海軍的導彈戰、反潛戰、超視距的防空戰鬥和甚至用肉眼都看不出來的電磁對抗,茶叔也知道還是炮戰看著更容易理解更直接,對於公眾來說,大炮開兮轟他娘顯然更給力更好理解。

但是戰列艦不但造價很貴,而且生產也很複雜,下面照片是1910年在炮廠裡組裝的紐約級戰列艦的356毫米主炮塔,當年這樣的一座炮塔就相當於一條驅逐艦的造價。


為什麼有些國家不建造導彈戰列艦?


下面照片是製造戰列艦主炮的半成品——炮鋼經過反覆鍛壓後的鋼坯,當時的火炮工藝不如今天,還需要好幾層炮管套在一起才能承受巨大的膛壓,這三根管子其實是同一門英國343毫米炮的部件。


為什麼有些國家不建造導彈戰列艦?


製造一門戰列艦主炮,在英國需要329道工藝,美國需要357道,日本則需要402道工藝,如此複雜的生產過程,成本當然不低。英國的343毫米炮造價15000英鎊左右,而當年在英國敲詐50英鎊的懲罰是判刑8年。

但是在航空母艦成熟之後,戰列艦的打擊能力似乎不再是獨霸武林了,下面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由97式艦攻投擲的80番炸彈(注意這不是打牌甩炸彈啊,80番是飛機用800公斤炸彈的代號),這炸彈兩顆就炸沉了停在港內的亞利桑那號戰列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