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最愛演「皇帝不急太監急」?

什麼人最愛演“皇帝不急太監急”?

“皇帝不急太監急”,作為一個典故,自有其出處。

有據可查的據說源於梁溪坐觀老人《清代野記》,其中有一則“敬事房太監之職務”,說的是太監操心皇帝褲襠裡的事。

皇帝受命於天,又號稱真龍天子。所以皇帝睡女人就不是一般的性慾發洩,而是播撒雨露,事關龍種。

茲事體大,不得不予以高度重視。當把被寵幸的妃嬪送到皇帝寢宮之後,“敬事房總管與駝妃之太監皆立候於窗外。如時過久,則總管必高唱曰:“是時候了。”帝不應,則再唱,如是者三。帝命之入,則妃子從帝腳後拖而出,駝妃者仍以氅裹之,駝而去。”

一般來說時間是30分鐘,也就是說根據清朝祖制,如果皇帝在宮中睡女人,想一個晚上都行龍鳳顛倒之事是不可能的。

當然,如此太不人道了,“食色,性也”,要是和自己的女人每個晚上只有30分鐘的溫存,還時刻被太監盯著,不停的催“是時候了”,當皇帝還有什麼樂趣。

辦法總比問題多,“若住圓明園,則此等儀注皆廢,可以隨時愛幸如人家然,然膳牌之遞仍照舊也。所以帝皆住園時多,必至年終始回宮,一至二月中,又幸園矣。”

梁溪坐觀老人行文所表現出的“皇帝不急太監急”,其實沒有什麼褒貶、隱喻之義,更多的是對皇帝言行的一種儀式記錄,讓後人知曉清代皇帝和女人睡個覺還有如此之多的規矩,於太監而言,就是一種職業要求。

相比而言,有一則戲說更能將今天所理解的“皇帝不急太監急”表達的淋漓盡致,或者說這則戲說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直接來源。

話說清朝末年,法國使臣羅傑斯對中國皇帝說:“貴國的太監製將健康人變成殘疾人,很不人道。”還沒等皇帝答話,侍立一旁的的貼身太監姚鄖搶嘴道:“這是陛下的恩典,奴才心甘情願!你怎可詆譭我大清國律,干涉我大清內政?”

此番對話找不出源頭,因此被稱為戲說,但這則戲說,對太監形象的刻畫惟妙惟肖,對太監心理的洞察深切入骨。

若是用一句話來形容,便是奴性已經根深蒂固。說起奴隸,就會想起奴隸主,一般而言,背後有著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隸,有著無可奈何的宿命。

“皇帝不急太監急”則意味著奴隸非但不思考自己人生悲劇命運的由來,反過來為奴隸主著想,說自己心甘情願,寧願被閹割做奴隸,已經患上嚴重“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且病入骨髓,無藥可救。

如今哪些人最愛演“皇帝不急太監急”?“皇帝不急太監急”,用今天的話說是不僅要想領導之所想,更要想領導所未想,就像《韓非子·八奸》中所言:“優笑侏儒,左右近習,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主子內急,還未吩咐,他便端來馬桶;主子恐懼哪個人,還未表現在臉上,他便對其人痛下殺手,令主子高枕無憂……”如此一來,答案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