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哪些大財團,他們是如何起家的?

mygodnesses


事實上當世界聞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生意剛剛起步,年輕的家族領袖們還在四處尋找商業機會的時候日本的住友家族、三井家族早已經是富可敵國的一代豪商:

早在大唐盛世就有一個叫圓真的和尚從遙遠的國度取回真經,落戶在近江國滋賀郡(今日本滋賀縣內),他重建廟宇、再造金身,供奉大唐佛法。後來這個取經人把寺廟更名為“三井寺”,而其所在的村落也隨之改名為“三井村”。後來一代富商三井家族落戶於此並且隨著村落的名稱改稱“三井”,再後來近江國的商業力量不斷膨脹,三井家的三井高利也在這一過程中於1673年在京都開設“三井吳服店”。作為三井家族企業開山鼻祖的三井高利為三井家的後代子孫制定了傳世家訓,其中有一條是“應該到島崎或外國去做交易”,也就是說三井家從一開始崛起之初就是立足於面向世界市場的,這在17世紀末是較為難得的。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模仿西方發達國家的模式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工業,一開始明治政府採取的是官方主導的國家主導工業體系,這是鑑於作為後發國家的日本民間資本相對匱乏且民眾對新式工業抱有懷疑的現實國情出發的。當官辦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明治政府開始以廉價乃至贈送的方式將這些官辦企業移交給私人經營,在這一過程中三井家購買了煤礦、紡織所、制絲所等。此後經銷三池煤田所產的煤炭成為三井物產賴以發展的重要動力,與此同時三井物產從英國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棉紡機,從中國、印度、美國購買棉花,成為這一時期推動日本紡織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三井的產業很快就走出了日本國門,不僅發展到了中國上海這一遠東地區的商業金融中心,也逐漸發展到了倫敦、巴黎、紐約等國際大都會。不過在三井的發展歷程中也不盡是其自身努力經營的結果,事實上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促使三井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


在明治政府和德川幕府的鬥爭中三井曾為明治政府軍支付過軍餉,明治政府獲勝後三井家得以掌管政府官銀的出納和匯兌,甚至一度掌握了貨幣發行權,這使三井大獲其利。1876年三井開設了日本第一傢俬人銀行。在銀行業中收穫頗豐的三井開辦起了三井物產公司並從政府手中廉價購得一批工礦企業。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一戰、二戰等歷次戰爭中三井都承接了大量日本政府的軍事訂單,同時大量使用來自中國、朝鮮半島等地的廉價勞工,到二戰結束時三井的產業幾乎滲透到了所有經濟領域,控制了一大批中小企業,終於發展成為最大的壟斷資本集團——三井集團,三井的直系、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包括東芝浦電氣、石川島播磨重工、三井造船、昭和飛機、豐田汽車、日本精工等在內一共多達270餘家,是同時代的三菱財閥的1.5倍、住友財閥的2倍、安田財閥的3倍左右。

作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工具之一的三井財閥和其他日本財閥一樣在戰後被解散。不過隨著美國佔領當局對日政策由打壓轉為扶植後三井也和其他財閥一起迎來了復活:50年代後期三井銀行、三井信託銀行、大正海上火災保險、三井人壽保險等4家金融機構恢復了經營活力,三井物產公司也在1959年完成了恢復工作,三井礦山儘管已風光不再,但其直系企業東京芝浦電氣、石川島播磨重工這兩家瀕臨倒閉公司逐漸恢復了活力。1939年由東京芝浦製作所和東京電氣股份公司合併,成立東京芝浦電氣公司。東芝製作所引進美國通用電氣的技術,使得競爭實力迅速增強。60年代後三井開始加大在墨西哥、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投資,同時進入娛樂休閒產業、計算機產業、原油能源產業等領域。

1585年住友政友在京都創辦“富士屋”,由此開啟了住友財團的經營歷史,距今已有433年。富士屋主要是經營銅製樂器,元祿4年 (1691年) 住友家取得了別子銅山的經營權,在此後的283年間靠著這座銅山的生產經營住友家不斷髮展壯大。明治維新後住友家一方面趁明治政府廉價出售官辦企業的時機購進了一批官辦企業,一方面大力引進外國的技術和機械,此後住友的產業逐漸擴張到機械工業、石炭工業、電線製造業、林業等領域。和三井一樣住友的成長髮展也在相當程度上得益於日本政府的扶植,因此在二戰後同樣被作為軍國主義工具而拆分,住友旗下的企業各自走上了獨立的道路。50年代初住友財團以住友銀行為中心,通過舊有住友財閥系統的負責人組成的白水會復活了起來。目前住友集團旗下有20家企業,其中不乏入圍世界500強者。

1865年9月土佐藩脫藩浪士們以坂本龍馬為中心組成了兼具海軍和貿易公司雙重職能的海援隊——平時海援隊成員主要從事外貿活動,戰時則作為海軍出戰。1867年11月坂本龍馬在京都遇刺身亡,海援隊因此分裂。土佐藩士後藤象二郎將海援隊改製為土佐商會,明治3年(1870年)巖崎彌太郎成為土佐商會的領袖。次年土佐商會改組為個人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巖崎彌太郎購買了原屬土佐藩所有的三艘船隻,1873年巖崎彌太郎依靠這三艘船設立三菱商會開始經營海運(後發展為日本郵船)和商貿(後發展為三菱商事)等業務。此後三菱商會將總部遷至東京,改名為三菱汽船會社和郵便汽船三菱會社等。三菱成立後逐漸排擠了外國公司在日本海運業中的位置,取得了對日本海運業的壟斷地位。然而三菱遭到了號稱“日本企業之父”的澀澤榮一和明治政府元老重臣井上馨等人的聯合圍堵——1882年7月各路反三菱勢力成立了共同運輸會社。三菱希望通過降價來打敗共同運輸,然而由於後者身後有政府支持,所以也毫不猶豫得以價格戰回擊。經過兩年慘烈的價格戰三菱公司的實力受到嚴重打擊,甚至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此後吸取了教訓的三菱也像三井、住友一樣主動向政府靠攏,1885年三菱成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運輸企業“日本郵船會社”。1885年彌太郎去世後其弟巖崎彌之助繼承了財閥的經營大權。巖崎彌之助將公司改名為“三菱社”並將1881年收購的高島煤炭和1884年租借的國營長崎造船所(後發展為三菱重工業)作為財閥的核心產業,試圖東山再起。1885年三菱收購了第一百十九國立銀行,開始向金融業延伸。在此後日本政府發動的歷次對外戰爭中三菱通過承接軍事訂單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二戰結束後三菱重工業、三菱化學等三菱旗下的企業被分割,然而此後三菱財閥的各家公司依然藕斷絲連——昭和29年(1954年)三菱財閥的主要企業的總裁和董事長等人為了互相交流信息和聯絡感情開始成立三菱星期五會等非正式組織。迄今為止三菱財團依然保持著支持日本軍事和國防核心企業的形象並保持著比其他財團更緊密的凝聚力。


1863年安田善次郎開辦了一家錢莊,由此開啟了安田財閥的歷史。明治維新前後日本幣值一度相當混亂,安田趁此時機大獲其利。1880年安田銀行成立,1893年安田家設立帝國海上保險公司,次年又設立共濟人壽保險合資公司。甲午戰爭後向鐵路、港口建設投資並開辦工廠。到1920年安田已是擁有20家銀行、29家公司的大型財閥。二戰後安田財閥被解散,安田銀行於1948年改名富士銀行,以此為中心原安田財富發展成為富士集團。因為日本人喜歡把富士山叫作芙蓉山,所以富士財團習慣上也被稱為芙蓉財團。

三井、住友、三菱、富士四大財團都是由二戰前和日本官方關聯極深的舊財閥轉型而來,可以說這四大財團的崛起都在相當程度上從日本政府的對外侵略擴張中獲益,甚至迄今為止這四大財團仍有相當的官方背景。除此之外在戰後日本還崛起了三和、勸銀兩大財團:1967年成立的三和財團旗下有三和銀行、日商巖井、日本電信電話(NTT)、日棉、科思摩石油、神戶制鋼所、夏普、日本通運、積水化學工業等44家大企業;1978年成立的勸銀財團旗下有第一勸業銀行、伊藤忠商事、富士通、兼松、清水建設、川崎制鐵、旭化成工業、富士電機、橫濱橡膠等。該財團在化工纖維、金融、光通訊、計算機、石油開發、食品等48家大企業。目前日本的經濟命脈基本掌握在三井、住友、三菱、富士、三和、勸銀六大財團手中。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日本目前有六大財團: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三和、第一勸銀等,亦即戰後新財團。它們控制著60%以上的日本銷售和總資產、55%的總資本以及左右著20%的就業人員。這六大財團與二戰前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四大財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目前的三菱財團由29家大企業組成,其中我們熟悉的三菱重工、本田、麒麟啤酒、尼康相機、日本郵船等都為其核心企業。


追溯歷史的話,三菱財團可以追溯到巖崎彌太郎在土佐藩經營的運輸業務。明治新政府成立後,巖崎彌太郎在1873年設立三菱商會,開始從事海運和商貿等業務,隨後在明治政府殖產興業政策的推動下,三菱財團與政府合作,收購了政府管轄下的造船業、煤炭、採礦業,不斷擴大自身的經營範圍。


在第四代掌門人巖崎小彌太的管理下,1917—1921年間,三菱更是成立了造船、造紙、商事、礦業、銀行、電機等公司,觸角伸向了各行各業,30年代後,隨著日本軍工產品需求的激增,三菱在重工業、軍工業等產業方面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戰後,舊三菱財閥雖被分割為多家公司,但各家之間仍藕斷絲連,1954年,主要企業的管理者為聯絡感情和交流信息,成立了三菱星期五會等非正式組織,使得就三菱財團得以以三菱集團的形式延續至今。


目前的三井財團由25家大企業組成,核心企業主要有三井住友銀行、東芝、豐田、三越百貨等。


三井財團的創始可以追溯至1673年,三井八郎兵衛高利在江戶和京都開設的吳服莊和錢莊。18世紀20年代後,作為御用商人效力於地方大名和德川幕府,積聚了大量的財富。幕府末期,三井家族調轉方向,將京都朝廷作為資助對象,提供了大量的兵糧軍餉,新政府成立後,得到政府多方照顧和扶持,1876年,三井開設了日本第一傢俬人銀行,緊接著又創辦了三井物產公司,開始了多元化的經營方針。


隨後,三井不斷擴大產業領域,進入地產、煤礦業、紡織業、機器製造工業、運輸業、軍需工業等產業部門,由於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三井在一戰後,成為日本最大的壟斷資本財團,二戰結束時,三井財團擁有的直系、旁系公司及子公司的數量竟達273家之多。



和三菱集團一樣,60年代左右,原三井財閥下屬的部分公司通過二木會這一組織得以重新集結,並最終形成了目前的三井財團。


目前的住友財團由20家大企業構成,核心企業主要有三井住友銀行、松下電器、朝日啤酒、三洋電機等。


住友財團是日本最古老的企業之一,早在16世紀的時候,住友家族因經營四國島上的銅礦而日益壯大,併成為統治者指定的銅供應商。明治維新後,在政府的支持鼓勵下,住友將目光轉向煤礦、機械、金屬、化工、電機等重化工領域,在上述領域積累鉅額財富和資本後,住友家族又擴展了自身在金融方面產業,最終發展成為以重工業和金融業為中心的近代財團。



50年代初,住友財團以住友銀行為中心,通過舊有住友財閥系統的負責人組成的白水會復活了起來,成為戰後六大財團之一。


富士財團亦稱為芙蓉財團,由29家大企業組成,擁有富士銀行、日產汽車、日立、佳能、日本精工等核心企業。


富士財團是由戰前的安田財閥發展而來的。安田家族原本是明治時代的特權商人,以經營錢幣兌換起家,1863年,安田善次郎在東京開辦安田屋錢莊,積累了鉅額財富。1879年,在錢莊的基礎上創辦私營的安田銀行,並以此為基礎,逐步向汽車、電機、建築、鐵路、紡織等其他領域部門擴展,最終形成了以銀行業為中心的安田財團。


1960年底,安田集團以富士銀行為首,結合戰前安田財團的所屬企業,組建“芙蓉開發”組織,1966年正式成立“芙蓉會”集團,形成新的富士財團。


六大財團中的三和及第一勸銀集團相較前面四大財團而言,歷史淵源和成立時間都相對較晚。三和財團成立於1967年,以三和銀行為核心,主要貿易對象是以纖維為主的輕工業方面。第一勸銀集團是六大財團中成立時間較晚但成員最多的一個財團,成立於1978年,由48家企業組成,涉及的行業領域廣泛。


參考文獻:

1.起底日本6大財團:它們控制日本60%的總資產!http://money.163.com/16/0613/09/BPE9PO9Q00253B0H.html


歷史研習社


日本的財團按時期分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明治維新前的大名和大地主等為基礎的大財閥。如住友、三井等;二為明治維新後發展起來的(殖興產業)財團。如三菱等;三為新科技發展中發展起來的財團。如豐田等


心福口福37080001


一,先天自身努力聚財起家。二,官商勾結起家。三,涉黑起家。四,與統治者合謀通過戰爭發財起家。五,通過高科技,軍工,船舶,航天,醫藥等開發起家。六,政治或財閥聯姻起家。七,權力二三代依靠家族勢力搞起壟斷行業起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