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李靖認爲死不足惜,但爲何同樣成爲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說實話,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有的三言兩語就能將刀兵之災消弭於無形之中,有的略施小計就能使他國舉國來降,還有的甚至能用言辭之利顛覆一個帝國。正所謂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轉危為安,運亡為存,即是如此。

這是縱橫家。

現在,他們以外交使為名。

風度翩翩者有之,蜀漢丞相的力挫群儒自不必說;威風凜凜者有之,王玄策的單人滅國可謂經典;正道皇皇者亦有之,燭之武的一言救國可謂不言而明。

然而,有這麼一位大佬,他明明能力戰千軍往復沙場,但最終卻選擇了用腦子吃飯。

這就是,唐儉,唐茂約。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儉家和最終一統天下的太原李家是世交,茂約大佬更是從小和貞觀天子穿開襠褲長大撒尿和泥成長。

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投了個好胎吧,然而本來只要混吃等死就能混成大佬的茂約老哥偏偏要靠自己的才華來上凌煙閣。

話說那年頭兵荒馬亂暗無天日,茂約大佬掐指一算夜觀星象覺得分分鐘變天,於是他暗搓搓的告訴某太宗皇帝:“兄弟,咱們造反吧…不是,我是說我略懂一點相面之學,你們家這一看就是要當皇帝的呀。

某皇帝雖然很高興,但依然謙虛的表示“小同志,造反不要急於一時”

當暗搓搓的謀士遇到了陰搓搓的野心家,在加上一點點合適的舞臺。一場大戲自然而然的將要拉開序幕。

“儉從容說太宗以隋室昏亂,天下可圖。太宗白高祖,乃召入,密訪時事。儉曰:“明公日角龍庭,”————《舊唐書》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當然,無論是太宗也好,高祖也罷,最起碼還保有著一個清醒的大腦,所以並沒有選擇造反。

不過隨後事情的發展都還是按照茂約兄的劇本走了下去,高祖起兵,隨後平定天下。

大唐,來了。

此時茂約兄處於偷懶的心理並沒有撈到足夠的戲份。

不過,軍師嘛,總是需要一個表演的機會的,茂約兄,很快等到了他的時候。

武德二年,著名反賊龍套呂崇茂上線造反,開始為了早日領到盒飯而努力作死。苦心人天不負,努力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努力的反賊抓到了當時的朝廷命官茂約大佬,為茂約大佬準備好了表演舞臺。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本想在獄裡偷懶的茂約兄卻碰到了一個一心報國的愣頭青,元君實。

元君實告訴茂約兄獨孤懷恩收拾收拾要造反了,茂約大佬一尋思孤獨懷恩一看就是想上位的二五仔,萬一是真的造反怎麼辦,於是派了個手下去給李淵報信。

至今我都不明白身處牢獄的茂約兄是怎麼把消息傳遞給小弟並且準確的告訴了小弟李淵會在什麼時間出現在上面地方。

謀士嘛,總是要謀人所不能謀。

總之直接看結果,茂約兄的小弟不僅準確的趕到了浦津,而且還準確的巧遇了路過此地的高祖李淵。

你說巧不巧?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於是李淵順理成章的處理了還沒來得及跳反的反賊孤獨懷恩,失去了潛在盟友的劉武周也隨之走向死亡,可喜可賀,可喜可賀,不過這都得感謝某獄中大佬的一波神算。

於是

“高祖嘉儉身沒虜庭,心存朝闕,復舊官,仍為幷州道安撫大使,以便宜從事,並賜獨狐懷恩田宅貲財等。使還,拜禮部尚書,授天策府長史,兼檢校黃門侍郎,封莒國公,與功臣等元勳恕一死,仍除遂州都督,食綿州實封六百戶,圖形凌煙閣。----《舊唐書》”

沒錯,大佬上凌煙閣了。

這可真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按理說此刻某大佬就可以宅家裡開始混吃等死了,畢竟怎麼說也是堂堂國公。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但是顯然歷史並不打算讓大佬宅死,大唐還需要你出來發光發熱。

貞觀四年,也就是11年之後,唐儉奉命出使突厥,明面上的目標是勸降突厥。順便一提,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簡單來說,這一年李靖把東突厥覆滅了。

這個東突厥,就是唐儉出使的那個突厥。

各位,我聞到貓膩的味道。

實際上在唐儉出使之前李靖策劃的定襄突擊戰已經建立起了絕對優勢,吉利可汗上表請降,但是此時,在史書中用了這樣的形容。

“頡利雖外請朝謁,而潛懷猶豫。----《新唐書》”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就是說,投降時假的,緩口氣才是真的。

於是,太宗派唐儉出使突厥以勸降,然而還是這本書,給了一個很弔詭的形容。

“二月,太宗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慰諭,靖揣知其意”

揣知其意?太宗是什麼意思?

很快李靖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詔使到彼,虜必自寬。遂選精騎一萬,齎二十日糧,引兵自白道襲之。”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就是說,唐儉內幾個貨色去了之後,突厥一定會放鬆警惕,我們直接上手踢他屁股,一戰可下。

雖說李靖信誓旦旦言之鑿鑿,但是其他人還在猶豫,畢竟,你這邊一打,唐儉怎麼辦?

於是,張公謹提出這個疑問之後,李靖回覆道。

“此兵機也,時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等輩,何足可惜。”

好一個唐儉之輩何足可惜。

然而,大佬是會那麼容易狗帶的嗎?如果會,很明顯你就看不到我寫這篇文章了。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宴會之上,賓主盡歡,觥籌交錯。然而,殺機卻潛藏在茫茫大漠之上。

淒厲的呼聲刺破了長夜,孤身一人,獨處敵營。

你的友軍放棄了你,你的敵人卻圍困著你,沒有人值得信任,你能相信的

只有你手上的刀劍罷了。

來吧唐儉,你孤身一人,卻不畏千軍。

血濺長野,劍起箭落。

此人被李靖認為死不足惜,但為何同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留在大漠的血跡還沒有褪去,留在史籍的卻只有寥寥幾句。

“儉脫身而還。——《舊唐書》”

就這樣吧,大佬總是與眾不同。

唐儉,字茂約,年七十有八,方其卒,舉國三日,同其哀。

順便提一句,後來茂約大佬的兒子,天天和某軍神的兒子混戰,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歷史遺留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