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最奇怪的现象,不是宋江当了大哥,而是没有一个喽啰升为将领

梁山最奇怪的现象,不是宋江当了大哥,而是没有一个喽啰升为将领

大家都很羡慕梁山好汉的生活吧,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是不是也想着上梁山入个伙呢?

这个就要区别来看了,如果你上了梁山能当个头头,坐把交椅,那自然是不错的,算是合伙人了,如果只是上梁山当个小喽啰,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个农民。

我们看一下梁山上的小喽啰们。

他们是哪里来的呢?

来源无非这数种,一种是穷得混不下去,欠了钱之类,跟逼上梁山的好汉一样,不得不落草,但一来没有柴大官人给的介绍信,二也没有武松打虎这样牛逼事迹,连人都没杀过,不是朝廷通缉的要犯,也没有好汉带他玩,那上了梁山,只有当个小喽啰了。

另一种就是跟着大哥上山的,大哥原本是地主,自己是庄户。比如晁盖上梁山,就带去了自己的佃户庄丁,这些人要么是自愿,要么是被挟持着上了梁山,他们在大哥眼里就是一种资产,能够带人上山,无异是可以加分的,是可以提高排名的。

梁山最奇怪的现象,不是宋江当了大哥,而是没有一个喽啰升为将领

第三种,可能就是被劫掠的普通老百姓,梁山下山打家劫舍,往往也会抓一些俘虏,抓上山自然就成了小喽啰。

这三种大概就是小喽啰的出身。

那他们在梁山上的生活工作如何呢?

我们看梁山好汉的生活是很逍遥的,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天天吃得满嘴油,但这一定是大哥的日常,做为一名喽啰,是无法达到这样的生活水准的。道理很简单,都照这么吃法,梁山早就吃空了。

那怎么办?只好保个温饱就不错了,跟普通的兵差不多,有仗了,打赢了,那可能会安排庆功宴,能够混点肉吃,平时就是小米粗粮窝窝头吧。

在工作上,喽啰也是需要出力的,在水浒传里,极少有喽啰出现,一描写就是某位好汉枪挑了谁,斩了谁,但不代表着小喽啰就是围观群众。事实上,他们往往冲锋时要冲在前面,撤退时,没有马骑,只有11路汽车,只好撒开了跑,所以梁山上的喽啰死亡率应该是很高的,也多亏了这么高的死亡率,才没让梁山出现大问题,要知道梁山没有自耕地,也没有什么大的粮食储备,吃的全靠抢,要是喽啰一直不死,那梁山可养不起。

梁山最奇怪的现象,不是宋江当了大哥,而是没有一个喽啰升为将领

除了打仗,喽啰还需要担任很多杂活,砍柴做饭,打扫卫生,给大哥们的家属当仆人,抬桥子等等,这些活都是要干的。可以说,不比当农民轻松。

我们再看一下梁山的分红机制,梁山分红是先分成两半,一半留公用,一半私分。这私分又分成两半,一半头领来分,一半是喽啰来分,看上去喽啰终于有钱分了,但是考虑到喽啰跟头领的人数比至少在1比50。这说明,一个头目的工资收入是一名喽啰的五十倍以上。

这个比例就相当高啦。

最后一点,梁山上的喽啰有没有前途呢?

梁山最奇怪的现象,不是宋江当了大哥,而是没有一个喽啰升为将领

这一点看,那是完全没有的。因为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全是上山就固定的,没有一个是从喽啰升上来的。

这说明,梁山没有什么晋升通道,阶层固化问题比大宋政府还要严重。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点,确实是这些喽啰的水平不高,要高的话,也不至于上山当喽啰了。早在山下就闯出名堂了。

第二,上山后没有什么员工培训机制,我们看梁山上没有讲什么培训内容,八十军禁军教头林冲上了山,也不教徒弟了。员工不培训,你怎么指望他成长?

第三,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这些喽啰都分属各位大哥,实质上已经剥离了独立性,只是大哥的用具而已,打仗时冲在前面,一旦立了功,也是大哥的功劳,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顶多大哥说一声辛苦了而已。

最后,梁山也是一个关系型社会,都是讲关系的,你如果有关系,自然有你一把交椅坐。你没关系,就算有本事还要受到排挤。

综合来看,在梁山当喽啰是极没有前途的,与其在梁山上混饭吃,还不如当个农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