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馮友蘭紀念館位於唐河縣溼地公園中央,我每次午後在公園散步都與他擦肩而過,或偶爾回頭望一眼那掩映在樹木從中的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卻從未走進。

這是個夏天的午後,當我再一次走進溼地公園時,遠遠看見紀念館大門敞開著,我隨著熙攘的人流走進館內。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鶴髮鬚眉、目光炯炯的一代哲學大師馮友蘭雕像立於眼前。耳邊彷彿聽到大師的話:“中國哲學定會大放光彩”。 大師仍在觀望,仍在思索。我有些震驚,敬慕於此。

客觀景物只提供一種審美可能,而不同的遊人才使這種可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實現。馮友蘭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這個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這種意味,使無生命的自然形式變成美。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大師的背後是一個傳統的四合院,及其古樸的風格,依然青磚石地、青磚灰瓦,庭院錯落,綠草茵茵,悠長的城牆,一派肅靜。就像一葉扁舟泊在那,風走,雲走,它不走,它就在這裡,承載著日月光輝,綿延千年。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遊人來來往往,或坐立臺階、或靜默思索、或抬頭拍照,然卻及其寧靜,彷彿掉到地下一根針都能聽到。我似乎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控制住了,腳步慢了下來,這兒沒有任何裝點,為什麼會給我一種莫名的莊嚴?這個庭院似乎撞到了我心靈深處連自己也不大知道的某個層面。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我慢慢踱步於每一個房間,紀念館復原了唐河縣祁儀鎮馮友蘭故居的原始風貌。由中部的正房區域、西部的學堂區域和東部的輔助用房區域三部分組成。正對紀念館大門的書畫展廳中,馮友蘭生前居室的雅號“三松堂”匾額赫然庭上,牆壁上懸掛著馮友蘭的手書:“何止於米,相期以茶,心懷四化,意寄三松。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有資料記載,宗璞說她的父親與金嶽霖同庚。1983年,兩位老先生在做八十八歲“米壽”(米字拆開是八十八)時,馮友蘭寫了兩幅對聯,一幅給自己,一幅送金嶽霖。給自己的一幅是“:何止於米,相期以茶;胸懷四化,意寄三松(三松即三松堂,馮友蘭的居室。“三松堂”之名,來源於院內的三棵松樹。馮友蘭先生在《三松堂自序》的《自序》中寫道:“‘三松堂’者,北京大學燕南園之一眷屬宿舍也,餘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動亂殆將逐出,幸而得免。亭中有三松,撫而盤桓,較淵明猶多其二焉。”可見“三松”不僅是院中一景,馮先生將其與陶淵明作比,也可見其心性與寄託,正如他女兒宗璞先生所說:“寄意深遠,可以揣摩。”)意思是不能止於“米壽”,期望能活到“茶壽”(茶壽:是108歲,“茶”字上面“艹”是二十,下面也可拆為八十八)。給金嶽霖的對聯是:“何止於米,相期以茶;論高白馬,道超青牛。”(金嶽霖是哲學家,馮友蘭稱讚其學問修養高超,白馬指公孫龍,青牛指老子)。原來,八十八是由“米”字拆開的,漢字真是博大精深,奧妙無窮。


在西部展室等處,馮友蘭一生的學術成就、生活軌跡,以圖片、文字、聲像等形式得到了具體而細緻的展現。我流連於此,細讀大師的生平。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馮友蘭1895年生於唐河縣祁儀鎮,是中國現代史上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1924年獲美國哥倫布亞大學博士學位,馮友蘭先後經歷過清末帝制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先後在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西南聯大文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等,被譽為“

現代新儒家”。他一生寫了三部中國哲學史,是中國少有的創建了自己的哲學體系的哲學家。“學海無涯生有涯”。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一生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為中國哲學事業傳承和發展,在歷經近一個世紀的世事遷變,人世滄桑之後,終於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盡頭。於1990年11月26日,在95歲華誕的前夕,這位現代中國的哲學大師馮友蘭安然地離開了這個紛攘多變的世界。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人們有時會想,像馮友蘭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哲學家,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可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馮友蘭在新中國建立後的工作態度有一個轉變的過程。1948年底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追隨蔣介石政權離開清華,維持學校教學工作由馮友蘭承擔。軍管會接管學校後,馮友蘭依然按舊時規則行事,一方面他對政治並不熱心,要保持學術與政治的距離;另一方面是他的自負使然:即便是新政權,自己也該能用得上。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隨著新舊交替衝突,馮友蘭這位清華大管家深感力不從心、難以勝任,他逐一請辭一系列行政職務。新政府很快批准他的請辭,有人表示馮的思想“跟黨不合”,要求他“反省自己的反動言行”。馮友蘭似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1949年10月5日致信毛澤東,承認自己過去傳授的是封建哲學,是為國民黨服務的,要學習馬克思主義,重寫哲學史。毛澤東於10月13日回信,雖然歡迎馮友蘭的表態,但也說:“像你這樣的人…總以採取老實態度為宜。”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1952年9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馮友蘭調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從此,馮友蘭陷入被反覆批判的境地,隨著此起彼伏的運動,他從開始批判自己到漸漸批判別人,直到文化大革命的開始。

北京大學是“文革”重災區,第一個貼出重磅大字報的正是北京大學造反派,著名造反派頭頭聶元梓時為北京大學哲學系的黨總支書記。“文革”甫一爆發,馮友蘭即被揪了出來,他被戴上“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反共老手”的帽子進行批鬥。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隨後,馮友蘭便陷入不斷被批判、交代中。1966年7月5日,他根據造反派要求,在哲學系作了長篇發言《自我揭發自我批判》,下旬紅衛兵前來抄家,在他家門口貼上大字報,宣佈他的“罪狀”,封存了他的文物和書籍,凍結工資,夫妻倆每人每月發放12元生活費。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8月26日馮友蘭再度被抄家,不僅拿走了他家幾乎所有值錢物件和許多紀念品,同時只讓老夫妻倆住一間房子,其餘都被鎖上。後來,他的居所一共住進了5家,入秋,由於禦寒的衣服取不出來,他只好披著麻袋,頂著寒風去開批判會。除了批鬥、寫各種材料,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清掃街道。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此時馮友蘭已年逾七旬,患有嚴重的前列腺肥大,小便不通,到醫院去看病,由於“反動學術權威”的身份,醫院不接收他住院治療,他於1967年1月13日致信“北大哲學系某‘文革’小組組長”,彙報、陳述其病情。直到尿中毒,才於15日住進北京醫院,但手術尚未做完,醫院也被造反派奪權,他又被趕了出來,無奈之中,他只好拖著尿瓶子接受批鬥。此後,經多方努力,3月份才做完第二次手術。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在強大的國家政治機器面前,知識分子的命運猶如螳臂當車徒喚奈何?馮友蘭在“文革”中的悲劇是整整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讀《馮友蘭自述》和相關的馮友蘭傳記,讀到這段往事,我常常感動、難受幾至落淚。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直到1968年秋,毛澤東在一次講話中提到:北大有個馮友蘭,搞唯心主義,我們若要懂點唯心主義,還要找他,還是讓他當教授,拿薪水。得此“特赦”,馮氏才得以離開牛棚,勉強恢復自由。直到1972年尼克松訪華,馮家被定為外賓訪問的開放戶時,才算過上比較正常的生活。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馮友蘭沒有死,而且是在領袖的“保護”下,他內心充滿感激之情,解除勞教後,他按照工宣隊指示致信毛澤東表達了感激之情,同時還以詩詞表達了這種感情,寫下《蝶戀花·敬祝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紅日當空耀奇彩,照遍全球,開創新時代。五洲萬國祝壽愷,長領革命向前邁。辜負期望十九載,反動路線,罪行深如海。承蒙教育今又再,追隨正路永不怠。”之謙遜、之沉痛、之卑微和民國時代的馮友蘭判若兩人。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馮友蘭在“文革”時的文化選擇,其實是中國大多數知識分子無法逃避的選擇:由於心靈無所庇護,在治世,儒家知識分子尚可以輔佐天下為使命,但逢亂世,儒家知識分子就只能接受悲慘的下場。馮友蘭尤其無法想到的,是他遭遇到了一個根本不需要知識、並且強烈詆譭知識的時代。


馮友蘭的哲學貢獻主要在學理上,他將中國傳統學術予以了現代化梳理,納入了現代哲學體系的架構中,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版本中國哲學史,不論採用哪種觀念,結構上基本是馮友蘭的。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馮友蘭先生的哲學思想處處閃耀著民族文化與人類智慧的光芒。他的哲學史作是中國哲學的奠基之作,不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哲學學者,而且也是國外學者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佳教材,書中表達的是一個哲學家對民族存亡的深刻思考,一個知識分子與廣大人民的血脈相承,和一個愛國詩人對抗戰必勝信念的堅定堅守。馮先生是以心連世界的廣闊胸懷研究中國哲學的。他永遠不抱殘守缺,永遠以開放的心態和進步的思想,集成於中西文化的對話、交流與融合。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他以他的哲學、哲學創造向世人昭示,中國也有可以和世界大哲比肩的思想家,也有可以和世界優秀文化媲美的思想學者。馮先生生前曾有個偉大預言:中國將要在世界上大放異彩。這在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路程中,得到一步一步的證實,一步一步的實現。馮先生是中國的驕傲,更是北大的驕傲。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在馮先生病危之時,也是他臨終前夕,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陳來和、李澤厚去看望。馮先生深情地、富有遠見卓識地說:“中國哲學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學。”這是馮先生的臨終遺言。大師的哲學思想、哲學業績、不朽哲學著作,和他的臨終遺言,將永遠銘記在世人心中。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我完全記不清在館內逗留了多久,只知道離開時我一臉安詳,就像那青磚石地,青磚灰瓦。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站在紀念館門前,遠遠望去,一條滔滔流淌的唐河水直線向東,緩緩流淌,時光的小船卻悠然從容,我看著它慢慢划過去,載著一船歡笑的人。被稱為河中仙子的荷花此時開的正好,逐想起周邦彥的詩句:“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風吹過水麵,在紅豔的初日照耀下,圓潤的荷葉,綠淨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隨風一一顫動起來。呀!荷花開的那麼好!一個如荷花般的女孩驚叫起來,我們循聲望去。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一隻水鳥抓起一隻小魚騰空而起,驚起無數波紋。河兩岸野花遍佈期間,開的興興盛盛。蝴蝶、蜻蜓出入其間,分外秀麗和俊美,悠揚的音樂在曲徑幽深的小道上緩緩迴盪,梔子花開滿河兩岸,微風拂過。鼻子裡送進來一縷香,濃甜的,纏綿不絕。有些遊人忍不住輕輕跑到花下低頭在花間重重的吸一口。嗯,真香啊!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看到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橋。聽歷史的風吹過耳際,看夕陽斜斜地移過紀念館古樸的城牆,只覺得心際遼闊,如打馬飛過曠野。

河南·唐河|馮友蘭紀念館仰瞻記


離開溼地公園時,我頻頻回首大師的雕塑肖像。先生,您看到了嗎?歷史的刀光劍影,早已遁入現世的繁榮盛昌裡,您的身旁,潺潺的唐河水激盪著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出豐富的人文地理。歲月的長河劃過歷史的天空,我們沒有忘記您---您永遠是我們國家的幸福,是我們小城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