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本報告涵蓋了2018年上半年的經濟及金融形勢概覽、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分析兩個部分,旨在通過分析境內外A股及/或H股上市銀行2018年中期財務業績,梳理並觀察其業務發展情況、經營模式及監管環境變化,展望中國銀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2018年上半年經濟及金融形勢概覽

經濟中低速增長,製造業回暖

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保持中低速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製造業投資和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成為突出亮點:製造業投資在2018年二季度大幅反彈,上半年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回升至6.8%;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向好,累計增速升至8.4%。

房地產市場在持續調控高壓下,表現為穩中略降。基建投資(不含電力)累計同比增長7.3%。消費驅動型經濟進一步加強。2018年第二季度最終消費支出的GDP當季同比貢獻率為79.2%,遠高於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31.5%。

中美貿易爭端常態化

從6月15日美國決定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以來,中美貿易爭端正逐步升級,貿易摩擦將會是未來的新常態。考慮到中美之間的經濟依賴根深蒂固,任何加徵高關稅的舉措都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毀滅性打擊,所以兩國會互相做出讓步。

從數據來看,中美貿易爭端尚未對中國外貿造成不利影響,2018年7月進出口分別增長12.2%和27.3%;但7月汽車進口金額激增72%,表明商界預計未來將推出高關稅及人民幣會進一步走弱(目前對美元的匯率已較今年最高點下跌近8%)。作為對美方的回應,中國對美5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8月23日已經全部正式實施。美國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關稅的聽證會已經舉行並有可能生效,中國則宣佈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將對原產於美國的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5%-25%不等關稅。中美貿易談判仍將持續。

央行定向調控推動結構性去槓桿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會議,釋放了2018年下半年“維穩”信號,會議提出的六個“穩”字備受關注—“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2018上半年,打破剛兌影響下,債券違約潮來,據統計,上半年信用債違約規模高達250.87億。

央行第三次定向降準於7月5日正式實施,此輪降準下調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商行、非縣域農商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釋放資金約7,000億元,以支持市場化債轉股(約5,000億)和小微企業融資(約2,000億),相關資金使用情況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顯著提速,小微融資成為商業銀行差異化競爭著力點。

在當前股市震盪、債券違約潮、銀行表外資產回表、信貸緊縮、貿易戰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大環境下,存款準備金率仍處於歷史高位,預計今年下半年將繼續降準,營造“緊信用、寬貨幣”的貨幣環境,促進良性去槓桿。

銀行體系資金充裕,資金成本降低

央行三次降準投放中長期流動性,銀行體系資金充裕並且資金成本降低,可緩解金融緊縮的負面影響。數據顯示,今年央行已累計投放中長期資金2.8萬億,超過去年全年的1.76萬億。隨著金融機構中長期資金來源擴容,市場利率普遍下行,短端14天SHIBOR從年初3.94%下行至2.75%,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3.97%下降至3.60%。

股比規則內外一致,金融業開放加速落地

銀保監會8月23日發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取消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持續推進外資投資便利化。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深化,既能有效吸引外資,又能對境內中資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業務創新帶來正面影響。在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後,在更多外資銀行業務准入層面的放寬值得期待。首先,有實力的外資機構進入,從資本角度為中資銀行提供了多元化渠道和便利。其次,外資金融機構參與有利於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外資作為戰略投資者進入,而且持股比例能相對較高,在董事會中會有話語權,對內部人控制會形成有效約束。另外,外資機構的成熟理念,有利於幫助中資銀行業形成穩健發展模式。歐美髮達市場外資金融機構在資管業務、零售業務等方面有成熟的技術和理念,對中資銀行業轉型、提升競爭力有好處。

財政刺激重現

相較於促進消費,政府會更偏向財政刺激,這是因為政策制定者希望同時實現重振經濟和穩定房價這兩大目標。基建投資作為積極財政的主要形式之一,效果立竿見影。如果必須要加大基建投資來釋放財政刺激,則要行之謹慎並定向發力(而非大水漫灌),並至少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設立適當額度的專用款項;2)逐步加強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

在財政政策方面,我們認為政府將能夠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刺激,但市場期待已久的減稅措施可能會低於預期;如果減稅不是這次財政刺激計劃的重點,那麼我們希望大部分財政投入能流入教育和醫療領域,這將有利於中國發展。

基建投資再獲提振,銀保監會新規鼓勵銀行承銷地方債

銀保監會近日下發《關於商業銀行承銷地方政府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地方政府債券參照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通知下發後,銀行購買本行承銷的地方債將不受[2012]16號文規定的20%限制,銀行承銷地方債意願會增強,利好地方債發行,地方政府後續發債會相對之前變得容易。地方專項債加速發行,將對基建投資有提振作用,後續基建投資可能會一改此前頹勢而企穩並溫和反彈。銀保監會數據顯示,7月新增基礎設施行業貸款1,724億元,較6月多增469億元。如基建投資增速回升,將對下游製造業融資需求形成拉動。

地方債發行提速,風險權重有望調整至零

8月14日,財政部印發《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各地至9月底累計完成新增專項債券發行比例原則上不得低於80%,剩餘的發行額度應當主要放在10月份發行。隨著該文件的下發,地方債尤其是專項債的發行進入高峰期。截至8月底,地方政府債券累計發行約3萬億元。按照年初設定的近4萬億元發行計劃以及財政部要求,還有近1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券將主要集中在9月份完成,其中專項債券需要在10月底前完成發行。

此外,有消息顯示地方債風險權重有望在近期從20%調降至零,銀行配置需求將顯著提升。隨著積極財政政策加快實施、地方債放量發行衝擊短期流動性等影響,長期來看,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貨幣政策邊際調整、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債市總體看好。

網貸行業自查行動開啟,P2P行業面臨調整

今年6月份開始,P2P網貸平臺集中爆雷,負面輿情不斷。根據網貸之家數據,截至8月末,累計問題平臺2369家,正常運營平臺1589家,行業貸款餘額約為9,032.84億,相比6月最高點下降31.4%;7至8月資金淨流入持續為負,行業頹勢明顯。8月份,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小組108條和互聯網金融協會119條合規問題自查清單先後下發,將2018年底設為機構自查截止期限。監管重點包括是否變相融資、是否充分披露風險、是否堅持小額分散借貸原則等。

經過良性引導和行業自律,網貸將成為數字普惠金融的重要部分,是傳統銀行間接融資以外的有效補充。中國P2P行業正處於建章立制調整期,隨著問題平臺逐漸消亡,風險合規能力完備的平臺與有較強風險識別能力的合格投資者們將推動行業走向成熟。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德勤:2018年中國上市銀行半年度業績回顧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