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國掀起的5G海嘯,美國幾乎不可能追趕

亞太日報評論員 馬堯

據CNBC網站北京時間8月7日報道,德勤諮詢公司今天發佈研究報告稱,中國近幾年在5G技術上的投資比美國多出240億美元,有望掀起一波令後者難以追趕的“海嘯”。

德勤的研究顯示,自2015年以來,中國在5G基礎設施上的投資比美國多出240億美元。中國已經建立了35萬個新基站,美國同期建立的新基站不到3萬個。報告稱,中國計劃在5G相關支出上投入數千億美元。美國在5G投資上可能更加難以追趕中國。德勤預計,中國運營商增加的必要設備成本比美國少大約35%。這就意味著,美國要想獲得同等水平的無線網絡能力,投資需要達到中國的2.67倍。“中國和其他國家可能會掀起一波5G海嘯,追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德勤在報告中稱。

德勤:中國掀起的5G海嘯,美國幾乎不可能追趕

5G 網絡是指第五代移動網絡通訊技術,它的主要特點是傳輸速度快,每秒鐘的峰值傳輸可達數十GB。

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它主要是用於滿足2020年以後的通信需求,隨著現今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信息對通信傳輸的要求越來越高,4G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人們迫切地需要一種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功耗更小、傳輸更為安全可靠的技術。

因此5G 通信技術應運而生,總體來說5G網絡的目的是要使用戶終端始終處於聯網狀態,它將要支持的設備遠不止智能手機,而是會擴展到未來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設備。與當今4G網絡使用率相比,5G技術提供密集而高效的網絡支持,並且在使用限制上也比4G網絡大大減少,可以更方便地實現人與物的聯通。

具體而言,5G通信技術有如下特點:首先是速度快;其次是容量大;最後,兼容性好

德勤:中國掀起的5G海嘯,美國幾乎不可能追趕

德勤諮詢公司的上述報告如果數據屬實,那麼未來圍繞5G技術,將會產生以下影響:首先是高科技資源將進一步向中美兩個大國集中。隨著特朗普經濟政策的生效,美國毫無疑問會在西方世界中成為發展最快和最健康的經濟體,眾所周知在西方各國中美國擁有最優越的地理和資源條件,又擁有最年輕的勞動力年齡結構,在新技術領域也佈局最完整,那麼隨著新技術革命推動和製造業大規漠遷移回美國,其必然會掀起一場新的製造業革命,而相比之下,日本人口老化愈演愈烈,英、法、德等深深受困於國內伊斯蘭化帶來的社會矛盾,都已經無法跟上新產業變革的步伐。

因此美國在西方七國以及這個西方世界中的經濟比重會繼續上升,未來美國在人工智能、互聯網經濟等諸多領域將只有一個有分量的對手,那就是中國。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數據,中國在製造業產出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產出超過2.01萬億美元。其次是美國(1.867萬億美元),日本(1.063萬億美元),德國(7000億美元)和韓國(3720億美元)。製造業佔中國總產出的27%,佔全球製造業產出的20%。在美國,它佔全國產量的12%,佔世界產能的18%。而中國在5G領域的進步將使這種趨勢更加明顯,世界越來越成為大國的舞臺。

德勤:中國掀起的5G海嘯,美國幾乎不可能追趕

其次,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將因此得到提高。在全球價值鏈的組成中,發達國家企業往往佔據了重要戰略環節,主要處於價值鏈的上下游,掌握著高附加值的研發和營銷環節。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則利用廉價的勞動力和低成本製造的能力,通過參與低端產品的製造參與全球價值鏈。中國也飽受其苦。而在5G時代,通信行業將作為一個基礎設施行業,同硬件系統、軟件系統等相互促進,一起構成升級的社會技術生態系統。

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的5G網絡普及將提高全球的智能環境,為工業製造以及包括醫療、家居、出行在內的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感受,並帶動無人駕駛、雲計算、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遠程醫療等海量物聯網等一系列新產業發展,釋放新一輪科技紅利。

中國這個世界頭號工業大國將因此得利,有望帶動製造業發展並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綜上所述,5G技術將改變人類社會的面貌。而在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無疑將獲得更多的戰略資源,未來中美將圍繞5G技術展開博弈,這本身就足以改變世界戰略格局。

作者簡介:馬堯,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國際關係專業博士,著名時事及軍事評論員,從事國際安全、地緣政治思想和軍事裝備及戰略戰役戰術理論研究,澎湃防務軍事顧問,曾在《參考消息》、《南方週末》、《解放日報》、《中國青年報》、《新民晚報》、《中國國防報》、《國防參考》、《世界博覽》和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報刊雜誌和新媒體發表評論文章600多篇。


亞太圓桌會由亞太日報聯合旗下亞太智庫,以不同領域專家的內行視角評析時事,關注社會問題、行業經濟,引發關注,推動思考。

德勤:中國掀起的5G海嘯,美國幾乎不可能追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