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货、压货、渠道快崩盘了还在压货,轮胎厂把经销商当成什么了?

曾经和一个轮胎厂的销售总监聊起了经销商压货的事情,他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只要经销商手中有闲钱,就会去‘包二奶’(指代理新品牌)。压货的目的就是“挤压经销商的仓库”“抢占经销商的资金”。

压货、压货、渠道快崩盘了还在压货,轮胎厂把经销商当成什么了?

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武断和不近人情,压货的最初目的不是为了销量吗?

在轮胎供不应求的时代,压货成了提升销量的有效手段,以至于有人说“销量是挤出来的”,指的就是压货能产生销量。应该说,只要有增量,压货是非常高效的销售手段。因为其他销售手段都需要时间积累,而压货却能立马见效。

压货、压货、渠道快崩盘了还在压货,轮胎厂把经销商当成什么了?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轮胎厂压给经销商的货消化不了,“窜货”也就在所难免了。更有甚至干脆低价出货大打“价格战”,乱价打乱了渠道价格体系,最后从经销商到厂家都是“有销量没利润”。

压货令很多轮胎业务员的工作变得野蛮、简单。什么深度分销、销量增长统统滚蛋,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压货展开。不压货,不销售。一个月压几轮货,经销商进几次货。

几年前,轮胎业务员的终端拜访周期大约是一周,现在已经延长到平均半个月以上了。而且原来所做的大量深度分销工作,现在很多都放弃了。业务员对终端的拜访,从原来的“顺访”变为“跳访”。所谓顺访,就是挨户访问,不遗漏终端。所以跳访,就是只访大户,不访小户。


压货、压货、渠道快崩盘了还在压货,轮胎厂把经销商当成什么了?


作为轮胎经销商要坚持一个原则,当存在量超过月出货量的1.5倍~2倍以上,不管厂家用什么方法,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不能继续被压货。在轮胎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才是明智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