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开工,如何优雅地找回专注与自律


明天开工,如何优雅地找回专注与自律


大家身边一定有这样的朋友,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朋友:

微信头像是“瘦十斤再换头像”,然后就再也没换过头像了;

年初制定的读五十本书的计划,现在绝口不谈;

衣柜里的衣服鞋包包堆得放不下,却还是没忍住每天刷信用卡吃土买买买.....

不得不说,自律,真的是让人过上美好生活的保证,就连休息、放松、慢生活这些事,也需要自律啊,不然就会陷入工作、手机、电脑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人人都把“自律才能自由”挂在嘴边,无数次制定计划,却不断拖延、不断失败;挫败感随之加深,干脆自暴自弃……陷入了越来越糟糕的恶性循环里。

这样失控的生活,还有救吗?


明天开工,如何优雅地找回专注与自律



实际上,自控失败,不是因为你天生就没有自控力,也不是因为你意志力不够强、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自控的出发点和方式,或许偏离了科学认识。

越逼自己,越失控

先来看看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张红川,德国知名科普作家、心理治疗师尤阿希姆·鲍尔在全球畅销书《棉花糖的诱惑》里怎么说。


明天开工,如何优雅地找回专注与自律



我控制并不是如同电源插座一样,随时可以支取的资源。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场景:

当孩子已经非常疲惫的时候,家长依然会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当员工已经陷在如山一般的工作任务中,领导依然会不断指派各种任务与目标;

当一个创业者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依然强迫自己继续投入新的工作。

我们似乎相信,我们的能量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挤一挤总是还会有的。

事实上,自我控制能力就像我们的肌肉。尽管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让自己的肌肉变得更加强壮,但是肌肉达到一个极限,迟早会感到疲惫。

比如当你面对着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巧克力饼干,却只能吃点胡萝卜之后,再去做一个解题任务,能够坚持的时间往往比那些直接吃掉饼干的人会更短一些。

另一些研究结果则发现,如果我们过度使用自我控制资源,甚至还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在美国南部的阿拉巴马州与密西西比州,有大量的黑人贫困家庭,一些研究者对这些家庭的孩子幼年时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了考察,然后在他们即将步入成年期时再来考察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结果发现在那些极端贫困家庭的孩子身上,上述二者表现出负向相关: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越强,成年时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就越差。

我们也许不能一味夸大自律的积极效果,而是要将其用在“刀刃”上。

自律要对准你的热爱

如果想要把一件事情长长久久地坚持下来,首先,它得真得对你的人生“有用”,让你的生命因此而成长了;第二是,必须“好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鲜的讯息刺激你的兴奋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件事是你内心所“热爱”的。

所以,如果你心中也有这样三件你从小就热爱、并且你觉得有用又有趣的事情,无论是练瑜伽也好,弹钢琴也好,写诗也好,种花种草也好,穿衣化妆打扮也好,环球旅行也好,请务必把它拎出来,放“人生之必要”清单里比较靠前的选项上。

这样的观点,跟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太一样——他们都说,别弄这些没用的,有空去做正经事吧,去学习吧,去工作吧,去赚钱吧。因为一直努力去做正经事,结果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很乏味枯燥。

现在时代真的变了,做你真正想投入去做的事情,人生会在不知何时,就回报给你一个巨大的惊喜,热爱、事业、赚钱,什么都不耽误。

明天开工,如何优雅地找回专注与自律


比起强硬自律,你更需要优雅坚持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一提到“自律”这个词,都有一种恶狠狠的态度在,说出一些类似“不自律的人没前途”,“不自律就会被时代被同龄人抛弃”之类的话。

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文化,好像都在把一种反人性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的自律哲学,当成唯一的金科玉律。这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

真正的自律,它是跟随自己生命的自然韵律,用一种优雅的态度去坚持。而不是强硬、强迫、强制性地逼迫自己去坚持。物极必反,越逼自己自律的人,最容易崩掉,彻底不干了。

例如:

比起按照别人的说法去努力,你的潜意识更喜欢聆听自己的声音;

比起365、5+2、白加黑的拼命,你的潜意识更喜欢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比起动不动diss自己、鄙视自己,你的潜意识更喜欢自我看见、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

所以,自律,可以使用一种非常优雅的态度去坚持的。那到底什么可以算作是“优雅”坚持的态度呢?与你们分享一段曾经启发我很多的话。

“优雅是审美感受的能量表达方式,而能量总是与优雅同在的,不管这优雅是体现在线条的美感中,还是体现在表达形式方面。我们通常认为,优雅是典范、精致和省力原则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惊叹奥运选手的风度翩翩,就像哥特式的拱顶,能够使我们精神振奋一样。优雅的能量模式认可生命,为生命提供支持,并且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尊严,优雅是无条件地爱人的一个方面。优雅是意味着慷慨,这慷慨不仅仅是物质上,还包括精神上的。比如说,乐于想别人表达感激之情,并承认别人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优雅总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