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決定中國命運的武裝力量,他們最後都去了哪裡?

我們都知道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最後是李唐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唐朝。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太原李家以一鎮將軍起兵,兵力不足,最後他們憑什麼取得了天下,隋帝國的武裝力量又是怎麼被瓦解的呢?


隋朝末年決定中國命運的武裝力量,他們最後都去了哪裡?


隋朝的滅亡“十分偶然”,本來中國經歷了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大亂世,到了隋文帝時代已經實現了和平和穩定,隋煬帝接手的是一個繁榮富強的大一統帝國,這樣的國家一般是不會輕易垮掉的。

但隋煬帝卻卻硬是把諾大的隋帝國玩垮了,其中最要命的因素是他三徵高句麗導致隋朝主力軍隊被消耗殆盡。

隋朝建立依靠的是關隴軍事貴族,而關隴軍事貴族脫胎自南北朝的北魏和北周,這個軍事集團最大的特點是擁有重騎兵作戰能力。隋朝建國之初的核心武裝“虎紋具裝”就是這類組織。

而隋煬帝徵高句麗,巔峰時一次性派出近十萬精銳騎兵,結果慘敗損失慘重。


隋朝末年決定中國命運的武裝力量,他們最後都去了哪裡?


隋煬帝高句麗之戰失敗的消息傳到中原,由於之前他對貴族門閥的改革不徹底,使得以關隴軍事貴族而代表的門閥勢力趁機反攻倒算,掀起了隋末亂世。

隋朝邊防軍精銳都死在了遼東,留在中原的部隊僅存一部分精銳騎兵,如隸屬於張須陀的秦瓊羅士信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同樣的例子還有尉遲敬德。

張須陀敗死,秦瓊等人投靠瓦崗軍,後瓦崗軍內訌,他們又投靠王世充,王世充不能駕馭他們,他們便投靠了李世民。

從秦瓊等人的人生軌跡看,似乎是屢次易主,但這裡面還是有邏輯可以追尋的。

秦瓊羅士信尉遲敬德等人都是隋末勇將,他們本來就是隋朝軍隊的中級軍官,對他們而言,保衛隋朝是自己職責所在。

身有官階的他們是看不起農民起義軍的。

秦瓊等人投靠瓦崗軍是因為李密,李密本身就是門閥大族又是隋朝舊官僚,正是他的身份和地位誘使同為隋朝舊官僚的秦瓊等人歸入瓦崗軍。

隨著瓦崗軍內訌兵敗,秦瓊羅士信李君羨等人被迫跟隨王世充,王世充雖然號稱是隋朝的繼承者,但此人出身低微,風評很差,在隋朝官僚系統中是被人鄙視的,再加上王世充急於稱帝,直接導致秦瓊等人對他失去希望。

秦瓊等人最後投靠李唐並非偶然,李唐本身就出身高貴,是關隴軍事貴族的代表,秦瓊等人在那個時代可選擇的餘地已經不多,真正能讓他們心服口服又能天然融合的只有李唐。


隋朝末年決定中國命運的武裝力量,他們最後都去了哪裡?


隋朝的精銳武裝力量毀在了遼東,留在中原的精銳歸入了李唐,即便是號稱“精銳”的驍果軍(其實驍果軍比不上虎紋具裝,虎紋具裝是隋朝的核心武裝,驍果軍是後來用金銀招募的僱傭兵)也叛變了。

於是,隋朝滅亡了。

而在群雄逐鹿的戰爭中,李唐獲得了隋朝最後的精華:精銳重騎兵。李世民依靠這批人組建了聞名於世的“玄甲軍”,正是靠這批人李世民在洛陽和虎牢關摧毀了王世充和竇建德數十萬大軍,可以說是一戰定天下。

中國歷史上從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積累的騎兵精華被隋煬帝消耗殆盡,最後還是由李世民收拾殘局。

隋朝末年決定中國命運的武裝力量,他們最後都去了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