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記載了一種不長角的牛,應龍才能降服,幫黃帝大敗蚩尤

《山海經》是很多神話故事的雛形,黃帝和蚩尤的大戰就在《山海經》中有明確的記載。黃帝和蚩尤的實力其實是差不多的,甚至可以說是稍弱一籌。但是,黃帝最終戰勝了蚩尤,這離不開黃帝的手下們的齊心協力,還有各路神仙的幫助。

《山海經》記載了一種不長角的牛,應龍才能降服,幫黃帝大敗蚩尤


《山海經》中記載了一種不長角的牛,叫做夔牛。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夔牛生活在東海中一座流波山上,夔牛長得像是牛,但是不長角,只有一條腿,每次出現都伴隨著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渾身上下閃耀著日月一樣的光芒。夔牛的外貌一看就是神獸,但是經歷卻很慘。

《山海經》記載了一種不長角的牛,應龍才能降服,幫黃帝大敗蚩尤


《山海經》記載,黃帝用夔牛的皮做鼓,鼓聲能傳五百里,可以威懾天下。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黃帝的手下有一位叫做常先的能人異士。有一個神話故事叫做常先制鼓,常先有一次打到了一隻野牛,把牛皮扔在了一個木墩上,木墩是中空的,隨著太陽暴曬,牛皮緊緊地箍住了木墩。

《山海經》記載了一種不長角的牛,應龍才能降服,幫黃帝大敗蚩尤


有一個年輕人路過的時候,隨手一拍,發出了砰砰的聲音,這引發了常先的思考。常先後來嘗試了羊皮和鹿皮,都不如牛皮的效果好,但是野牛非常難以獵殺。這個時候,正好是黃帝和蚩尤大戰,九天玄女下界賜書,見到常先苦思不解,就給常先託夢,告訴他夔牛這種動物。黃帝知道後,立刻派出應龍去捕捉夔牛。

《山海經》記載了一種不長角的牛,應龍才能降服,幫黃帝大敗蚩尤


應龍是黃帝手下的頭號大將,和夔牛激戰許久之後,終於降服夔牛。常先幫助黃帝制作了八十面夔牛鼓,又用雷獸的骨頭製作鼓棒。皇帝靠著夔牛鼓把蚩尤的軍隊嚇得魂飛魄散,潰不成軍。最終,黃帝才打敗蚩尤,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祖先。

《山海經》記載了一種不長角的牛,應龍才能降服,幫黃帝大敗蚩尤


《山海經》記載了一種不長角的牛,應龍才能降服,幫黃帝大敗蚩尤。據說,夔牛乃是天地靈氣產生,一共有三隻,你知道其他兩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