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究竟有多牛?1萬公里中國卻只用5天半

中歐班列究竟有多牛?1萬公里中國卻只用5天半

眾所周知,東北三省是中國的工業重鎮,類似於魯爾區對於德國的戰略意義。重工業發展有自身的瓶頸所在,像中國東三省陷入轉型陣痛一樣,經歷漫長歐債危機的魯爾區,其實日子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

然而中國“一帶一路”推進以後,德國魯爾區工業重鎮卻盼來了希望。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前,魯爾區傳統的鋼鐵工業已然沒落,不僅大批工人失業,甚至一度還引發了大規模工人抗議。即便是到了2018年,以工業重鎮杜伊斯堡為例,其失業率仍高達12%,差不多是德國平均失業率的4倍。

中歐班列究竟有多牛?1萬公里中國卻只用5天半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推進,中歐聯繫開始加強,每週都有多達30列來自中國的列車開往歐洲。而德國杜伊斯堡就是中國貨物在歐洲的巨大集散地,於是這個傳統的歐洲工業重鎮因為中國,再次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如今杜伊斯堡承擔了來自中國80%的列車貨物的中轉任務。得益於中國源源不斷的服裝、玩具和高科技電子產品,杜伊斯堡如今更是躍升為世界第一大內陸港。成為了經濟低迷歐洲大陸的一抹亮麗的風景線。

中歐班列究竟有多牛?1萬公里中國卻只用5天半

雖然相比於海運,鐵路貨運的價錢高了一倍,但中歐鐵路卻將通往歐洲的時間從45天壓縮到了12天。事實上,要不是歐洲鐵路工會的阻撓,中國到歐洲的時間只會更短。其實細算起來結果會更驚人,從重慶到白俄羅斯1萬公里路程,中國通常卻只需5天半;而歐洲段1200公里,卻需要6天半。

嚐到甜頭的德國,如今熱切歡迎中國把它當做進入歐洲的門戶。同時也意味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成功,美國圍堵中國將越來越不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