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身的“内求法”是东方道德文化教育的瑰宝

中国道家的教育学,的确是一部人世间的绝学。

“道教”的本义,近代人误解比较多,其实应当诠释为“道德教育学”,那才是比较合理的。

中国五千年中华道德根文化的教育学,是一部人世间的绝学。中国历史上长期所采用的都是道德教育的模式,完全是一个全社会性的自然道德教育模式。人人都是道德的信仰者、学习者、遵循者和实践者。

伏羲创立的易道文化教育,是中国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的发端;以孔子为代表的原义儒学“仁、义、礼”全民教育,是中国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的细化实施;黄帝所创立的法道文化教育,是中国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的发展;老子所创立的德道文化全民教育,是中国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的完善。

中国的道德文化教育,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教育的模式。西方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全面抛弃了他们原本拥有的“内求法”,走向了纯粹的 “外求法”,即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这个单一性的方法。东方的道德教育,是实证型的科学教育方法。与西方的实验型教育法比较而言,东方是以人为本,内证德道和顺应自然。

中国由于易道文化的坚实奠基和老子德道文化的强化,虽然自孔子开始,同样走向“外求法”方向,但是在文化体系中通过精美全息的汉字,仍然长期保留着极其珍贵的“内求法”,东方道德文化教育的灵魂就是“修之身”,其方式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内求法”。


修之身的“内求法”是东方道德文化教育的瑰宝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教育是一种试验型的教育方法,把人都导向了与自然环境分裂而不断地掠夺自然的方向。而东方的内求法教育,则是以自身为实验室的教育方法,是一种和谐人与自然关系最完美的教育方法。

而西方国家并不是没有拥有过“内求法”。实际上,就文化基因来分析,西方在“内求法”系统的代表人物也是存在的。比如我们所认识的西方人物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是与伏羲、黄帝、老子相类似的,同样是运用“内求法”来认识自然、认识生命、认识社会的杰出的优秀人物。

但是,西方国家这个文化基因丢失和变异的开始,是发生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中国,在孔子时代从慧识哲学文化时期转型为智识哲学文化时期,随后不久就又转型为意识哲学文化时期。所谓的“周秦诸子”“宋明诸儒”,大部分都是明显地丢弃正统道德文化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推进者、推波助澜者,他们的出场,是正统道德文化教育思想和方法被明显丢弃的一个分水岭。

近代以来,整个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之所以在全力以赴地扑向中国的古代文化,原因就是他们已经感到自己根文化的不足,所以才全力以赴地从我们东方根文化的井泉当中去吸取营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宇宙型的文化,是一座包罗天地、天人合一、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巨型宝库,是占据着道德高峰的文化。回归到这座高峰上,我们就能回归到文化的自信、自强、自胜上来,重新在文化领域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引领未来世界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