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首巔峯宋詞,讀到即悟道!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賞析:全詞抒發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情中有思,詞中似乎於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恆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暗香·梅》

姜夔


辛亥之冬,餘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賞析:《暗香》《疏影》都是文學史上著名的詠物詞,曾被譽為姜夔詞的代表作。張炎在《詞源》中說:“詩之賦梅,唯和靖(林逋)一聯(指‘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而已,世非無詩,無能與之齊驅耳。詞之賦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摸魚兒》

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風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賞析:表面看,這首詞寫得“婉約”,實際上卻極哀怨,極沉痛,寫得沉鬱悲壯,曲折盡致。似乎可以用“肝腸似火,色貌如花”八個字,來作為這首《摸魚兒》詞的評語。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莫、莫、莫!

附:

《釵頭鳳》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賞析:詞的背後是陸游與與唐婉的愛情悲劇,詞中情境,是兩人被迫分開後,在禹跡寺南沈園的一次偶然相遇,飽含著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滿是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悽楚痴情,催人淚下。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賞析:這首詞中用典雖多,卻用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用典多並不是辛棄疾的缺點,而正體現著他在語言藝術上的特殊成就。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光輝。明代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雨霖鈴》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賞析:此詞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是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及婉約詞的代表作。這首詞影響很大,是宋元時期廣泛流傳的“宋金十大麴”之一。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此詞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蘇軾詞的典範之作。胡仔《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雲: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賞析:劉乃昌《宋詞三百首新編》說:“全詞語言家常,感受細膩,形容盡致,講究聲情,巧用疊字,更以舌齒音交加更傳,傳達幽咽悽楚情悰,腸斷心碎,滿紙嗚咽,撼人心絃。”無怪古人譽為“千古創格”“絕世奇文”(《冷廬雜識》卷五)。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滿江紅》

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賞析:這首詞表達出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迸發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概,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出中華民族不甘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精神,成為千古名篇。


「文化」十首巔峰宋詞,讀到即悟道!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賞析:鄭文焯評此詞:“此足徵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