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燕詩示劉叟

〔唐〕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哭王質夫

[唐] 白居易

仙遊寺前別,別來十年餘。

生別猶怏怏,死別復何如?

客從梓潼來,道君死不虛。

驚疑心未信,欲哭復踟躕。

踟躕寢門側,聲發涕亦俱。

衣上今日淚,篋中前月書。

憐君古人風,重有君子儒。

篇詠陶謝輩,風衿嵇阮徒。

出身既蹇屯,生世仍須臾。

誠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

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

皆享千年壽,多於王質夫。

不知彼何德?不識此何辜?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移家入新宅

[唐] 白居易

移家入新宅,罷郡有餘貲。既可避燥溼,復免憂寒飢。

疾平未還假,官閒得分司。幸有俸祿在,而無職役羈。

清旦盥漱畢,開軒捲簾幃。家人及雞犬,隨我亦熙熙。

取興或寄酒,放情不過詩。何必苦修道,此即是無為。

外累信已遣,中懷時有思。有思一何遠,默坐低雙眉。

十載囚竄客,萬時征戍兒。春朝鎖籠鳥,冬夜支床龜。

驛馬走四蹄,痛酸無歇期。磑牛封兩目,昏閉何人知。

誰能脫放去,四散任所之。各得適其性,如吾今日時。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唐] 白居易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煩故揮弄,風弦自有聲。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紫藤

[唐] 白居易

藤花紫蒙茸,藤葉青扶疏。

誰謂好顏色,而為害有餘。

下如蛇屈盤,上若繩縈紆。

可憐中間樹,束縛成枯株。

柔蔓不自勝,嫋嫋掛空虛。

豈知纏樹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後為害,有似諛佞徒。

附著君權勢,君迷不肯誅。

又如妖婦人,綢繆蠱其夫。

奇邪壞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與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難圖。

願以藤為誡,銘之於座隅。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薛中丞

[唐] 白居易

百人無一直,百直無一遇。

借問遇者誰,正人行得路。

中丞薛存誠,守直心甚固。

皇明燭如日,再使秉王度。

奸豪與佞巧,非不憎且懼。

直道漸光明,邪謀難蓋覆。

每因匪躬節,知有匡時具。

張為墜網綱,倚作頹簷柱。

悠哉上天意,報施紛回互。

自古已冥茫,從今尤不諭。

豈與小人意,昏然同好惡。

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

以我惜賢心,五年如旦暮。

況聞善人命,長短系運數。

今我一涕零,豈為中丞故。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和錢員外答盧員外《早春獨遊曲江見寄長句》

〔唐〕白居易

春來有色暗融融,先到詩情酒思中。

柳岸霏微浥塵雨,杏園澹盪開花風。

聞君獨遊心鬱郁,薄晚新晴騎馬出。

醉思詩侶有同年,春嘆翰林無暇日。

雲夫首唱寒玉音,蔚章繼和春搜吟。

此時我亦閉門坐,一日風光三處心。

[雲夫、蔚章同年及第。時餘與蔚章同在翰林。]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木芙蓉

[唐] 白居易

晚函秋霧誰相似,如玉佳人帶酒容。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春興

[唐] 白居易

晚隨酒客花間散,夜與琴僧月下期。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陰山道

〔唐〕白居易

陰山道,陰山道,紇邏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馬時,道旁千里無纖草。

草盡泉枯馬病羸,飛龍但印骨與皮。

五十匹縑易一匹,縑去馬來無了日。

養無所用去非宜,每歲死傷十六七。

縑絲不足女工苦,疏織短截充匹數。

藕絲蛛網三丈餘,回鶻訴稱無用處。

鹹安公主號可敦,遠為可汗頻奏論。

元和二年下新敕,內出金帛酬馬直。

仍詔江淮馬價縑,從此不令疏短織。

合羅將軍呼萬歲,捧授金銀與縑彩。

誰知黠虜啟貪心,明年馬多來一倍。

縑漸好,馬漸多。

陰山虜,奈爾何。

古風‖《白居易詩詞集》十首〔第二十八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