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見卻又不知所云的古代面部裝飾,爲了美傷害自己不足惜!

說是常見,其實是電視劇中常見。現代各種類型的電視劇是比較常見的,而歷久彌新、永不褪色、始終受人們歡迎的是各種古裝劇,不管是仙俠還是歷史,也不管是架空還是有史可依,總是陪受人們歡迎與喜愛的。雖說大部分古裝劇,荒唐而又隨意穿越,漏洞百出,但有很多歷史的女子裝飾還是比較多見的。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幾種古代常見的面部裝飾,為了美,疼算什麼?命都可以不要的。

我們常見卻又不知所云的古代面部裝飾,為了美傷害自己不足惜!

首先要介紹的鑿齒。顧名思義,就是把牙齒鑿掉。這樣美麼?現代看來完全不知美在哪裡,但古代的人確確實實是有鑿牙齒的。

在我國曾發現多處存在鑿齒風俗的原始聚落遺址。山東大汶口遺址發現的原始時期人類骨骼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男女都沒有上側門齒。這表明了這種風俗的流行程度。古籍中也有不少關於古代居民鑿齒的記載,而且這種習俗一直被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傳襲至近代。比如說臺灣的仡佬族、壯族、臺灣原住民等還保留著鑿齒習俗。貴州普定窩子、商陽的仡佬族姑娘,再出嫁前也要鑿去兩顆上顎犬齒,解釋原因為怕出嫁的姑娘太厲害了,咬傷丈夫。仡佬族男女在喪期也會鑿去兩顆牙齒。

我們常見卻又不知所云的古代面部裝飾,為了美傷害自己不足惜!

有專家猜測原始時期的鑿齒可能是一種成年儀式,以此考驗一個人的意志。也有可能是為了某種奇葩的審美,當然我們是無法理解的,就像無法理解纏足所致的小腳美在哪裡一樣。

我們常見卻又不知所云的古代面部裝飾,為了美傷害自己不足惜!

其次,便是穿鼻。現代我們看到的穿鼻而飾,多在非洲和南亞的一些地區。這是在鼻翼或鼻中隔穿孔佩戴裝飾品,在我國古代西北地區及西南地區也曾流行過。其實,這個我也是比較難以理解的。且不說,再穿孔的過程中會很痛苦,就算是好了,平時帶個飾品在那個地方也是極其不方便的吧。我是比較好奇,這樣會不會妨礙擤鼻涕。

我們常見卻又不知所云的古代面部裝飾,為了美傷害自己不足惜!

最後,我要說的就是花靨了。聽著名字好像很高大尚,但你聽我通俗的解釋下,肯定就不覺得了。我們經常看以唐代為背景的古裝電視劇,劇中的女性角色在額頭的中央會有一個漂亮的小圖案,有點像一個小火苗的。現代中我們可見的在兒童的額頭貼一個或畫一個紅色的圓點點,這個紅圓點也是可以稱之為花靨的。花靨有好多名字的,我也就不一一介紹了。它不僅僅裝飾在額頭,臉頰也是會裝飾的。

我們常見卻又不知所云的古代面部裝飾,為了美傷害自己不足惜!

花靨可以畫上去,也可以貼上去。有錢的,貼金箔、銀片,沒錢的貼紙或魚鱗,總是有合適的一款供選擇。當然,金黃色的是最流行的,畢竟金黃色高貴典雅,而又不庸俗。

介紹了三種類型的古代面部裝飾,其實我最正常的應該就是花靨了。古代的人為了美可以不惜傷害自己的身體,這和現代的愛美之心並無區別。我覺得嘛,愛美也得有個限度,可千萬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