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孝胥,好個才情書法,真是可惜了

說起鄭孝胥,分明是個大才子+書法家,

但後人對他的評價卻不高,

主要因為他出任過偽滿洲國的總理大臣,

為日偽賣過命,

大家在情感上接受不了。



人品和書品


鄭孝胥,好個才情書法,真是可惜了

鄭孝胥


不難理解,從知人論藝的角度出發,人們在讚美一個人的人品高時,也推崇他的作品;而指責一個人的人品,其作品也受到牽連。

比如,書壇宋四家:蘇、黃、米、蔡——蘇軾、黃庭堅、米芾毋庸置疑,有人說,這個“蔡”原是指蔡京,但因為他是奸臣,所以宋四家就被改成了“蔡襄”。

如果沒有先入為主,沒有以人品論書品的積習,這些人的作品命運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幸而,鄭孝胥其人其書也是傳奇,他的政途雖讓大家頗有微詞,但是後人還是抵不住對他藝術成就的肯定。


鄭孝胥,好個才情書法,真是可惜了


那麼,鄭孝胥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他是福建省閩侯人,

出生於官宦世家,書香門第,

父親和叔父同時為咸豐2年進士及第,

他更是在22歲就考取了福建省鄉試第一名,成功中舉,

25歲正式步入仕途,

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

後來被清末帝溥儀看中,

出任了偽滿洲國的總理大臣,

看似仕途

據說,最後還是被日偽政權秘密毒殺。

這一生後人聽來唏噓不已,可是回望歷史,他生於1860年,這一年,舉世矚目的圓明園被毀,清政府先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時局之內無人可免於難。

有人選擇避世不出,有人選擇出仕一搏,但值此時局動盪,內憂外擾,誰又能真正預測未來的命運。

鄭孝胥,好個才情書法,真是可惜了


鄭孝胥的父親常年在京供職,他生於清,長於清,所以他對清王朝的留戀並非我們後人可想。一為清朝復辟,二為自己的人生仕途,他選擇夾在滿洲國與日寇之間,自然也是知道稍有疏忽,就萬劫不復。如果他選擇留在閩地做個閒散文人,或許命運就有所不同了。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同光體”詩派的代表人


現在我們拋開他的政治信仰,且說他的才情和書法,客觀的說,真真是少見的大家。

當年,陳衍曾頒佈過當代詩人榜,第一名位置空缺,鄭孝胥赫然排名第二,他評論說:“恨無長篇,否則可為第一”。大概就是說,鄭孝胥要是多寫些長篇大論,第一的位置就非他莫屬了。


鄭孝胥,好個才情書法,真是可惜了

陳衍


“同光體”在清末詩壇,大行其道,我們現在熟悉的陳三立、陳衍、鄭孝胥、陳寶琛、沈曾植、袁昶、沈瑜慶、林旭、李宣龔、範當世、陳曾壽、俞明震、夏敬觀、胡朝梁、陳書、葉大莊、何振岱等都是同光派的代表。

這個詩派不以盛唐詩為標榜,而是提倡宋詞,宣稱指“同、光以來詩人不墨守盛唐者”,他們早期還有些主張變法圖強、反對外國侵略的較好內容,另外較多的則是寫個人身世、山水詠物。清亡以後,他們大都表現出復辟思想。

鄭孝胥作為“同光體”的重要作家,他同情和擁護變法維新,也有富於現實內容的詩文問世。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朱以撒說:“他在閩派中是藝術成就最高的。”他主張詩歌要“興象才思兩相湊泊”,他的詩就是筆墨清雋峭硬,清蒼幽峭,富於興象。



書風清雋峭硬

他的書風與詩風似乎多有相通。


鄭孝胥,好個才情書法,真是可惜了

鄭孝胥《述書賦》


釋文:積薪之美,更覽稚恭(庚翼)。名齊逸少(王羲之),墨妙所宗,善草則鷹搏隼擊,工正則劍鍔刀鋒。愧時譽這未盡,覺知音之罕逢......


他的字咋一看就是逸興湍飛的張揚,所有的橫折筆畫,都很突出,絲毫不隱蔽,反而樂於彰顯轉折的結構,這一點與趙佶的“瘦金體”十分相似,只不過趙佶細化了,而鄭孝胥粗化了,於是有了鮮明的不同。

鄭孝胥,好個才情書法,真是可惜了

趙佶瘦金體書法


時人曾評價鄭孝胥的書法,“其書初學柳誠懸,後參以黃山谷,瘦硬飛舞,有不可一世之概。”柳誠懸就是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柳公權黃山谷就是“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

好的書家,肯定是以古為師,有所源流,而且還未必只學一家,往往是融各家之法,化成一家之筆墨。


他早期還學了唐人歐陽詢、顏真卿和宋人蘇軾的書法,到晚期入手北碑,乘碑學思潮一鼓作氣,善學善變,最後形成獨樹一幟的鄭體。所以他作品中的筆力的渾厚粗壯得益於顏真卿、蘇東坡,而險峭則來自於北魏碑刻。


鄭孝胥,好個才情書法,真是可惜了

鄭孝胥《答樊雲門冬雨劇談之作》


他的字在當時就價格不菲,據說辛亥革命之後,鄭孝胥隱居海藏樓,以鬻字為生,每字就值白銀十兩。要知道當時北大、清華的教授工資也不過二三百兩,足見其價。

鄭孝胥,好個才情書法,真是可惜了

隸書 八言聯


當然有人說他的書風曠達,大刀闊斧,也有人說他盛氣太過,止於外表。個人書風形成誠屬不易,風格形成之後的完善更加不易。欣賞者識其人、識其字、識其文,有所感動,有所喜愛,有所收穫就夠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