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绿”更扎心的恋爱关系!

辞职,换号,拉黑,远走他乡,玩消失……最近,一个好朋友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非常规方式结束了他长达8年的长跑爱情。

8年爱情长跑,他最终选择逃离

这个朋友性格温良人畜无害,依照普世择偶观评估,除了无殷实的家庭背景外,绝对算得上交往、结婚的佳选。他的女友(现在应该说是前女友)长相甜美,两人看起来也算郎才女貌。在此之前,估计多数认识他们的人都跟我一样,认为他们早该步入婚姻殿堂了。

比“绿”更扎心的恋爱关系!

长跑8年,最终以逃离的方式结束,这情节让人不禁唏嘘。其实早在4年前,这位朋友便已经将结婚提上了日程,只不过在二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一直处于一种极其不对等的关系状态,让朋友对这份感情产生越来越强烈的不确定感。

矛盾最突出地体现在经济层面,这可能是情感关系中无法绕过的坎。从二人相识以来,无论自身经济状况如何,朋友都单方面地承担了所有的生活成本,从房租水电费到外出旅行,从电话费到交通卡,女方是能不自理就不自理。

“我自己收入OK的时候从未计较什么,只要能办到几乎是事无巨细有求必应,但有几次因为家里的原因和更换工作,收入断档时,她仍然只顾自己需求,不依着她就闹腾。到现在,其实她的存款早就超我几倍,却从未想过为两人的共同生活付出一星半点。”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想到一个热词:女利主义。在这个话题中很典型的案例,便是各种“只要权利不要义务”的利己主义女性。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中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她们在“权利”面前谈男女平等,在“义务”面前就立刻利用性别优势去欺压异性。

前不久情感博主Ayawawa就性别优势发表了不当言论而被封禁,曾成为自媒体圈一大热点讨论事件,也让“性别优势”这个词上了热论。但相对而言,在当下社会,女性还是有绝对“性别优势”的。

比“绿”更扎心的恋爱关系!

当人们讨论男女平等或性别优势时,总是离不开生理层面的比较。认为男性占据优势的依据,往往是男性更为强壮,因此“男强女弱”是社会普遍的意识认知,所以“男人让着女人”是一种绅士风度,“丈夫怕妻子”便成为一种婚姻美德。殊不知,正是这种意识为女性赋予了压倒性的性别优势,也就滋生出了大批自私的女利主义者。

在社会分工与阶层金字塔中,体力劳动者处于最底层(所以因为体力占上风就说男人性别优势大算什么逻辑),脑力劳动者处于中层,而最顶层的则是不劳而获者。什么?这个社会还有不劳而获者?——事实上,很多女利主义者以性别优势在情感关系或家庭中轻易地占据权力高点,坐享其成,成为金字塔顶端的不劳而获阶层。

男人求生欲VS女性施暴者

朋友将这次分手形容为“逃出生天”。而在付诸行动之前,他其实已经精心策划了半年之久。很难想象他在这段关系中,除了“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外,他到底经历了什么。直到他在手机里翻出了一堆“肉照”给我看了之后,我一半是同情,一半是惊愕:抓痕、伤疤、淤青、针眼……这些全是他前女友平日在他身上的杰作!

“不要误会,这跟SEX、情趣一点关系也没有!”他解释说,“因为一直以来,都非常迁就她,这也让她日渐变得专横、霸道、蛮不讲理,以至于后来发展到经常时不时地就有‘家暴’事件发生。姑且不说两人真正争吵时会动粗,就算是平时开玩笑她也会无所顾忌地动用刀具、针等危险物品,甚至会见血,她似乎丝毫不在乎对方痛不痛、有没有危险,会有什么后果。但作为男生、尤其是男朋友,除了忍让还能怎样?”

比“绿”更扎心的恋爱关系!

“你这是怕她吗?”

“从前并不是怕,应该是一种疼爱;发展到现在,是真怕,感觉是亲手养出了一个恶魔。以前一直觉得,两个人在一起难免会发生摩擦,女人小情绪总会有的,但男人嘛让着女人哄着女人是应该的。但现在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地怕,我觉得她并不是把我当男朋友对待,甚至说严重点都没当人对待,我不喜欢冲突,我是个理智的人,任何事都力图顾全后果。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有个奇葩的“惧怕链”:理智的怕情绪化的,情绪化的怕不要命的。一想到要和这样的人共度一生,就觉得这辈子真是完了!”

我心中曾一直有个疑惑:既然关系发展到这步,朋友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分手,何至于还要策划半年以逃离的方式收场?听到他的这段描述,也能心领神会、不言自明了。

网络上很流行晒“男友求生欲”,大概是情侣关系中,男方必须谨小慎微,在与女方的对话中以机智的语言讨得女方欢心,否则就是“送命”。这种段子虽然看起来很逗很暖,却也反映了现在的男女关系中,女性的地位和优势已变得愈加明显,“女强男弱”已是现在情感关系中的常态。

比“绿”更扎心的恋爱关系!

那些在爱情中精于算计的利己女性们,喜欢在情感关系中将男人和女人作为对立关系看待,擅长于利用性别优势在情感生活中占得高位,坐享其成的下一步,便极其可能发展成“女暴”。当我们谈及“家暴”时,往往会条件反射地将男性定位于施暴者,而事实上在现代家庭关系中,女性施暴者也屡见不鲜,但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下的“性别优势”,很少被人们关注和重视,或者被选择性忽视。

回想当年,朋友曾也是个浑身上下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的男生,温柔体贴,同大多数人一样向往美丽的爱情。如今谈及“爱情”一词,他顶多是淡淡地吐出“呵呵”两字,然后一声意味深长的“哎”。

女人为什么选择爱情?

婚姻法修订那段时间,有位女性朋友四处抱怨:“现在嫁个人,房子什么的都没我份了,结婚还图个啥啊?”像这种哔话,相信不少人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Diss出很多花样来,但又有多少人最后成为了自己心中认可的那种人?

若干年前,我们曾对身边的近百位朋友做了一次问卷,谈及理想型的爱情时,大部分男性朋友倾向于“相互扶持、共同向前”,而女性朋友则很少有这种回答,多透露出一种倾向:对男性条件的期待标准(包括不限于外形、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心理学上总认为:男性的思维多趋于理性,女性的思维多趋于感性。但是在情感关系的利益问题上,两者表现貌似又正好相反。

比“绿”更扎心的恋爱关系!

“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这种说法虽然正在被多数人唾弃,但仍旧在很多女人心中留了一块心病,时不时就要发作下。女性在当下社会中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很多女人们仍然倾向于在爱情、婚姻关系中非将自己作为一种“附属物”,以便于利用性别优势获得更多权利与好处。

就如朋友的前女友,她不但能占尽优势享受性别红利,还能瞄准朋友“理性”和“绅士”的软肋,以“一凶二闹三动刀”的法子,把朋友制服得死死的,在情感关系中永无翻身之日,最终逼得他不得不计划半年像荒庙逃生一样逃出这段关系。

比“绿”更扎心的恋爱关系!

但是女人,你要清楚啊,在爱情里,你千挑万选的是爱人,而不是一条随手控制、供自己驱使和欺负的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