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並非杜撰,而是結合了「大羿」和「夷羿」的部分史實

“后羿”並非杜撰,而是結合了“大羿”和“夷羿”的部分史實


“后羿”並非杜撰,而是結合了“大羿”和“夷羿”的部分史實


后羿射日是古代神話之一,說的是上古堯帝時期,天上同時出現了十顆太陽,大地因此而被烤焦,草木、莊稼乾枯,人們熱的喘不過氣而倒地昏迷,堯帝焦急萬分,就請來善射的后羿,頃刻間射掉了九顆太陽。

堯帝封后羿為射師,並把女兒姮娥嫁給了他。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忌諱,姮娥就被改成了嫦娥、也作常娥。後來陸續又出現了嫦娥奔月、天蓬元帥戲嫦娥等神話。

后羿射日雖然是神話,但其男主角“羿”在史上確有其人,而且有兩個,一個俗稱后羿,也叫大羿、司羿,是堯帝的女婿;另一個也叫“后羿”、“羿”,是東夷部落的首領。

“后羿”並非杜撰,而是結合了“大羿”和“夷羿”的部分史實


我們先說堯帝的女婿大羿,大羿五歲的時候,被父母遺棄在山林中,他卻頑強地活了下來,自幼生活在山林,擅長射箭打獵。后羿善射出了名,堯帝就把他聘請為射師,並把女兒姮娥嫁給了他,賜封地在商丘(今屬河南商丘)。

另一個叫“羿”的人,也叫“夷羿”。是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初年,東夷部落的首領,有窮國國君,其統治的區域位於今天山東省德州北部的馬頰河下游。

夷羿擔任有窮國君主時期,正是大禹的孫子、夏朝開國帝王夏啟之子——太康在位的時候,太康驕奢淫逸,只顧自己快活,不顧百姓死活,引發民眾的不滿。

“后羿”並非杜撰,而是結合了“大羿”和“夷羿”的部分史實


夷羿適時而動,乘太康到洛水北岸遊獵之機,以武力掌控了夏朝的國政。

太康在位不足一年,四年後去世,葬於戈地(今屬河南太康)。

夷羿並沒有自己做王,而是擁立太康的的弟弟仲康做名義上的夏王,自己則大權獨攬,仲康成了擺設。

夷羿專擅朝政後期,遊獵無度,大權旁落到大臣寒浞[zhuó]手中。

寒浞後來找個機會,將夷羿父子殺害。

今天,在山東北部的馬頰河下游,從東到西,依次排列著三座古冢,最東邊的“灰冢”是占卜臺和祭祀臺,中間的大冢被稱作“夷王墓”,據說正是夷羿的墓葬,最西邊小一點的古冢被稱作“小冢子”,相傳為夷羿兒子的墓葬。

根據專家考證,這些古冢屬於四五千年之前的龍山文化遺址,與夷羿生活的年代恰好吻合。

神話傳說中的“后羿”,是結合了“大羿”和“夷羿”的部分史實,而杜撰出來的一個神話人物。

“后羿”並非杜撰,而是結合了“大羿”和“夷羿”的部分史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