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誰在種田?以後農村誰來種田?細思無語了!

導讀;現在農村誰在種田?本人也曾生活在農村,對現在農村種田的人越來越少也是深有感觸,這個現象更是現在大多數農村現狀的真實寫照!眾所周知現在

農村種田的主力人群是年齡50-60歲,甚至可以延伸到65歲,65歲以上就算能種也是種點口糧田;而這些老農人的家庭生活水平取決於其子女在外賺錢的多少。

現在的農村誰在種田?以後農村誰來種田?細思無語了!

農村現在40-50歲還能留守農村種田的人很多是因為這般人把種田當作副業,這些人就包括木匠、石匠、建築隊,農業相關小產業……也就是說他們主要收入來源已經不是來源於田地了;40歲以下在家種田真的很少很少,比如我們村有一個,那也是因為他家有收割機,而且主要田間管理也是其父親擔當;年紀再輕點的,要麼不願意於泥巴為伍,要麼不知道怎麼種植,而且好些人可能連秈稻、粳稻、糯稻、玉米稻都區分不清楚。你能分清楚嗎?

現在的農村誰在種田?以後農村誰來種田?細思無語了!

還有一些留守農村的農村老年婦女也是更不容易,不但要幫助子女帶小孩,而且可能因為生活的艱辛,丈夫必須外出打工,所以種田的負擔就必須肩負起來,身心能不疲累嗎?農村單純的種地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日常生活了,種地現在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或者是虧錢狀態。隨著這些人的年齡變大,慢慢的也只能拿著國家給的那點補貼,望地興嘆了!

現在的農村誰在種田?以後農村誰來種田?細思無語了!

但是有人就問了,現在xxx不是正大力倡導農業機械化,科技化,助農,興農嗎?可是您知道嗎?要是現在沒有這麼多農業人口無法安置,中國早就可以全國大力,大力。大力普及大型機械化農業了。工業的發展使“農民”在“農業”中的重要性越來越下降,今天的“農民”僅僅只是“農業”的其中一環而已。還有現在成一些規模的種糧大戶如果不拿補貼更是鮮有掙錢的!你們看看是嗎?

以後將會是科技時代,農業也是很依賴科技的。比如水利、化肥、農藥、農機、優良種子的研發和培育,優良品種的研發和培育等諸如此類的。都足以說明“科技”在糧食生產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而“農民”在糧食生產中起到的作用卻越來越小。

現在的農村誰在種田?以後農村誰來種田?細思無語了!

以後農村誰來種田?

現在的農村土地正在執行著田地集中(流轉)和規模化的政策,我想下一步就是資本的進入,資本把田地承包起來,機械化進一步提高起來,種植效益提高起來,把種田變成一個項目經營起來!然後呢?資本有資本的特性,這裡就不便多述了!然後農田可能就和留守的農民沒有大多關係,這是典型農民的悲涼與無奈。

這個事情或許還會過度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由此產生的剩餘勞動力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了的!不是所有的農民都能成為外出的農民工,不是所以村莊附近都有大小型工廠來解決就業問題。

也曾和那些留守在農村的人交談過這類問題:有天沒有勞力種田怎麼辦?有天沒有田可種怎麼辦?只見他們仰望下碧藍的天空,然後搖了搖頭,然後一語不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