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巴第人原屬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他們統治了義大利地區兩百多年

倫巴第人原屬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公元568年,他們在首領阿爾博因的領導下,從潘諾尼亞侵入意大利北部,並在公元568至569年間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波河平原,在一些主要城市建立了自己公國統治。隨後,他們經過3年的圍攻,又於公元572年拿下了帕維亞。從此,如今屬於威尼西託、利古里亞、托斯卡納的廣大領土悉落其手。公元571年左右,他們又成群地順著半島南下,出乎意料地未經任何周折,便佔領了意大利的大片領土,建立了在法羅阿爾德管轄下的斯波萊特公國和佐託管轄下的貝內文託公國。

公元572年,阿爾博因被謀殺,兩年後,他的繼位者克萊夫也遭受了同樣的命運。由此可見,凡野心勃勃、權欲極強的領導者,結局都極為悲慘,這顯然已成了意大利歷史上永恆的旋律。接下來的10年屬於王位空缺期,倫巴第人似乎已難以找到一個全能的領導人來掌管大局。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6世紀末,年輕有為且富有傳奇色彩的奧塔裡和後來的阿吉盧爾夫出現後才有了轉機。他們在位期間,曾控制了意大利領土三分之二的地區。顯然,他們也試圖控制整個意大利半島,但根本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倫巴第人原屬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他們統治了意大利地區兩百多年

利古里亞

他們兵源相對不足,統治集團內部常起內訌,以至於拜占庭人對付他們的主要策略便是賄賂他們的部分領導人。另外,拜占庭也憑藉拉韋納和羅馬之間的狹長區域這一天然堡壘,有效地遏制了倫巴第人的擴張行動。況且當地的意大利人認為處於邊沿的希臘王國更容易受到蠻族赤裸裸的掠奪,因而也常協助拜占庭人抵抗倫巴第人。於是,意大利領土兩分的格局由此確定,並形成了中世紀早期的政治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拉韋納的東羅馬帝國總督在應對蠻族入侵時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羅馬教皇們的支持,而羅馬教皇也逐漸發展成為這一時期意大利領土上的第三支力量。羅馬教皇往往佔有大量的土地,他們把來自這些土地的收入用來幫助窮人,建立起一個較為簡單的社會保障體系,從而在較大程度上獲得了民眾的支持。東羅馬帝國對意大利的控制日顯乏力,此時教皇出於對異教徒倫巴第人的顧慮也給了拜占庭很大的支持。關於上述顧慮,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奧塔裡於公元590年頒佈的反天主教的敕令。於是,天主教會便擔負起管理拜占庭國土和召集民眾抵抗倫巴第人的大部分責任。也許,我們甚至可以做出這樣的推論:如果沒有教皇勢力的參與,倫巴第人可能在6到7世紀時已實現了意大利的再次統一。

倫巴第人原屬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他們統治了意大利地區兩百多年

希臘王國 遺址

這一時期的羅馬教皇們也不完全如我們想象的那麼純潔、神聖。相反,他們中的許多人的性格都極為鮮明有趣,尤其是格列高利一世。他是位學識淵博、極為精明的羅馬貴族,於公元590年登上教皇職位。在公元594年倫巴第人圍攻羅馬時,正是格列高利一世出面與當時的倫巴第人國王阿吉盧爾夫談判,從而使倫巴第人結束了圍攻。此後拜占庭總督又與倫巴第人簽訂了一系列休戰協議,形成了意大利的力量均衡,並在接下來的近130年的時間內保持了相對和平的局面。

倫巴第人將首都建在了帕維亞。在倫巴第人統治期間,尤其是在格里摩爾德(662—671)和盧特普蘭德(712—744)時期,該王國的主要領土在意大利北部和托斯卡納地區,同時在政治上還主宰著斯波萊特和貝內文託公國。帕維亞城的建築不僅豪華壯觀,而且風格多樣,充分顯現了作為倫巴第王國都城的顯赫地位。這些建築主要包括皇家宮殿、一些精美的教堂和一個別致的大浴場。倫巴第人不像哥特人那樣沿襲舊制,而是將日耳曼文化直接帶人意大利;不過,其政治和管理體制仍帶有強烈的羅馬文化色彩。我們對他們的生活方式瞭解很多,因為其習俗多半被完整地記錄在公元643年頒佈的羅塔裡敕令裡,而這一做法也反映了日耳曼民族所特有的嚴謹務實的辦事作風。倫巴第人的統治集團主要由一些享有自治權的貴族武士,通常也稱公爵組成。

倫巴第人原屬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他們統治了意大利地區兩百多年

帕維亞

這些人統治著所在領地,多居住在一些極有影響力的大城市,如米蘭、佈雷西亞和維羅納等,他們只對國王履行一定的義務。為了獲得這些公爵的支持,倫巴第國王往往會慷慨地對他們施以恩惠或賜予土地,這導致了權力的下放和轉移,並使該時期的某些城市和地區的自治權和影響力大大增強,從而為意大利的未來發展埋下了禍根。不過,意大利東南部的公國總體上較為團結統一,斯波萊特和貝內文託的倫巴第領導者將地方的公爵權力緊緊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王國主要所在地地方權力的擴大往往會在一些主要城市的交界處引發領土爭端,此時這些地方的公爵便會請國王加以仲裁。例如,自公元626年至854年間,帕爾馬和皮亞琴察之間曾4次出現領土爭端,另外,在阿雷佐和錫耶納交界處的爭端也一直未得到平息,即便到了今天,這些領土問題依然存在。

倫巴第人採用了當地的意大利語言,並在700年左右完全喪失了自己原有的文字,而且著裝打扮也越來越趨同於當地的風格,如剪去傳統的長髮、穿起羅馬人的條紋亞麻布製作的綁腿和長褲等。他們與當地人通婚並融合在一起,關於這一點,在諾切拉·翁布拉、阿斯科裡·皮西諾附近的託希諾城堡、因維利諾、費耶索萊、佈雷西亞和奇維達萊發現的墓穴便是例證。就這樣,他們完全地融入了當地的民眾之中,並在意大利民族史上留下了永久的痕跡。不過,必須強調指出的是我們在這裡所談論的侵入主要是針對少數統治階級而言。

倫巴第人原屬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他們統治了意大利地區兩百多年

維羅納

絕大多數意大利人仍是羅馬血統。入侵的倫巴第人或其他外來民族要想改變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也絕非易事,其侵略過程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進化而非革命性的影響模式。倫巴第人統治了意大利大部分地區達200年之久,直到後來被另一支活躍在意大利歷史舞臺上的力量——法蘭克人所征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