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卿族之郤氏和胥氏的恩怨(上)

郤氏源出晉國公室,是晉國的六卿之一。郤氏的先祖姬豹(字叔虎)在晉獻公時擔任大夫,因為他在攻打翟國的戰鬥中表現英勇,率領晉軍將翟人擊敗,所以被獻公封在郤邑,於是叔虎這一支就以郤為氏,從晉國公室獨立出來。

晉國卿族之郤氏和胥氏的恩怨(上)

叔虎死後,他的兒子郤芮承襲了大夫之職,成為公子夷吾的親信,驪姬之亂的時候,跟隨夷吾出逃梁國。晉獻公死後,藉助郤芮的計謀,夷吾順利當上晉國國君,是為晉惠公,郤芮在朝中的地位也更加穩固。

胥氏能夠位列六卿,完全得益於有勇有謀的先祖胥臣。胥臣字季子,曾追隨重耳流亡列國,在秦國的時候力勸重耳迎娶懷贏,為重耳的復位鋪平了道路。晉文公即位之後,拜胥臣為司空,封采邑於臼,並在軍隊中擔任下軍佐。在確立晉國霸權的城濮之戰中,胥臣將戰馬蒙上虎皮,率領下軍奮勇衝殺,擊潰了楚國的右軍,為晉軍的勝利立下頭功。

晉國卿族之郤氏和胥氏的恩怨(上)

晉文公當上國君之後,作為惠公的舊臣,郤芮非常害怕文公對他們進行清算,於是和呂甥密謀放火燒死文公。後來,得知內情的履鞮揭發了他們的陰謀,文公就藉助秦穆公之手將二人殺死,從此基本肅清了晉國內部的叛逆勢力。

有一次,胥臣路過冀地的郊野,看見郤芮的兒子郤缺正在田地勞作,他的妻子把飯送了過來,兩個人彼此尊重,相敬如賓(這便是成語相敬如賓的出處)。此情此景讓胥臣深受觸動,他回去就告訴晉文公,郤缺是個君子,不能因為他是罪臣的兒子就將他放逐。在胥臣的大力舉薦下,郤缺被晉文公任命為下軍大夫。

晉國卿族之郤氏和胥氏的恩怨(上)

後來,郤缺在戰鬥中生擒了白狄的首領,被襄公任命為卿,襄公還特別嘉獎了舉薦郤缺的胥臣。郤氏由此位列六卿,開始了飛黃騰達的家族歷程。

從這裡可以看出,胥氏對郤氏是有知遇之恩的,沒有胥臣的舉薦,郤缺很可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無人知曉。按照常理雙方應該惺惺相惜,結成牢固的戰略聯盟,可歷史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而難以預測,胥氏和郤氏後來的命運沉浮也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