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字源識字-力和耒耜(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力(耒耜切lì)是個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耒耜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力的筆畫釋義為:橫折彎鉤“”表示向內彎曲的臂膀,或者拉車拉犁時弓起的身體;“丿”指示向下向內用力,這裡指向自身方向用力。許慎的《說文解字》當時漢字還沒有筆畫定型,還是用古文字解釋,必然有他的侷限性。漢字楷化是質變過程,有的字的意義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力借“耒(lei)耜(si)的切音(lei+si)”表示用耒耜耕作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力”是漢字部首字,組成的有辦、勸、功、夯、務、加、幼、動、劣、劫、勞、助等。

123.字源識字-力和耒耜(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力的本義為力氣,如四肢無力、力人(力氣很大的人)、力盡神危(力氣精神都疲憊到極點)、力軟筋麻(力盡筋疲,筋疲力盡)、力盡(力氣用盡)、力竭(力氣用盡)。引申為1.力量,如力薄(力量薄弱);2.能力,如理解力、腦力(人的記憶、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怯(力小膽怯);3.威力,權勢,如權力、暴力、力役(以武力征伐);4.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體獲得加速度或者發生形變的作用都稱為力,如摩擦力、引力、合力;5.勞役,僕役,如:力役(勞役)、力征(力役之徵); 6.勤,致力,努力;從事於,如力田(致力耕種)、力耕(努力耕作);7.役使,如力役(強制老百姓從事的一種無償勞動,是徭役的一種;服役;幹體力活)、力伐(力攻頑敵,力攻智取)、極力指摘、駁斥;8.盡力,竭力,如力正(盡力匡正)、力田(致力農耕)、力力碌碌(勤敏的樣子);9.姓。

耒(累lěi)是由土和木結合而成的字。寓意為木插入土中,表示用木犁來翻耕土地。借“累”聲來說明翻土累疊,用力很大,也是很累的一項農活。耒是古代的一種翻土農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漢字部首之一,從“耒”的字,與原始農具或耕作有關。

123.字源識字-力和耒耜(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123.字源識字-力和耒耜(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耜(似sì)是漢族古代耜曲柄起土的農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銅耜出現於商代晚期,實際出土的都是耜頭。形制為扁狀尖頭,後部有銎,用以裝在厚實的長條木板上。木板肩部連接彎曲而前傾的長柄。柄與耜頭連接處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橫木。使用時,手執橫木,腳踩耜頭短木,使耜頭入土起土。

123.字源識字-力和耒耜(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123.字源識字-力和耒耜(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123.字源識字-力和耒耜(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123.字源識字-力和耒耜(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