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立體主義的藝術


費爾南德·萊熱(Fernand Leger,1881-1955年)法國畫家,被稱為立體派中的機械派,他以各種半圓形、立方體、圓錐體等幾何形作為畫面的構成要素,讓人聯想到現代工業產品的光潔和整齊劃一。在畫家萊熱看來,既然現代生活中無一物體不與機器產生關聯,那麼藝術就應當反映這一現實,把這種機械的美從生活中提取出來。他用這些機械產品似的幾何形體作為藝術形象的符號,構成了一種新的藝術語言。萊熱從來不分解物體,他的作品帶有一種率真味和機械感。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靜物:機械構件》


他學過印象派和野獸派畫法,1907年看了塞尚作品回顧展後,受到立體主義極大啟發,畫風發生了徹底變化。他“發現了塞尚的重要意義,他比這個時期任何其他畫家都似乎更為拘泥於把塞尚的以圓柱體、球體和圓錐體反映自然的著名論點牢記在心。”受塞尚影響,他大大地簡化客觀物象的形體,都表現為桶狀或管狀物的組合,像拼裝而成的機械。即使畫人物,他也是畫得象機器一樣僵直、堅硬。評論家稱他是“現代的原始人”或“現代的古典人”。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舞蹈》


  萊熱在—戰期間應徵入伍當兵的經歷,影響到他後來的藝術風格,轉向了對現實生活的描繪。他曾回憶說:“我突然被拋入一個令人目眩的、新奇的現實之中。……我在機械兵團的新同伴是礦工、挖路工,鐵工廠和木工廠的工人,我在他們中間發現了法蘭西人民。同時,我被—個在陽光下豎著的、沒有掩蔽的、75毫米口徑的大炮弄得眼花撩亂:那個照耀在銀白色金屬上的光的魔力。這足夠使我忘卻1912—13年的抽象藝術。”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兩隻鸚鵡的組合》


早期作品追求工整的形式美和單純的色彩美。作品《玩牌者》、《三個女人》等,受幾何抽象主義和純粹主義影響,畫面出現較多的曲線。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玩牌者》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穿藍色衣服的婦女》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森林中的裸體》1910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屋頂上的煙囪》1911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吸菸者》1911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樓梯》1913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坐著的女人》1914年


戰後畫風轉向寫實,內容多描繪工人、農民和普通勞動者,表現那些聯繫著現代文明的機械的面貌,機器、工廠、城鎮還有鄉間的景象。畫幅較大,色彩清晰。代表作為《建築工人》、《大行列》等。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建築工人》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圖表部分》1917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圓盤》1918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圓盤》1918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圓盤》1918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圓盤》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拿著菸斗的人》1918年


《都市/城市》展現了畫家對現代都市的深刻認識和感受。用鮮豔的對比強烈的顏色,各種形狀的圖案代表的工廠、煙囪、高樓林立,讓人聯想到城市的喧譁、速度、緊張忙碌的生活,想著我們活動於其中的建築物和都市環境。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都市》1919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化妝女人》1920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機械師》1920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三個同志》1920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萊熱的巨幅油畫《三個女子/三個女人》,充分反映了他的藝術追求。這幅畫以紀念碑式的尺寸表現了三個現代女工的形象。她們看上去神情漠然,毫無個性,正一動不動地凝視著觀者。畫家將她們表現得彷彿是用鐵管、螺釘和鉚釘拼合而成,在嚴整、挺直的矩形背景襯托下,顯得僵硬、呆板,缺少人性,有如機器人一般靜止的畫面效果。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三個女子》1921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早餐》1921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早餐》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帶貓的女人》1921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鐵道口》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啤酒杯》 1921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梨靜物》1923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印刷工人》


《閱讀》雖然兩本書很厚,但是畫中人物並沒有在看書閱讀。兩個人沒有表情,雙眼空洞無神,像是工業流水線生產出來的雕塑,人是機械化的產品,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人性還有嗎?這是我們從萊熱的畫裡面感受到的嚴峻的問題。工業是把雙刃劍,方便了人類,也控制了人類。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閱讀》1924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欄杆柱》1925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藍色吉他和花瓶》1926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靜物組成樹葉》1927年


《帶鑰匙的蒙娜麗莎》:“有一天,我在畫布上畫了一串鑰匙,我的一串鑰匙。我不知道在他們旁邊放什麼。我需要的東西絕對是一堆鑰匙的對立面。所以,當我完成工作時,我出去了。我只走了幾碼,我在商店櫥窗裡看到了什麼?一張蒙娜麗莎的明信片!我立刻知道這就是我所需要的,什麼能比鑰匙更大的反差呢?……然後我還添加了一罐沙丁魚。這是一個強烈的對比。”《費爾南德萊格爾》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帶鑰匙的蒙娜麗莎》1930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三個音樂家》1930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軍人與管子》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戴藍帽子的男人》1937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亞當和夏娃》1939年


萊熱40年代初旅居美國,1945年回國,政治上信仰共產主義。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紐約再見》1946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柱塞Ⅱ》1942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雜技演員和他的搭檔》1948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休閒-向路易˙大衛致意》1949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生產者》1950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紅色背景的盛大遊行》1953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郊遊》1954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郊遊》1954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露營者》


畫家還有一些超現實主義的雕塑作品: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洛克菲勒的分支》1952年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繪畫幾何機械派畫家 費爾南德·萊熱【123】

《臉上的兩隻手》1954年


立體主義的畫家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西方藝術史:20世紀最重要的先鋒運動 立體主義藝術概論【120】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藝術家 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畢加索【121】

西方藝術史:現代繪畫大師 立體主義藝術家 喬治·勃拉克【122】


藝術寶庫帶您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供藝術家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