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成爲未來城市出行的主角?關鍵在缺失的這最後一環!

眾所周知,如今道路擁擠、堵車、停車難已然成為大眾出行痛點,而電動車恰好擁有3-15Km內點對點的交通模式,靈活的使用方式這些特點,成為城市出行來說幾乎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不過電動自行車的病,就像它的便利一樣突出,並且是疑難雜症。

為此,國內相繼出臺了各項規定來約束電動車的各個方面,比如對電動車製造廠商,國家出臺了電動車新國標;對電動車經銷商們,北京通過了《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對電動車駕駛人員,鎮江宣佈了《關於在全市範圍內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的通告》等。

電動車成為未來城市出行的主角?關鍵在缺失的這最後一環!


電動車管理的最後一環

不過,在我看來電動車管理方面缺失了最重要一環,就是沒有理順電摩與輕便電摩。

就拿剛剛通過,將要實施《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的北京來說吧。北京市400萬輛電動車中,超標車佔到了75%左右。而在超標車中,絕大多數都屬於輕便電摩甚至電摩的範疇。

電動車成為未來城市出行的主角?關鍵在缺失的這最後一環!


而北京的新條例中,並沒有對其作出根本性的規定。這縱然有客觀上的原因,畢竟電摩和輕便電摩都已經屬於機動車範疇,非機動車管理條例自然監管不到。

但是電摩和輕便電摩已經成為了目前電動車的主流車型,實用性也勝過目前的國標電動自行車。比如說比德文的電摩系列,就是最近電動車市場上的寵兒。

電動車成為未來城市出行的主角?關鍵在缺失的這最後一環!


同時由於輕便電動摩托車國標遲遲沒有出臺,很多城市的禁摩令導致合法合規的電動摩托車在城市中寸步難行。電動車缺失了重要的一環,這也就讓電動自行車管理的意義大打折扣。

電動車將成為未來城市出行的主角

由於城市道路資源是有限的,所以佔用道路資源更小,但卻充分滿足點對點交通靈活性的電動車,一定是未來城市出行的主角。

那在電動車管理問題上就有必要理順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的路權與規則的問題。

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讓城市的交通更加通暢,民眾出行更加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