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帽子王淪落爲黃包車夫,溥儀大怒:別丟臉了,趕緊給我回來!

相信大家都知道,清朝幾百年來封敕了許許多多的王爺,可是鐵帽子王也就只有8位。在這裡就不得不提,鐵帽子王其實並不是一種官職,而且也沒有重要的實權,而是相當於一種世襲制度,只有功勞非常大的人才會被封為鐵帽子王,為的就是讓子孫後輩永享榮華富貴。下面要說到的一位王爺就是滿清的最後一位王爺,同時也是世襲的鐵帽子王。他在滿清滅亡之後,居然做起了一個黃包車伕,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呢?而且還惹得滿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龍顏”大怒?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述一下。

鐵帽子王淪落為黃包車伕,溥儀大怒:別丟臉了,趕緊給我回來!

這位王爺就是滿清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克勤郡王,晏森。這位王爺在14歲的時候當上了克勤郡王,可謂是享盡了人間富貴,衣食無憂。當時的大清朝還沒有滅亡,那時候的王公貴臣和太監都在極力的斂財,為以後的生活安排退路。可是晏森卻和他們不同,整日鶯歌燕舞,得過且過。完全不為以後的事情做任何考慮,這自然也就導致了之後的事情,在北京城拉起了黃包車。

鐵帽子王淪落為黃包車伕,溥儀大怒:別丟臉了,趕緊給我回來!

果不其然,兩年後滿清滅亡除了溥儀這一家人和一群太監,所有的王公貴臣一下子就跌落凡塵,成為了普通人。當然,他們的固有資產自然是無人敢動的,也因此很多的王公貴臣靠變賣家產度日,畢竟是養尊處優慣了,自然是不願意去為別人打工,因為他們除了貪圖享樂什麼也不會幹。當時的晏森自然也是如此,他先是將自己家的宅子賣了,買家就是當時的民國總理熊希齡。沒過多久,由於揮霍無度晏森花光了所有積蓄,於是打起了祖墳的主意。很快,他家祖祖輩輩的祖墳賣了出去,而且祖墳上面那些砍伐的木材也賣給了木材廠,要不要這麼“狠”啊。

鐵帽子王淪落為黃包車伕,溥儀大怒:別丟臉了,趕緊給我回來!

終於,不思進取的王爺終於身無分文,很多人都離開了他。從這時開始他才真正意識到,原來已經不是從曾經的克勤郡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晏森了,而是一位落魄的流浪者晏森。他去了車行,租了一輛黃包車,拉起了當時所謂的“洋車”。由於他的身份,當時的四九城沒人不知道有位拉黃包車的王爺,也因為這樣很多人來看他,引起群嘲,戲稱之為“車王”。

鐵帽子王淪落為黃包車伕,溥儀大怒:別丟臉了,趕緊給我回來!

鐵帽子王淪落為黃包車伕,溥儀大怒:別丟臉了,趕緊給我回來!

再後來,遠在東北的溥儀聽說了這件事,非常生氣。龍顏大怒之下,認為此舉非常有損皇室顏面,丟人。於是,馬上派人去把這位曾經的王爺帶到了偽滿洲國。然後溥儀給了他一隻箱子,從此這位王爺再也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了。其實總的來說,儘管滿清滅亡之後,很多的王公貴臣日子雖然過得沒有以前那麼風光,但是依然還是過著所謂的貴族生活,但像晏森這麼慘的還真麼有那麼多,不過至少他也能夠放下顏面做起了底層,那就說明他至少是一個踏實肯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