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貞潔觀根深蒂固,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一方法讓其精疲力竭

古代貞潔觀根深蒂固,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一方法讓其精疲力竭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作為古代的弱勢群體,女性在喪夫之後總會遭到各種各樣的欺負,而流言蜚語也相對較多。為什麼會有這句話呢?首先古代女子貞潔十分重要,而相對的喪夫之後她們漫漫長夜很難度過,一旦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就會遭受流言蜚語;其次寡婦為了生存大多會選擇再嫁,而這樣就會需要重新戀愛,當然不可能會有媒婆的牽引,於是只好自己找男性,這也不符合當時道德;最後古代男多女少,而富人家庭一夫多妻,導致窮人更加難以找到妻子,寡婦便成了一些單身漢們的追求對象,這一來二去門前的是非就變多了。

古代貞潔觀根深蒂固,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一方法讓其精疲力竭


所以對於古代的寡婦而言,她們的日子的卻不好受,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行宋明理學前寡婦的再嫁率很高,而在明清之後女性受到更強烈的道德束縛,但再嫁率仍舊很高,對於這一點大家是不是有什麼疑惑呢?但這個允許我賣個關子,我們下期再說,我們今天要聊的是古代寡婦一個人,是如何度過漫漫長夜的呢?

古代貞潔觀根深蒂固,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一方法讓其精疲力竭


都知道古代結婚比較早,許多女子在16歲左右就家人了,如果她們的丈夫早逝,那意味著她們如果不想忍受別人的指點,就要守一輩子的活寡,這樣的生活她們能忍受的住嗎?清朝就有記載,有一位名叫周瑩的女子,在十七歲是嫁入夫家,但是丈夫十八歲就去世了,她便守了一輩子的活寡,還將家中的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條。慈禧聽後大為感動,召見了這位79歲的老人,並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一個人生活六十多年,給現代人估計都難以接受,在有電腦和網絡的時代,你能保證你忍受的住嗎?

古代貞潔觀根深蒂固,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一方法讓其精疲力竭


像這樣的故事很少,其實女子要想再嫁也很容易,換一個村子就可以了,有些村子為了防止女子再嫁會出現浸豬籠的做法,害怕的寡婦一般會選擇逃離,留下來的寡婦她們有一特殊的方法度過長夜:數銅錢。人都是有慾望的,她們為了防止自己晚上胡思亂想,會每天晚上將幾百銅錢扔到地上,然後一個個撿起來數,這樣週而復始直到自己有睡意,這一晚就過去了。

古代貞潔觀根深蒂固,寡婦如何度過漫漫長夜?一方法讓其精疲力竭


寡婦也是人,她們只是弱勢群體中更加弱勢的一環罷了,本應關照她們社會,卻用無情的觀念將她們壓倒喘不過氣,甚至讓她們放棄一生作為人應當享有的權利,這未免太過殘忍,人這一輩子只有寥寥數十載,如果將其大半放在迎合社會和別人上,那真的稱得上是“蹉跎”的一生,可笑可悲又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