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強降准釋放7500億,一文看懂對股市、匯率、債市、樓市影響

中國基金報 泰勒

沒想到,這個十一假期,朋友圈刷屏的冠軍是央媽!

央行今日意外宣佈,10月15日起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詳情可點擊《超重磅!央行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7500億資金!這個國慶全球市場大跌,A股明天能否開門紅?》

央行最強降準釋放7500億,一文看懂對股市、匯率、債市、樓市影響


國慶期間,全球市場亂糟糟,A股簡直亞歷山大,看看隔壁的港股,10月2日起突然連續下挫,短短四天時間恆生指數下跌超過1200點,港股的聯想集團、中興通訊H股再度上演跳水慘劇。

央行最強降準釋放7500億,一文看懂對股市、匯率、債市、樓市影響


而跟A股關係緊密的富時A50期指,受外圍市場影響,境外上市交易的富時A50指數期貨,整個國慶期間下跌4.11%。

業內人士表示,此時降準一個點對沖這9天的壞消息,將直接利好節後開盤的股市,避免A股跟隨海外股市震盪補跌調整。

華泰宏觀認為,央行選擇在國慶假期最後一天發佈公告,能夠較好的應對因為長假期間外圍市場資產價格的波動所帶來的預期衝擊,體現了央行更加重視市場的預期管理。

央行突發降準,將對股市、債市、匯市、樓市產生多大的影響?基金君整理了各大機構的解讀,給大家投資做參考。

股市影響


近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11月底開始,央行開始進入連續降準週期,其中次日上證指數出現上漲的次數並不多,上漲概率不到一半,可見降準對股市的短期直接刺激作用總體並不明顯。

央行最強降準釋放7500億,一文看懂對股市、匯率、債市、樓市影響


長江證券策略團隊統計了從2014年以來,定向降準和全面降準之後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以及90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和創業板指數的表現:整體來看,定向降準後市場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規律;而全面降準後,市場在短期(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大概率上漲,但長期來看並無明顯的規律。

人民幣匯率影響


國慶期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演過山車般行情,多次突破6.90重要關口,目前在岸和離岸價差高達300點。

央行最強降準釋放7500億,一文看懂對股市、匯率、債市、樓市影響


此前,市場對降準亦有擔憂,即是否會加劇貨幣流出,從而帶來匯率貶值壓力?

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稱,本次降準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優化了流動性結構,銀根並沒有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率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適度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本次降準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更加鞏固。

他認為,作為大型發展中經濟體,中國出口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中國經濟以內需為主,製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較為完善,進口依存度適中,人民幣匯率有充足的條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郭磊認為:

“不可能三角”(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流動、匯率)是一個邏輯上自然而然的推論,對匯率擔憂央行有直接回應,即一則降準有利於經濟基本面,經濟基本面支撐匯率;二則是央行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保證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華泰宏觀認為,首先,我們廣義貨幣M2增速歷史性的低於實際GDP和CPI之和,從歷史流動性比較角度,目前央行貨幣政策仍然算不上寬鬆,是匯率基本穩定的基石。其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經過前期的貶值下跌之後,央行逐漸收緊了跨境資本流動管理,而且未來繼續收緊的概率較高。因此,我們判斷央行未來有望進入連續降準通道,匯率貶值不會成為核心制約因素。

西南宏觀團隊認為,人民幣匯率存在一定貶值壓力,但有序可控。

中美利差收窄以及美元升值加大匯率貶值壓力,這在國慶節期間的離岸市場有所體現。而央行在此降準意味著中美利差將繼續收窄,匯率貶值壓力可能有所增加。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匯率貶值將失控,由於外匯市場的發展和管控加強,我們看到4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貶值的同時,資本並未出現明顯流出,無論是外貿企業結售匯意願還是商業銀行對外淨資產,均基本維持穩定。因而,央行在控制匯率貶值速度上具有較強可控力,匯率貶值將是有序可控的。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表示,此次降準市場應早已預期。選擇這個時間節點操作,對流動性、預期、情緒影響皆偏中性。看來九月經濟數據進一步明顯放緩,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存。

債市影響


海通證券姜超認為,降準資金充裕,債市長期仍好

9月27日凌晨,美聯儲如期加息25BP,但我國央行未跟隨加息,符合市場預期。國慶期間,央行宣佈10月15日再度降準1%,在替換掉到期的4500億MLF之後,釋放的基礎貨幣大約7500億,這意味著短期流動性將保持在極其充裕的狀態。


長江宏觀趙偉認為,在信用持續收縮背景下,降準充分體現了政策的逆週期調節。並且在流動性環境持續合理充裕背景下,再次降準對債市短期提振或有限:

國慶假期美債收益率創新高,此次降準或有利緩解國內債市情緒;在流動性環境持續合理充裕背景下,再次降準對債市短期提振或有限,類似4月中旬的情形或較難出現。與此同時,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和原油價格的階段性走高下,通脹預期可能進一步抬升,或對債市形成一定壓制。中長期來看,債市或仍將回歸基本面。 再次強調:國內宏觀主要矛盾,或由“防風險”、“去槓桿”轉向“調結構”與“穩增長”之間的再平衡。轉型框架下,政策維穩與傳統“穩增長”明顯不同,不會通過“走老路”的手段全面刺激經濟,而是加強財政金融政策協同、精準施策,圍繞“補短板”、“增後勁”等領域,實現結構性發力。


西南宏觀團隊認為,債市大概率延續震盪態勢

央行降準體現貨幣政策獨立性,經濟下行壓力下寬鬆貨幣政策將持續。在外部利率攀升和美元升值環境下央行繼續降準,顯示央行堅持貨幣政策獨立性,以國內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為主要目標。然而由於寬鬆政策向實體經濟傳導渠道尚未完全打通,短期內經濟下行狀況不會改變,因而央行寬鬆的貨幣環境延續,流動性繼續保持充裕狀態。短端利率繼續保持低位,這意味著長端利率上升空間有限,債市大概率延續震盪態勢,無需對外部利率上升過於恐慌。


如何影響樓市


馬光遠:降準可以穩預期,穩房價。

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降準是對的,降準可以穩預期,穩經濟,特別是穩房價。當然,降準也意味著去槓桿政策其實已經退出,貨幣政策迴歸現實,企業的流動性枯竭問題得到緩解。


平安宏觀張明:房地產市場已經得到基本控制


本次央行能夠降準的另一個背景,是房地產市場已經得到基本控制。目前受棚戶區改造規模下降影響,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回落。受房地產調控趨嚴以及銀行信貸控制影響,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加快回落,而一線城市房地產保持價格陰跌、成交量收縮的冰封狀態。此外,關於房產稅的討論也在影響市場相關主體的預期。只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松,央行降準預計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非常有限。房地產企業仍應做好過冬的準備。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郭磊認為:

對房價的影響往往是貨幣政策的另一掣肘。降準出來意味著政策對這一塊並不擔心。這一點可能和目前房地產量價偏弱、信貸資金流向調控持續,以及長效機制的預期逐步上來有關。


對經濟的影響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評論稱,本次央行降準反映的另一個問題,是央行並不認為短期內通脹會成為重大威脅:

本次降準的宏觀背景,是實體經濟增速的進一步放緩。不出意外的話,2018年第3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將回落至6.6%,而第四季度可能進一步回落至6.4%左右。中美貿易摩擦的加深將會進一步削弱進出口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一旦出口增速由於貿易摩擦的影響有所回落,這將會影響製造業投資增速。房地產調控的趨嚴將會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逐漸回落。而目前中央政府鼓勵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以及鼓勵商業銀行購買專項債的做法,也僅僅只能導致基建投資增速溫和反彈。本次降準的金融背景,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度依然較大。儘管之前央行兩次定向降準的目的之一均是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然而在金融監管環境趨嚴、銀行資產大量回表的過程中,商業銀行通常傾向於削減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過去幾個月發生了社會融資總額增速遠低於人民幣貸款增速、M1增速持續低於M2增速的現象,背後其實均反映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可能不降反增。要切實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難度,一方面需要央行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供給,另一方面需要監管部門在監管政策方面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此外還需要保持股權市場的活躍。如果缺乏後兩者的配合,僅靠央行降準是難以實現這一目標的。本次央行降準反映的另一個問題,是央行並不認為短期內通脹會成為重大威脅。前一段時間,包括油價上漲、壽光水災、非洲豬疫、中美貿易摩擦、一線城市房租上漲等事件,都提振了市場關於經濟滯脹的預期。但正如我們之前在報告中所指出的,上述這些通脹事件均屬於供給側衝擊,如果沒有需求側配合,短期內對通脹的影響不會太大。CPI同比增速的中樞水平未來一年內有望從2.0%提升至2.5%左右,但繼續上升的空間不大。通脹雖有遠慮(受糧食價格反彈驅動),但沒有近憂。


中金固收陳健恆團隊認為,從趨勢上而言,央行仍可能繼續降準:

一方面是投放長期流動性,另一方面是置換成本較高的MLF。考慮到11和12月份財政存款的投放量比較大,資金面一般都相對寬鬆,接下來的兩個月使用降準的概率未必很大,但明年可能仍將繼續降準。此外經濟下行,貨幣政策的操作信號也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


雖然央行再度降準提振經濟,但陳健恆團隊還提到寬貨幣到寬信用傳導仍待疏通:

從三季度的情況來看,民營企業的融資困境改善不大,三季度信用債違約事件依然頻發。而從社融和經濟數據的角度來看,情況也並不理想。因此更重要的是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比簡單的貨幣政策放鬆更為關鍵。包括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適度放鬆金融監管、財政政策發力等。尤其是財政政策需要提升力度,通過減稅或者增加支出方式來改善實體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才有可能看到新一輪的信用擴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