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合作的未来前景怎么样?


商家企业的事,很容易受政治环境影响。中国与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合作前景,肯定受当前这轮中美贸易战环境所影响。

当前美国特朗普总统,他及他的集体成员,都集中精力进行“美国人优先”的目标进行制定策略,全力打击世界第二经济体,扼杀中国2025制造目标。就连“中国的老朋友”基辛格,都向特朗普总统建言“联俄制中”。而一旦特朗普总统计划得逞,中国2025制造目标将中途妖折,中国似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一样,失去发展机会。

中国与乌克兰航空发动机的商业合作,很易受到当前的贸易战影响。从相关媒体报道可知,美国政府对乌克兰航空公司相当不满,甚至以减少援助乌克兰政府相威胁。现在,乌克兰政府全面倒向西方美欧情况下,还在观察阶段。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正受到来自美国的全面挤压。美国政府,正对我国经贸发展密切的国家,进行分化和打击,企图扼杀我国2025制造发展计划,阻止我国崛起。当前的中美贸易战,对中、美两国人民,目前都没有实际损害表现,特朗普总统民调还是极高。然而,网络媒体的一些隐藏分子开始浮影,发展些迎合美国政府的言论,并有一定支持量,这点不容勿视。

总体上看,中国与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公司合作,前景暂未明朗。现在,我们的目标,应加大研发投入,尽量减少或不参加那种什么奥运会等浪费开支,发展自己的工业。


愤怒野虎


众所周知,苏联在解体之后我国就开始从前苏联的加盟国哪里吸收养分,例如乌克兰与俄罗斯,说我国现代的航空工业基本师承前苏联都不为过,毕竟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从俄罗斯采购来的SU27战斗机,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根本无法养活那么多的战斗机与各种军事物资,只好廉价出售给我国等需要这些武器的国家。

毕竟连饭都吃不饱武器再怎么先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俄罗斯变卖家产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于是我国等需要这些武器的国家本着趁火打劫的心理从俄罗斯廉价采购。我国目前在航空工业主要是与乌克兰的共同研发,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其实在许多方面还是比美国的差一些,重点在于我国的发动机扇叶其实是略差于美国的,只有这点追上美国才有可能造出与美国同样好用的引擎。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完全靠气动外形才能在机动方面与美国的战斗机差不多持平,甚至略微处于劣势,所以目前来讲我国与乌克兰合作是有利可图的这个也只是目前来讲,总有一天我国的航空工业会超过乌克兰,因为我国的经济方面的确比乌克兰要好许多,至少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怠慢科研,等到真正超过乌克兰的那一天,我国与乌克兰的合作也将没有任何意义,到那时候我国就不需要乌克兰了,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楠竹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航空发动机产业空白一片,我们与苏联在技术上的合作,自50年代起便从未间断:起初苏联调配图纸、产品、专家,亲身几乎是手把手的指导;后期虽同苏联的关系僵化,但技术上的联系并未中断,我国仍在大量应用苏式技术;苏联解体后局势动荡、经济凋敝,俄罗斯、乌克兰急需市场与用户,需要同中国的紧密合作,而我国抓住机会,促成了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乌克兰国虽小,但航空发展系统比较完善,具有自身的特色,苏联时代的分工,乌克兰侧重研制中短距的运输机,还在航空发动机尤其是涡轮发动机方面具有优势。例如,运-7的零部件很多是乌克兰研制的,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乌克兰研制的重型直升机米-26用发动机,在我国抗震救灾中立下功劳。此外,我国与俄罗斯在“预先研究”领域的合作也取得良好效果,在联合设计校评等方面的合作深度,其他西方国家是无法比拟的。苏联时代的多数老一辈航空发动机专家,多数在50年代到访过中国,对中国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当苏联解体之时,俄罗斯乌克兰普遍陷入困顿时期,航空工业发展受限,来中国可获优越的研发环境和用武之地,获得成就人生的机会,同时,中俄在航空领域的合作是互惠共赢的,丰厚的经济收益,也使得俄罗斯截乌克兰对与中国合作态度积极。

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并不一定要规划一个千亿之类的大项目,但它的基础跟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多是从具体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发动机型号。这方面就需要我们吸收借鉴。中国一定要从本土的实际需求出发来规划发展,此前曾出现过一个指标:到2040年航发要搞200个型号!!!研发者不足10万人,研制200个型号?!某国3万航发人只研3个型号。值得深思。

实际上,就国际合作而言,俄罗斯或乌克兰以及西方都是必要的,但是发动机真正的核心技术,永远不能依靠别人给予,十年磨一剑,潜心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合作的关键。就国际合作而言,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运用外部力量,同时,必须立足自己的规划,踏踏实实走我们自己的研发之路。


潮白河小鱼


单纯合资个发动机生产线某些型号发动机也能上去,但后继发展和进步会很缓慢。乌克兰喷气发动机技术是前苏联二战后从德国连人带设备抢来的包括火箭发动机,开抢的还有英国美国等,喷气战斗机,火箭、导弹就这样遍地开花了。只不过苏联成体系的抢,拿东德技术就跟拿自家的一样。蔡司相机连锣丝都没剩一根儿,就是后来的基辅相机,从此苏联光学进了一大步,曲轴镦锻,从此苏联坦克拖拉机等曲轴是整根的不是一段段装配式的,硬质合金、水压机、薄板联轧、高分子化工⋯。为什么冷战期间两霸技术如此趋近互相上下时间同步,看来战争确有好处。假设德国没有发动二战,有没有二霸工业基础还真不好说。话说回来,乌克兰发动机技术要从体系上引进,包括教育。从根基上学起看似很慢,但随时间推移后劲儿十足,引进工作要克服轻浮,也不要看不起没落的乌克兰。好在我们和乌克兰技术理论和工业标准是一脉的,行话能说到一起,发动机事业大有希望,赶上罗罗是体系建设问题也就是时间问题。


手机用户6106568202


死路一条!也就是说,乌克兰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不会拿出来与中国共享的!


手机用户6333780643


中国的"航发”问题必须痛下决心 ! 必须尽快走独立自主的研发之路 ! 再也不能老是离不开洋拐杖 ! 这几十年基本上就是在照貓画虎,连同整个人才团队都是离不开这个洋拐杖,这怎么能成功呢?几十年都在急功近利/短期行为 ! 整个航发系统都患有严重近视病 ! 长话短说 : 强烈呼吁中国"航发系统"彻底进行整改 : 分两步走,一 : 暂保留维持现有飞行机种的急需所需用各型号航空发动机的常规生产与维修 ; 二 : 建立新的中国"航发"自主研发人才团队 ; 这个团队一定要足够强大/强势/强化 !


黄斌喇叭哒啼哒\n


前景,吃干抹净走人。

乌克兰航空发动机的积累不可不深厚,但是接近30年没钱搞新家伙了,D27本来可以爽一下,结果没钱做试验挂了,到了现在也不太行了,30年间发动机技术不断进步,那时候再牛的东西也意义有限,何况他们一直比美国落后一代到半代,到现在为止落后最少3代了,乌克兰的技术严重老化,不过为我国刚刚起步的航空发动机提高一个参考罢了,过去几十年基本美元咋花钱整。

就像这个东西,吃完快走人


大水


乌国发动机对西方来说算落后的,对我国来说算先进的,西方不必要买乌国的发动机,第三世界国家要买也要买西方货,只有中国暂时对乌国发动机有需求。

乌国发动机除中国外基本没市场,迟早还是要与中国合作的。


13850783398


乌国发动机对西方来说算落后的,对我国来说算先进的,西方不必要买乌国的发动机,第三世界国家要买也要买西方货,只有中国暂时对乌国发动机有需求。

乌国发动机除中国外基本没市场,迟早还是要与中国合作的。


好了178458075


有了资金支持,现在需要的的是时间,美国那么多的技术储备,开发一款新发动机也要15-20年,设计,实验验证,改进,试机,都需要太多的时间,美国的发动机光实验设备都是几百台套,现在我们的军迷们太急了,发动机是急不来的,必须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的做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