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看病的事

说病

昨天晚上睡到深夜,感觉鼻子里凉飕飕的,有液体滚动。用手摸了下,心里一紧,不是鼻涕,是鼻血。

流鼻血已不止一回,往医院去过已不止一次,每次的诊断结果都是一致:鼻中隔偏曲异位。要想彻底治愈就得手术,可我不想这样。手术是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保命手段,而结果无人可以保证。手术刀切的是自己的肉,而不是豆腐,没有人可以置若罔闻,高高挂起。所以,每次走时医生都要给我开两瓶薄荷滴鼻液,一共八块钱,并嘱咐多喝水,一天滴八次。结果往往是鼻血一止,立马就停止治疗,束之高阁。

中国人多,病人也多。有名气的医院门前总是人头攒动,你挤我拥。有名气的医生前总是病者如云,一号难求。一病号在门前插队,众病号群情激愤。你推我搡,互不相让。一会儿拳脚相向,乱作一团。这不,本来要看内科,这下全是急诊,挂的全是外科。这个直接,省去了排队就诊,一步到位。

流鼻血是五官科常见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试想人这一生要得多少病?多少人这一生能不得病?多少人的病能看好?多少人的病又看不好?中国在某个特别的时期被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这让国人万分羞恼,恨的咬牙跳脚。恨人可恶,恨己不争。

孙文,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他要革清王朝的命。他明白,中国人只有自己真正的站起来才能一扫病态,屹立东方。为此,他用一生的时光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完成着自己的使命—救民于水火之中。

在日本仙台,一所医学院的学堂里,一群日本学生和一名中国学生混杂在一起。他们在观看战争录像,录像上的日本士官正在屠戮中国战俘,旁边站了一圈中国人在观看,他们表情麻木,像看一场马戏一样麻木,麻木到让人心痛。

身体有病可以找医生,那思想病了呢?鲁迅,这个近代以来中国文坛上最杰出的骁将,真正的不再沉默了。他退了学,默默地走出校园,告别了他的医学。从此,他以笔为刀,一面警醒国人,一面痛斥异徒。他是名优秀的革命斗士,横眉冷对千夫所指,南征北战,让帝国主义和侵略者闻风丧胆。

肉体上的病好治,思想上的病难愈,试问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人敢保证自己没有病。有人看见别人家房子盖的比自己的高,他就心里不舒服,恨得牙痒痒。过几天,就把自己的屋脊扒了,重新加高,直到超过对方。这下他高兴了,拍着手,酣然入睡。谁不料过几天,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他的“高大上”屋脊难逃厄运,毁于一旦。这是心理病,难治!

单位某领导脾气不好,稍有不顺就破口大骂。他在骂,那人在笑。他骂的起劲,那人笑的起劲。他看到对方在笑就越想骂,往往把犯错者没教育好倒先把自己气得半死!莫生气,生气也白气,气死没人去!这也是病,容易诱发心脏病高血压脑梗死,万万要不得的!

过分夸耀也是病。有人刚贷款买了“苹果6”,到处夸耀,整天攥在手里怕别人看不见,逢人就说:“苹果手机,见过吗?”结果手机在自己手里还没有攥热,贼就惦记去了。没事没事,只要没割肾就好,贷款咱慢慢还。啥?肾早都被“苹果5”换走了!呸,活该!

有人喜欢看别人的笑话,有人喜欢打问别人的隐私,有人喜欢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将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快乐……都看看,这都啥人吗?这种人最可恶!最可耻!罄竹难书!

看看上面写的,再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点病态?有病咱不怕,戒急戒躁,保持一颗平常心,先将心病身病查验清楚。身病找医生,心病找书籍,每天读一点,保你活百岁。配方:《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罗摩衍那》、《安徒生童话》。用法用量:早晚各读两万字。疗程:一年或更长。

还想啥着呢?看都病成啥了?还不赶紧读书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