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燕山山脈西北端,

一邊是燕山群峰,

一邊是官廳水庫,

這裡是西北地區進入華北平原的戰略要衝,

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因此,

大部分村鎮都以營、屯、堡為名,

明朝在此地集中軍民設立軍事戍衛機構“張山營屯堡”,

“張山營”這一名稱沿用至今。

近代以來,

張山營成為由晉、冀、蒙等省區進入

京津地區的第一門戶重鎮,

於是有了“京西北第一鎮”的稱謂。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由於鎮子位於北京遠郊,

張山營的人說,

北山山前的天特別藍,

比延慶縣城的天還要藍一些。

“北山”,

說的是燕山山脈一線。

站在張山營鎮向北望去,

山峰連綿構成天然屏障,

越過山峰就是古代中國地理分界意義上的關外了;

往南看,

官廳水庫水何澹澹又掩映在

蔡家河流域平原造林的蔥鬱中。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這個鬱鬱蔥蔥的美麗的小鎮,

迎來了中國工商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深入京郊大地 活躍鄉村文化”暑期社會實踐團

團隊成員們在鄉村中都做了什麼呢?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踏入鄉村,瞭解鄉村>>

田宋營村位於張山營鎮的東北方向,藝傳學院實踐團就來到這個鄉村。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團隊到達目的地後,田宋營村第一書記吳龍江和村支書徐宇亮同實踐團帶隊老師徐亮進一步確定了活動的相關細節,他們對實踐團的到來表達了熱烈歡迎。吳書記向實踐團師生介紹了田宋營村的歷史、地理、民情等,分析了村中的優勢和不足,並提出希望能夠與藝傳學院合作,對村中進行文化宣傳、知識普及等方面的活動,共同推進種植結構及產業結構的轉型。期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可以幫助村委會、村民樹立品牌意識,促進藥材的推廣宣傳與銷售,幫助村民儘早脫離低收入,促進美麗鄉村建設,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培育鄉風文明先進村等目標。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隨後,實踐團成員對後續工作進行了準備,張貼和發放相關宣傳材料,旨在讓更多村民參與到“促進經濟發展,繁榮農村文化”的活動中來。期間一些村民看到宣傳材料後向實踐團成員進行了諮詢,並給孩子報名參加到夏令營等活動中。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準備工作完成後,實踐團成員前往村中種植板藍根等藥材的特色基地進行了參觀調查,期間,實踐團成員同村民就藥材種植方面的知識進行了詳細瞭解,取得了豐富的一手資料,為後續形成調查報告奠定基礎。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活動將從夏令營、文化宣傳、民宿及低收入戶調查等方面展開,旨在通過“志願服務”、“社會調研”、“體驗觀察”、“入戶訪談”等實踐形式,組織開展三大專題行動,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增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提升實踐成效、凝練實踐成果。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弘揚傳統文化,夏令營開班!>>

正值暑假,社會實踐團成員開展了夏令營活動。此次夏令營在田宋營村和吳莊村招收了二十餘名學生,集中在村委會授課。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團隊成員們在五天的時間內向同學們悉心講授了《三字經》、《長歌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指導同學們進行手工創作,書法繪畫的學習,旨在提升學生們的文化修養及其自身的素質,文化教育與素質教育雙管齊下,寓教於樂,讓學生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為幫助學生建立團隊合作意識,團隊成員開展了班級建設拓展活動,通過進行趣味遊戲,學生們迅速相互之間熟悉了起來,熱鬧輕鬆的氛圍釋放了學生們活潑的本性,開放性的課堂也讓同學們能更好的全身心投入到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中來。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在傳統文化課上團隊成員和學生們一起領略了《三字經》的魅力,還向小朋友們強調身為子女,要孝敬父母,努力學習,爭取在將來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人,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明白如何提升自身的素養。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繪畫課中,團隊成員手把手的教學生進行漢服的繪畫,將中華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入到了課堂中,提起了同學們的興趣;“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夢,即使彼此不相同”音樂課上,用歌聲傳遞愛與熱情;剪紙課上,孩子們用彩紙和剪刀設計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窗花;“寫方方正正漢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書法課上小朋友們變身為“小書法家”陶冶身心,學習寫字技巧;貼紙畫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的藝術形式,但是孩子們很有靈氣,表現出色。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上初一的吳澤說他最喜歡的課程是摺紙課,“我一直都喜歡做手工,來到夏令營課堂覺得每天都特別開心,老師們也都特別好。”相信有了孩子們的認可和喜愛,團隊成員們一定會充滿動力。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團隊成員將知識理論與動手實踐相結合,增加了孩子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雖然天氣炎熱,但夏令營的同學們都能夠克服高溫,全身心投入到課程中。老師盡職盡責,孩子認真學習,課堂氛圍輕鬆愉快。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視傳161的範琮表示:孩子們都很淳樸,天真可愛,十分懂事,每次上課能自主分發材料,下課能主動收拾垃圾打掃教室。作為短期的夏令營老師,我們會盡全力給孩子們不一樣的暑期體驗,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家風文化傳阡陌>>

文化宣傳組一直堅持為村民們進行廣播推送,進行了宣傳材料的發放,就家風和冬奧兩個主題進行大力宣傳。

團隊成員通過廣播,向村民誦讀了《幹部家風建設》、《好家風,無言的教誨》等廣播,發放提前製作好的家風建設宣傳摺頁,讓家風的重要性在村民之中得到廣泛宣傳,引導村民做“好家風“的創建者、實踐者、推行者。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為幫助村民進一步走近冬奧、認識冬奧,廣播組的成員為村民們講述了冬奧會會徽“冬夢”背後的故事,讓村民對冬奧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除廣播外,實踐團成員還有意向的村民們免費拍照,教授攝影技術技巧,進一步開展服務鄉村活動,為村民辦實事。

培訓組成員為村民提供免費拍肖像照和風景照的服務。實踐團成員攝影功底紮實,拍出的照片讓村民們在看到後紛紛表示非常滿意。照片經過修整、沖洗後將會寄回到村民的手中留作紀念。培訓組成員主動深入村民之中,為村民提供切實的服務,爭取為田宋營村的村民出一份力。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應村委會要求,實踐團成員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長,對村中的村民和景色進行了速寫,將村中的人與物用畫筆記錄了下來,同時,宣傳組成員計劃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資源和渠道為風景優美的田宋營村進行全面的宣傳推廣,讓更多人能親近和了解它,以達到真正促進鄉村發展,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範瑞瑞表示:家風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有好的家風,村裡的氛圍一定會更加和諧。

新聞162班的李健蓉表示:在文化宣傳的過程中,她深入村民家中,進行傳統優良家風宣傳,她發現村中青壯年勞動力較少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村民很熱情地配合,宣講效果比較好。村內的優良家風廣播推送也加大了我們的影響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盡量採用更多的傳播方式來加大傳播面積。

廣告161班的呂慧表示:培訓組的初衷是教授村民使用專業軟件和設備等,培養村民樹立品牌意識,在村民達不到專業需要的情況下,我們及時進行了方案的調整,為村民進行素描畫和為村民拍攝照片,大家完成的非常認真。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入戶調研求真知>>

調研組兵分三路深入低收入戶家中,逐戶進行深入調研。經過幾天的走訪,成員的足跡遍及張山營鎮,先後深入3個低收入村,經過多方面全角度的考察,調研組收集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調研中,實踐團成員發現低收入戶共同存在的勞動力缺失、找工作難、思想落後等問題,深入瞭解村民們的迫切需求,並對鄉村打造精品民宿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見解。調研組成員深入村民家中,實地調研瞭解了村民的需求,為進一步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真正促進鄉村振興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田宋營村調研時,走訪的過程中發現低收入戶存在勞動能力缺失、找工作難、獨自留守、思想落後等狀況。很多低收入戶希望醫保政策能夠更加完善,也希望村委會完善組織領導體系,深入瞭解民眾需求,進一步為居民解決實際問題。

團隊也到民宿發展相對成熟的後黑龍廟村進行了調研,黑龍廟村第一書記谷天碩及民宿運營公司負責人張海濤對大家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並帶領大家參觀了部分運營的民宿,同實踐團就民宿發展進行了細緻探討。張海濤談到,發展民宿最困難的就是前期工作的準備,與村民進行房屋租賃的溝通,要對民宿有個整體系統的規劃。他認為現在的農村存在著大量的創業機會,希望大學生們能踴躍來到農村,順應時代的發展戰略,將知識提現,真正地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團隊最後到胡家營村展開調研,胡家營村第一書記陳彥洲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向實踐團成員介紹了村內現狀。在交談中,調研組成員發現胡家營村同樣存在老齡化和空心化,村民思想固化等問題。陳彥洲書記將其帶領胡家營村脫貧的經驗和做法與調研組成員進行了分享,在其擔任第一書記期間,他積極作為,先後為村裡引來70多萬元的扶貧資金與項目,帶領胡家營村依託地理優勢發展觀光農業、養老服務以及高端民宿三大產業,介紹了其在抓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運用“一體五翼”的做法。隨後,實踐團一行參觀了在陳書記帶領之下新建成的婦女兒童之家和信息服務站。陳彥洲書記的詳細介紹啟發了實踐團成員的思路,為之後的調研報告撰寫提供了幫助。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調研組在調研時,也不忘尋找優良家風故事,計劃整理成敘事文章,後期進行推廣宣傳。實踐團成員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及吃苦耐勞的精神積極工作,實踐團成員的工作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廣告172班的陳明子表示:第一次參加到調研活動中,這幾日的入戶實地調查讓我看到了平時看不到的東西,開闊了眼界,也提升了自己的水平。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聚散終有日,實幹永無疆>>

7月19日,藝術與傳媒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在綿綿細雨中落下帷幕。經過實踐團成員悉心的前期準備和田宋營村委會領導與村民的支持,實踐團成員將各項工作進行收尾,並與田宋營村共同舉辦了“藝夏織夢”暑期夏令營閉營儀式。田宋營村第一書記吳龍江、藝傳學院團委書記徐亮、實踐團全體成員以及參與夏令營活動學生與部分村民代表共計50餘人參加閉營儀式。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閉營儀式上全體孩子們流暢的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實踐團成員和夏令營學生分別為現場嘉賓和觀眾演唱了精彩歌曲、進行即興群口相聲表演等。節目演出過程中,穿插了頒獎儀式,獲獎學生登臺領獎並向在場觀眾展示了他們的美術和手工作品。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美好的青年時光總是短暫的,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藝傳學院青年學生深入京郊大地,幫助村委會、村民樹立品牌意識,促進藥材的推廣宣傳與銷售,幫助村民儘早脫離低收入。在社會實踐活動,來自不同專業的實踐團成員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專業優勢,都為鄉村振興戰略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文資料來源於中國工商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深入京郊大地 活躍鄉村文化”暑期社會實踐團

在京西北第一鎮尋找最美的故事

“鄉村振興·青年作為”陽光使者專項社會實踐活動還在進行,

如果你們需要增加所在村莊的知名度,

可以在微博上加話題#鄉村振興·青年作為#

並@智惠鄉村志願服務中心,

也可以編輯你們服務隊的新聞稿、照片、視頻等資料,

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會篩選後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