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名门之后呼延灼投奔梁山既是可怜也是无奈?

《水浒传》里名门之后呼延灼投奔梁山既是可怜也是无奈?


呼延灼是梁山鼎鼎有名的一员猛将,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自身武功都是百里挑一,据说,他还是北宋开国名将呼延赞的子孙,所以他的兵器就是祖传的钢鞭。由于他惯使双鞭,被人称为“双鞭呼延灼”,咋看似有江湖之味,其实并非圈中人,他有相当吸人眼球的铁饭碗工作,而且头有乌纱,官儿还不算小,是名极有发展前途的郡都统制。

有此锦绣前程的人咋就上了梁山呢?说来实在有点憋屈,甚至让人生怜。

(一)机遇天降,御赐宝马

呼延灼原是汝宁郡的都统制,相当于现在的武警支队长,团级干部也是当方名人,他维持地方治安确有一套经验,辖区内歌舞升平难见命案,最受人称道的当地没有匪患,千万别以为这不是个事,由于宋朝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各地起义造反的比比皆是,此时的宋朝江山已经摇摇欲坠。可想而知,这晨光能有块平安之地已实属不易,呼延灼虽有功绩不小,无奈朝中无人,奋斗数年依然是原地踏步。

《水浒传》里名门之后呼延灼投奔梁山既是可怜也是无奈?


再说离汝宁郡不远的水泊梁山,一个弹丸之地此时却名扬天下,此地既非有特殊物产也非名人辈出,皆因出了班惊天动地的草寇,他们依据梁山的险要,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杀富并不济贫,一味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除了打家劫舍,还明目张胆的攻打官府,几乎杠上了朝廷。此番做作绝非一般土匪而为,于是,朝廷曾数次派兵围剿,却难遂人愿,不但没有剿灭反而助长了匪气,这也看出朝廷的软弱无能,当然失民心也是问题。

梁山为展示自己的霸气,或者说是与朝廷势不两立,竟然派兵攻打高唐州,经过一番激励战斗,梁山获得显著胜利。这可惊坏朝廷上下,如果长此下去,今天一个州明天一个府,不要多长时间宋朝的江山也会被这班草寇弄的精光。

经过重臣们的开门纳意,一致同意并报请皇帝批准,对梁山进行毁灭性围剿,报告自然很快获批,可朝廷上下虽有百千文武官员,却无人出班应战,把皇帝气的要吐血,一班败家的玩意除了玩弄权术,哪把国事放在心上,算是白养了。

《水浒传》里名门之后呼延灼投奔梁山既是可怜也是无奈?


就在皇帝为难之时,太尉高俅挺身而出,解了皇帝的尴尬,皇上暗幸自己手下以社稷为重的人还是有的,关键时候还是有明事理的。正准备夸扬呢,那高俅的启奏又让皇帝心凉半截,弄了半天却是个玩家,他根本不是主动请战,只不过是向皇帝推荐出征人选。

无奈的皇帝摇着头只好听奏,高俅推荐的人便是呼延灼,他把呼延灼吹的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皇上只得准奏,这件事对于呼延灼来讲那是喜从天降,一步登天;对于朝廷来说真乃悲剧,偌大的朝廷官员千万竟然找不到出征之人。

皇帝宣来呼延灼一看,人高马大外观不错挺有气势,便封他为征寇大将军,为示器重还特地御赐一匹进口宝马于他,呼延灼点了兵马便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梁山进发。

《水浒传》里名门之后呼延灼投奔梁山既是可怜也是无奈?


(高俅)

(二)大功将成,却遭暗算

呼延灼率领兵马浩浩荡荡来到梁山地界,那梁山早已得到禀报,一甘人马早在半路上迎候,可能是呼延灼有些得意忘形且立功心切,或者说根本不把这些山林草寇放在眼里,当即挺枪策马来到阵前。

梁山寨主宋江一看来者非等闲之辈,便派出曾经当过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出战,不想竟没打过呼延灼落败而归,又派出扈三娘、孙立出战,都以战败而终。骇的宋江只好鸣锣收兵,回帐再另想他法。

双方又开始叫兵,宋江就用人海战术进行冲击,想把对方人马冲乱再趁机各个击破,没想到呼延灼早有准备,用自己发明的“连环马”绝技,把宋江的人马弄得人仰马翻,败的惨不忍睹。呼延灼见自己虽然占了上风,但对梁山的人马再不敢小视,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又请来好友炮手“轰天雷”凌振前来助战,令梁山兵马几度陷于苦战,他以为对方已经锐气大伤,短时间难成气候。便喜不自禁整日以酒为庆,滋生了轻敌之想,他绝对想不到宋江是顶级玩计高手,在惨败之后并没逃跑,而是拿出看家本领,使出诱敌的阴招设计诱擒了凌振。

《水浒传》里名门之后呼延灼投奔梁山既是可怜也是无奈?


(轰天雷凌振)

这个凌振哪经得住宋江的忽悠,片刻功夫便成了宋江的手下,为了破呼延灼的“连环马”他要宋江请来“金枪手”徐宁,帮助梁山训练使用专门对付“连环马”的致命武器“钩镰枪”,结果战机反转,呼延灼大败,而且败的一塌糊涂,两个副手都被活捉,自己也成为光杆司令。

如果要总结经验的话,打败呼延灼的不是对手而是朋友。

雄心勃勃的呼延灼顷刻间便狼狈不堪,率领残兵败将逃往青州,想投奔朋友以图东山再起,他的朋友就是青州知府。真是祸不单行,在路上皇帝御赐的宝马竟然被人盗走,这让呼延灼仅剩的锐气顿时尽失,用时髦的话说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好不容易来到青州,可老朋友并不待见,什么风凉难听的话都被他说尽,如果地有裂缝他都能钻进去,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水浒传》里名门之后呼延灼投奔梁山既是可怜也是无奈?


(徐宁)

朋友知府并无闲饭可吃,他要呼延灼帮助他剿灭辖区内的二龙山、桃花山及白虎山的土匪,答应他可以向朝廷保奏免罪,否则他将会大义灭友。典型的乘人之危,小人之作,这时的呼延灼已无朋友概念,他认为朋友不过是相互间的利用,一旦利益驱使朋友就是敌人,甚至其害超过敌人,自己的此番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现在寄人篱下能做的只有拼了命去打土匪,以作生存之本,他一鼓作气的打败了周通、李忠和孔明等,又与鲁智深、杨志交手,一时难分胜负双方僵持不下。这时孔明的兄弟孔亮跑到梁山搬来救兵,呼延灼恐梁心虚,自然难以获胜。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退缩的想法,可梁山早有拉笼之意,梁山的军师吴用又使用非正常手段,定下计策,可怜报仇心切的呼延灼忘了兵败教训,又入圈套竟被活捉。

宋江一如既往的使出嘴上功夫,好言相劝上山入伙,呼延灼还在迟疑中,宋江恰到好处地归还被盗的宝马,望着失而复得的心爱之马,呼延灼泪流满面,最终同意归顺梁山。可能是想发泄心中的悲愤,主动向宋江献出攻打青州计策,让梁山端了青州,算是报了不义之仇。

后来三山聚义同归水泊梁山,呼延灼成为梁山重将,坐上第八把交椅。

《水浒传》里名门之后呼延灼投奔梁山既是可怜也是无奈?


【作者简介】方长荣,江苏南京人,业余写作。

热文推荐: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