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丨記好36字訣,再也不愁作文教不好、寫不好啦!

為什麼習作教學,那麼難?

原因主要有四:

其一,是因為教師本身不寫作,無法給予學生有效的引導和建議。

其二,對於教材習作訓練安排、各學段習作目標以及評價等沒有紮實詳盡的學習和實踐,教學仍停留在“興之所至、寫來再說”,評價也往往停留在“以往經驗、即興判斷”上。

其三,一些教師尋求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習作教學策略,期待一勞永逸地突破習作能力提升的瓶頸,卻沒有根據班級特點、學生特點和地域特點去探索適合的習作方式。

其四,一些教師將習作的訓練簡化為單元習作。單元習作自然是習作訓練的主要載體,但不能唯單元習作,而應該將習作的過程延展到語文的每一篇課文的教學之中,抓住一切機會練習。

就切實解決當前習作教學實施中的問題,可以有以下幾個“武功要訣”:

要訣一:充分蓄勢、深切指導、精準激勵

習作前充分蓄勢

習作必定要有感而發,正所謂“情動而辭發”,胸有塊壘、不吐不快。沒有情感參與、沒有言說衝動的習作,都值得懷疑。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儘量多地設計現場的、即時性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與熱情。參觀、走訪、觀察、遊覽,凡此種種,都是習作的源頭活水。課堂上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也相較閱讀課更加開放,圖片、音樂、視頻,只要有條件,均可成為習作教學的殺手鐧。

比如,一位教師在五年級學生經歷一週的林場學農之後,“趁熱打鐵”,進行習作——《學農記事》。教師首先組織欣賞“學農短片”,以此喚醒學生的學農經歷,回味當時的情感和心境;接著順勢建議每個人珍藏這份美好的記憶,並一起製作《難忘的學農生活紀念冊》,圖文並茂地留存這些美好記憶。當大家以後讀到這本紀念冊,讀到自己的文字,相信會非常感激現在自己用心的敘寫。經教師如此引導,學生的習作願望被調動起來了。

習作中深切指導

習作過程指導是最體現教師教學功底的。

習作指導乏力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教師本身的不寫作。教師寫“下水文”特別有價值,只有寫了,才能知道應該怎麼寫。我相信不少教師能說得頭頭是道,但真正落筆去寫的時候才發現千難萬難。所以,寫過下水文、體驗過習作過程的教師,所進行的習作指導往往比較到位。

比如,對寫景的文章怎樣進行指導?一位教師對學生說出自己寫作“下水文”的感受:我發現首先要去觀察和體會,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手摸,有時甚至還需要用嘴去嘗一嘗;其次,要展開聯想,把眼前的事物與想象中的事物結合起來,讓讀你文章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你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什麼;最後,還要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做到情景交融。

另一方面,指導乏力源於教師習作知識和習作技巧的缺乏。任何忽視習作知識和技巧,甚至高呼“寫作要尊重天性、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口號的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掌握適度的知識和技巧是習作提升的必要手段。

習作後精準激勵

在指導小學生習作時,應當儘量多地給予學生正面的、積極的評價。哪怕學生的進步很微弱,哪怕寫出的文章與其他學生相去甚遠,教師也要給予肯定,因為任何一種甚至一次負面的評價,都有可能讓一位初試習作的學生從此一蹶不振。當然,一味地正面激勵又走入了另一個極端。我在教學中實踐的是“發現欣賞點,合理準確地指出生長點”,使學生在被期待中始終保持習作熱情,並且願意聆聽教師的建議。如此循環往復,學生習作能力自然螺旋上升、走向深廣。

我在每週習作和單元習作之後,都會用一節課的時間進行學生作文的點評賞析。在這節課上,我會將本次習作進行分類,比如敘述真切的一類,描寫具體的一類,修辭運用精妙的一類,等等,用手機拍下照片,在課堂上一組一組地呈現,讓習作者自己朗讀,師生進行點評、討論和讚賞。我會一五一十地向每一位同學呈現本次習作的亮點,每位學生的增長點,以及令人吃驚的“爆破點”。學生對於這節課非常期待,因為每個寫作者都渴望自己的文章被閱讀、被欣賞。

04要訣二:化整為零、一課一得、得得相連

多做碎片研究,把握提升節奏

在當前的習作教學中,大而全的習作課堂比比皆是。教師刻意追求習作課堂的完整,寫片段、講結構、指導點評等,課堂似乎完整了,但學生的習作能力得到提升了嗎?習作素養真的有增量嗎?這還是可質疑的,因為課堂呈現的是虛假的繁榮。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多做碎片化的研究。

所謂碎片化研究,是指將習作教學按照學段要求,以單元習作為核心,以課文的練筆或所開發的習作訓練點為載體,小步走,不停步,實現習作教學的化整為零。倡導習作的碎片化,符合習作能力形成的規律,即需要一個個模塊、一種種技能,循序漸進地落到實處,如此才能連綴成條、縫合成片。倡導習作的碎片化,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習作課堂的大而無當,往往是因為我們是立足教者立場,以成人思維來組織教學的。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遠未發展成熟,感知呈現出區別於成人的碎片化、單一化、不周延的特點。因此,契合兒童認知規律的碎片化教學更容易產生教學的意義。

習作的碎片化易於操作,甚至可以建設成系列化的片段習作課程。比如,有的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動物專題單元之後,進行“動物的模樣、動物的叫聲、動物的嬉鬧、動物的吃食、動物與人的和諧相處”系列習作訓練,每個模塊只要求寫一個片段,並且語言要精練傳神。一天一個小碎片,每天進行反饋講解、修改提升。一週專題完成後,請學生連綴成文,並選配照片,進行“我們班的動物園”專題習作展示。這個過程,就使得動物類習作的難點化整為零,最終實現習作的水到渠成。

充分發掘教材,豐富教學資源

在語文教材的單元習作中,會以描述性、開放性的提示和導語,激發學生的習作熱情,提供基本的習作思路和方向。然而,很多教師卻在這樣的習作課程設計下無所適從。這是因為這樣的習作課程設計,沒有可供模仿和討論的語言材料。其實,習作訓練的範文、例文,可供模仿和討論的語言材料俯拾皆是,每篇課文中都有適宜的語言材料。

在《蝙蝠和雷達》裡,有這樣的句子:蝙蝠是在夜間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可以設計練筆:無論......從來沒,即使......也。教師引導學生想象,比如“無論狂風呼嘯還是大雨傾盆,從來沒見它迷失方向,即使是一隻剛剛學飛的小得不能再小的蚊子,它也能準確地捕捉”。如此,這種由概述到具體、由一般到特殊的說明方法就學以致用了。

其他諸如篇章結構、過渡修辭、點面結合等習作能力要素,都可以在課文中找到最好的語言範例。只要語文教師願意潛心發掘,每篇課文都能找到恰如其分的語用點,如此一課一得,得得相連,串珠成串,何愁學生習作能力提升不快呢?當然,這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的全程具有習作訓練意識。

實踐閱讀批註,搭建讀寫橋樑

在中高段推行閱讀批註,能成功搭建讀寫融合的橋樑,使習作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批註是讀者在閱讀中所思所感的筆墨追錄,是“漸漸向裡尋到那精英處”。它需要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所得進行梳理、歸納,並用語言外顯出來。這個由外(文本閱讀)而內(感悟心得)、再由內(整理醞釀)而外(語言表達)的過程,使學生思維的敏捷度、廣度和創造性得到強化,表達能力和語用水平也得以提升。指導批註時要給學生一定的格式,並引導學生指向語言文字運用。具體如下。

1. 這句話中的哪個詞令人感動,它表達出了……

2. 這句話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

3. 讀到這句話,我彷彿想到了那句詩、那首歌、那篇文章……

4. 這裡運用的標點很有意思,因為……

5. 讀到這一處的時候,我想說……

6. 這個題目這樣寫,它的好處是……

批註指向閱讀能力的涵養,同時也實現了對語言的揣摩和評述,使讀寫互動。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然會在自己的習作中實現模仿、遷移和運用。

要訣三:情感真切、語言清潔、表達準確

貼近生活,還原真實

習作要情感真切,必然需要貼近生活,還原真實的生活感受和生命感悟。當然這“真”也並不同於生活的全貌,習作畢竟是個體對生活審美化的回味和思考,必須有作者的審美過濾。所以這個真,是習作語境下的真,不是時空意義上的真。

蔣軍晶老師的習作課《鳥鳥鳥》,從一個短片開始,聚焦“對話的寫法”。短片中呈現一群小鳥因為不屑於和一隻大鳥一起站上電線,於是有了嘰嘰喳喳的爭論。這些爭論因為都是鳥語,給予了學生較大的想象空間。這時候,老師巧妙地選擇了三隻情態各不相同(憤怒、不屑、嘲笑)的小鳥,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經驗語言出發,說真實的、生活化的、個性化的語言,課堂生機盎然。比如三位學生先後說:“醜成這樣就別出來嚇人了,居然還想和我們站在一起。”“切,照過鏡子嗎?看它肥成的那個樣!”“你們看看,你們看看,這哪是鳥啊!簡直是丟我們鳥類的臉。”學生之所以在課堂上興致勃勃,恰恰是因為這個習作內容、習作方式和習作指導都是站在兒童立場,基於真實的生活。

所以,習作教學應當向真實的生活再靠一靠,更貼近兒童語言本位一些,儘量避免課堂腔,避免以成人的思維、因襲的習慣、格式化的語言壟斷課堂,使課堂艱澀空洞、生硬幹癟。

語言清潔,情感真切

美學家蔣勳認為,人,有一部分是人,一部分可能是鸚鵡,一部分的語言是有思維、有內容的,另一部分的語言則只是發音。言下之意,也是在警示我們每個人的語言中有很多並不真切的、流行化、格式化的、因襲來的語言,這些語言將蠶食我們獨特的個性化表達。

假如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一說到春天的雨,就流淌出“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一說到懷念母親就想到“折一隻小船……”,這樣千人一面、千文一面,必將使習作落入窠臼、陷入逼仄。

在當下的習作中,教師一方面呼喚學生的習作“我手寫我心”,另一方面又因為學生的情致尚顯稚嫩甚至尚未萌芽,寫出來的文章寡淡平枯,而沒有足夠的耐心真正去期待、去引導,讓學生尋找到契合內心的表達方式。假如教師對每次習作都有的放矢,自然能讓學生的習作朝向語言清潔、情感真切。比如,三年級小朋友餘思辰寫了下面這篇遊記。

遊十里琅璫

(三年級餘思辰)

清晨,我和媽媽、爸爸一起來到了十里琅璫。剛到門口,我就驚呆了。滿山的翠綠、墨綠、淡綠、蘋果綠……所有的綠似乎都融合在了一起。走近仔細一看,才發現不止綠這一種顏色,還有火紅、金黃、橘色……但這些顏色,遠沒有綠色熱鬧、密集。往前走,我突然看到一片正在“著火”的田野。定睛一看,才發現原來是一片紅色的花海。“你覺得這片花像什麼?”我問媽媽。媽媽回答道:“嗯……像……一片著了火的森林。”“媽媽,”我說,“你怎麼想的和我差不多?”我們一起笑起來。不一會兒,雨,開始下了。她先試探性地下了一點,像是客人在問主人可不可以進來。接著,雨變大了,這又像是客人經主人同意之後,開始在別人家裡大大咧咧地走來走去。

文章語言完全遵從自己的內心感受,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就寫到什麼。尤其是寫到雨的時候“試探性地像是客人在問主人、經主人同意後大大咧咧走來走去”簡直讓人拍案叫絕,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小作者神奇的想象力和真切的表達。

因此,習作呼喚真切情感催發下的真實語言,不刻意追求語言的文藝範,也不刻意追求語言的完整圓潤,而應當從兒童真實的情感表達和語言起點出發。

表達準確,直指人心

語言表達的準確,是指精緻與妥帖。表達的準確,光靠語言的積累遠遠不夠,還需要思維的訓練。

汪曾祺認為,語言不只是載體,也是本體。思想和語言之間並沒有中介。語言的粗俗就是思想的粗俗,語言的鄙陋就是內容的鄙陋。想得好,才寫得好。好的文章,語言的獨特處並不在於他用了我們不用的詞,而是他能在平常的詞裡賦予我們意想不到的意蘊。如北島的散文《青燈》裡:她(蘇珊)是個矮小但精力充沛的老太婆,笑起來,滿臉褶子像手風琴般伸展。又如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他(魏斐德)笑起來如此縱情,毫無遮攔,如晴天霹靂。

五年級學生夏靈婕在《老師的手》中這樣表達:

粉筆,是老師的手,是手的延伸!它那樣溫和地躺在老師手裡,幫著老師述說……可是,有一天下課時,我無意間看見了老師的手——上面全是粉筆灰,而且皮也脫起來了。老師用脫了皮的手,仍然穩穩地抓著粉筆,就這樣不停地寫著。又有一天上課時,我看見老師手的皮膚上有些紅紅的裂痕,沾著粉筆灰。如果一直這樣下去,老師的手會……我不敢再想下去了。終於,在今天的一節語文課上,老師的手指纏上了膠布。可那纏著膠布的手仍然拿著粉筆。

語言非常節制,然而卻層層推進,雖然隻字未提“我”的感受,但從這些細膩的觀察中,我們分明“看”到了作者是一位善良純真的小姑娘。

想得好,才能寫得好。沒有思維,語言將永遠漂浮在團團雲霧之中不見天日。習作教學中的用力甚多卻收效甚微,無限焦慮卻無能為力,研究轟轟烈烈卻在日常課堂的推進上波瀾不驚,這些現象的出現,要求教師明確習作指導肌理,消除習作課堂積弊,堅持步步為營,化整為零,帶領學生在習作中真切表達思想。如此,習作教學才能變得更加健康活潑、生機勃勃。

小學生作文丨記好36字訣,再也不愁作文教不好、寫不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