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提醒:有些带孩子的“老经验”还在用,这些误区你有吗?

孩子一出生,身边的亲戚朋友就都围上来各抒己见,各式各样的带娃“老经验”上来教导。这里,儿科医生提醒到:有些“老经验”,其实不对。

一、初乳没营养

“老经验”说:生产头几天,奶水稀少又不好,很多人就白白浪费掉。

实际上,初乳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和乳糖含量低、更能让新生儿消化吸收。所以,新手妈妈要尽可能地让宝宝喝到初乳,还能增强新生儿抵抗力。

儿科医生提醒:有些带孩子的“老经验”还在用,这些误区你有吗?

萌宝打针

二、掉头发是缺钙

“老经验”说:孩子掉头发,是缺钙,要补钙。

其实,新生儿胎发脱落很正常,是由激素引起的。有些宝宝在出生后3 个月左右出现脱落现象,是正常情况。胎发脱落后,头发会变得稀疏、细软,直到1 岁左右才会恢复浓密。

新手妈妈们不要过于担忧,这是正常现象,并不是缺钙或者缺乏其他微元素。

三、没长牙只吃米糊

“老经验”说:孩子没长牙,别给大块食物,伤牙床,也怕噎着。

宝宝6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这是一个由稀到干、由小到大、由精到粗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够心急,也不能够过于谨慎,错过锻炼咀嚼能力的关键期。

儿科医生提醒:有些带孩子的“老经验”还在用,这些误区你有吗?

宝宝边吃边看着妈妈

宝宝到了八九个月,就算没长牙,也不应该只给吃米糊,不敢锻炼咀嚼能力。牙齿藏在牙龈下面,就算没有萌出,牙床也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如果让宝宝一直都是吃糊状物,也可能影响吞咽能力。

四、辅食里加盐

“老经验”说:早给孩子加盐,有劲,走路早。

这其实是老一辈经历了物资匮乏年代,对“盐”的作用过于迷信。

1 岁以内宝宝,别吃盐、糖和蜂蜜。

过早摄入食盐、糖,孩子容易养成不良的口味偏好,给肾脏代谢增加负担;宝宝的肠胃发育也还不完善,蜂蜜中的肉毒杆菌芽孢,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切莫被“老经验”带偏,关注【蔓德育儿】,做一个有“想法”的妈妈。

儿科医生提醒:有些带孩子的“老经验”还在用,这些误区你有吗?

在婴儿椅由母亲喂吃被涂污可爱的宝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