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当大家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来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时,有没有想过那1%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刻意练习”就是这样一本,带领大家获取那1%灵感的武林秘籍。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刻意练习》

本书和作者

《刻意练习》是学习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它不仅帮你理清了很多关于学习中模糊的概念,甚至还颠覆了一些关于学习的传统认知,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作者艾利克森,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也是“刻意练习”法则的研创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是如何获得杰出表现的,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

本文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训练可以铸就天才?天才不是天生的吗?

二、训练分为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那应该如何区分呢?

三、迄今为止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究竟是什么?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一、通过训练可以铸就天才

1、人人都可以是莫扎特

经过训练,可以获得和天才一样的表现。而莫扎特的天赋也是训练的结果。

案列:日本心理学实验“一年训练时间让24个幼儿具备和莫扎特一样的完美音高”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2、 为什么天才不是天生的

对传统认知的颠覆:通过高强度训练,能够改造身体和大脑,产生像天赋一般的奇迹能力,从而铸就天才。

案例:美国人21小时做46001个俯卧撑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案例: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经过高强度训练后比之前增大不少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二、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被训练成天才

只有有目的的训练,那种让我们专注的,及时获得反馈的,不断确定目标而且跳出舒适区的训练,才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进步。

1、训练分为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

没有被训练成天才的原因,是训练方法不对。大多数人常常进行的是无效的训练。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2、对训练的三种误区

误区一、练习没有太大的作用,能力受基因限制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来改变自己,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心态。

误区二、只要练习的时间足够长,能力就能变强

事实上,训练时间的长短对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大影响,没有正确方法而反复去练习,会让我们停滞不前,并且使能力水平缓慢下降。

误区三、只要足够努力刻苦,就能提高成绩

事实上,除非你有专门的恰当的练习方法,否则即使加倍努力也不会有大的进步。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3、“有目的的训练”才真正有效

什么是有目的的训练?

确定目标不断改进

训练中必须专注

有及时的反馈

必须跳出“舒适区”进行训练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三、最强大的学习方法“刻意练习”

对于天才的训练,只有有目的的训练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用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也是“有目的训练”中的一种。

刻意练习的目的

是要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心理表征来思考问题,而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最强大最高效的训练方式。

[知识点“心理表征”: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就是说在思考事物时对应的心理结构。新手和专家看问题的深度和高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就是心理表征的不同。]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刻意练习的两个标准

你所训练的领域是合理发展的行业,有了一整套成熟的评价标准和高效的方法

你必须有一个能够给你布置训练作业和及时反馈的优秀导师。

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它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刻意训练。比如小提琴的训练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刻意练习的四个原则

大多数的行业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来训练。

1.明确高绩效的目标,即应该实现哪方面能力的提升。

2.尽可能找到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专家,或者高手,或者经典书籍。

目的是能够让我们和这个领域高水平的心理表征进行这个对比,获得高质量的反馈。

3.研究最杰出的导师或者成功案例背后可能的成功的原因

4.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训练。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运用刻意练习原则的几种实操情况

完全遵循刻意练习原则的过程

案例:美国海军通过著名的“王牌训练计划”提高飞行员的能力

没有专门训练时间的情况

案例:蓝色兔子公司在工作中训练销售能力

没有导师的情况

案例: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研究高水准的文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连经典书籍都没有,行业专家意见也不能确定的情况

回到刻意练习的本质,让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及时的、高质量的反馈来提升效能。

案例:美国放射科医生通过汇总有价值的病例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关于学习方法

刻意练习的法则和《学习之道》提出了“划小圈”的学习模式,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刻意练习法则把训练过程讲得更透彻,更具指导性。

如果理解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再去回过头来听《学习之道》,就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刻意练习和高效学习方法背后的规律。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学习之道》

本书金句

1、只有在刻意练习下的一万小时才有用。

2、你可以掌握自己的潜力。

3、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4、传统的方法一直是先找出关于正确方法的信息,然后让学生运用那些知识。刻意练习则只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和表现。

5、在专业的或商业的背景中设计提高绩效和表现时,正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改进相关的技能”,而不是“我们怎样传授相关的知识”

6、杰出人物的进展只有局外人看来才是重大进展,因为那些人并没有见证过所有那些微小的进展,才积累成重大的飞跃。

7、我们只有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如何快速从小白到大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