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反清復明,康熙年間,還出了個明朝鴨姆皇帝

(關注阿坤學史,帶您縱觀天下)

康熙二十二年的時候,施琅攻佔了臺灣。就此以後,清政府統治了臺灣,開始了對臺灣行政管理。 可是,清政府的臺灣官僚和地主們並沒有給臺灣帶來幸福生活,地主們強佔臺灣本就不多田地,當地農民需要交納高額地租,而官府提出的農稅也節節攀升。臺灣當地百姓生活困苦,對清政府不滿的思想開始蔓延。

來自臺灣的反清復明,康熙年間,還出了個明朝鴨姆皇帝

康熙六十年的時候,臺灣發生了嚴重的海嘯,並且加上地震。百姓受災嚴重,當地老百姓為了平息海神怒火,湊錢請人唱戲來叩謝神靈。結果本來是好事,臺灣的知府卻汙衊百姓結黨營私,秘密集會,是想要圖謀不軌。一下抓捕了200多名百姓,並在監獄裡勒索錢財才放人。以此事為導火線,臺灣各地開始爆發反抗清朝起義。反清復明的思想也在當地百姓中蔓延。

而這些起義軍裡面最著名的就是朱一貴的起義軍。朱一貴本是福建人,後遷徙到臺灣,在臺灣做起養鴨子的生意。他養鴨子的本事很高,那些鴨子猶如軍隊一樣聽他指揮,於是他就在當地小有名氣。而朱一貴這個人,為人仗義,愛交朋友,他的朋友有文有武,甚至還有酒肉和尚。朱一貴經常殺鴨子招待朋友,喝的大醉的時候,經常討論國事,所有人都為明朝滅亡惋惜。

來自臺灣的反清復明,康熙年間,還出了個明朝鴨姆皇帝

傳說朱一貴出生在鴨棚

這樣討論的次數多了,有一天朱一貴就說:“我本姓朱,假如我對外宣傳我是明朝皇室後裔,我們起義肯定會有很多人響應。”他的朋友們一聽,覺得有戲,在加上朱一貴平時的照顧,大家都表示願意尊朱一貴為大哥,建立起義軍。

於是,朱一貴的和尚們,到臺灣各地,宣傳說有大難將至,必須尊從帝令才能太平無事。各地老百姓紛紛在門口插上帝令的旗幟。待到宣傳準備工作完畢以後,朱一貴對外宣稱自己是明朝皇帝后代,並自封大元帥,打出反清復明旗號,宣佈起義,在當地居然有一萬多人響應。起義軍沒有鐵質武器,就削竹為槍。

第二天起義軍打著“大明重興”的旗幟,包圍臺灣城外的清軍大營。結果,當地駐守的清軍,就是一群酒囊飯袋,看見一萬多人向自己殺來,清軍嚇得丟盔棄甲四散逃命。結果朱一貴的第一仗毫不費力就取的勝利。而清軍派出的救援部隊將領周應龍,也是個膽小如鼠之人,到了大營外,只敢隔著河觀戰,不敢出兵救援,結果起義軍順利佔領清軍大營,獲得了大量軍械糧食。

一場毫不費力的勝利,讓朱一貴名聲大振,當地不滿清朝政府的百姓都紛紛來投。結果很短一段時間,就發展出了十幾萬人的規模。十幾萬人大軍向臺灣城進發,臺灣守將和知府嚇得連夜逃回大陸。起義軍輕鬆攻佔了臺灣城。進城以後,百姓推舉朱一貴當上大明中興王,朱一貴發表檄文要重回大陸,重建明朝。朱一貴本人也是聰明,進城以後他嚴令軍隊不得動百姓分毫,真正做到了秋毫無犯。這個時候,朱一貴雖然還沒有稱帝,但因為他以前是養鴨子的,當地百姓都稱他“鴨姆皇帝”。

來自臺灣的反清復明,康熙年間,還出了個明朝鴨姆皇帝

影視作品中朱一貴登基稱帝

朱一貴帶領起義軍,很快佔領臺灣大部分的地區。可就在要佔領檯灣全境的時候,起義軍內部因為權力分配不均,反生了內訌,導致起義軍分裂。而清政府也派出了精銳軍隊,由打敗鄭家的施琅的兒子施世驃率領,登陸臺灣,攻打臺灣城。結果臺灣城破,朱一貴被叛徒出賣抓捕,獻給清軍。

來自臺灣的反清復明,康熙年間,還出了個明朝鴨姆皇帝

朱一貴被押到清軍將領面前,不肯下跪,清軍就打斷他的腿。朱一貴依然不跪趴在地上,並且大喊:“大丈夫為忠義而死。”最後,朱一貴被清軍押到北京處決。

這個養鴨子出生的,朱家鴨姆皇帝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為臺灣反清復明活動開了頭,之後清朝統治時期,一直都沒有斷絕過。

來自臺灣的反清復明,康熙年間,還出了個明朝鴨姆皇帝

臺灣現存朱一貴雕像

(歡迎大家多多評論,小編一定會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