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劑」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爭執:

比如對於網上“得了麥粒腫,在手指上綁根紅線就能好”的說法,有人覺得這個方法特別有效,有人卻認為是偽科學。

但其實這種爭論本身就毫無意義,因為這裡涉及到兩個知識點,你必須知道:

第一,人體的自愈能力。麥粒腫、水痘等都屬於自限性疾病,無需特殊治療就能痊癒。

第二,安慰劑效應。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就帶你揭秘,安慰劑真正的作用——

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劑”嗎?


1. 提到安慰劑,你可能想問“它到底能不能治病”,這本書的答案是肯定的。作者並非不相信醫學,相反,她就是一名臨床醫生。正是在工作中發現了大量自愈的病例,挑戰了原有的認知,她才去研究安慰劑的作用。

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劑”嗎?

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劑”嗎?

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劑”嗎?


2. 過去我們也知道安慰劑的作用,但往往認為它起作用的範圍只是個別絕症,而且作用微弱。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可能誇大了藥物治療的作用,而低估了安慰劑的效果。安慰劑效應的作用,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

3. 書中有個讓人大跌眼鏡的例子——“乳房內動脈結紮”手術,過去被認為是治療心絞痛的標準療法。但實驗發現,71%接受假手術的患者有明顯好轉,而真正接受這項手術的好轉率只有67%。這說明手術本身用處不大,是安慰劑效應讓患者病情得到好轉。

4. 是不是一定要病人不知情,安慰劑才有效呢?答案是否定的。

研究人員為三組手臂被同等燙傷的實驗者,塗抹安慰劑。第一組志願者不被告知是安慰劑,第二組被告知是安慰劑,同時被告知安慰劑效應的知識,第三組只看到包裝上“安慰劑”的字樣。結果表明,前兩組志願者疼痛感明顯減輕,第三組明顯加重。

這說明:即便知道是安慰劑也無妨,只要明白安慰劑背後的原理,就能緩解病情。

5.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身體一不舒服,就去上網搜索,搜索完甚至懷疑自己得了“絕症”。千萬不要這麼做。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反安慰劑效應”——負面的心理暗示,會進入潛意識,影響健康

研究證明,79%的醫學生會表現出他們所研究疾病的症狀,原因就是在接觸大量同類病人後,會覺得自己也有類似的症狀,最後往往就“如願以償”。

6. 這也提醒我們:對待健康,要時常保有“我很好”的想法,不要自己嚇自己,被負面觀念影響。即使家庭有遺傳病史,也不要總想著自己早晚會患病,更不要隨便對別人說“你這麼胖會得糖尿病”這樣的話。

7. 作者還指出,

冥想是很好的療愈方式。如果不幸患病,除了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之外,不妨多去想象自己健康的樣子,越具體越好,比如自己大口吃美食、和家人旅遊的場景,讓“我很健康”的信息進入潛意識。

8. 對健康的人來說,最容易忽視的一點就是,傾聽自己身體傳達的“信號”。身體是“內心指示燈”,會告訴我們它需要的一切。舉個例子,如果你吸菸,連續長時間咳嗽就是身體在提醒你“該戒菸了”。等到身體罷工才正視問題,可能就已經晚了。

9. 不僅是醫學,安慰劑效應也能被用到其他社會領域。如果你是一名老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對自己的信任,給他們一些鼓勵。比如“雖然這道題沒做出來,但你的思路很正確”,這樣的“安慰”會激勵學生變得更好。

10. 在一些突發事件面前,雖然我們往往束手無策,但不斷更新的最新進展、實時播報的具體數據,也會起到安慰劑的作用。因為這些信息傳達出一種“事情在掌控之中”的感覺,從而增強人們的安全感。

讓我們對《安慰劑效應》這本書的作者莉薩·蘭金,譯者劉文,出版方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說一聲感謝!

最後,與你分享這本書中的金句:

要時常保有“我很好”的想法,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而不要自己嚇自己,被負面信息影響。

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劑”嗎?

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

《安慰劑效應》這本書的內容,已經為你準備好。

▽ 戳此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