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待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的?

管海玲


蒋介石深谙权谋之术,每次离开权力中枢之前必然杀人立威,第一次下野前密令杭州警备司令蒋鼎文枪决了北伐军第十军军长、黔军出身的王天培(第二次枪杀了邓演达),公开理由是贪污军饷和徐州作战不力,实际是怀疑王天培与武汉方面勾结反蒋。

然而这一枪让身边同样是贵州老表的何应钦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在关键时刻站到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一边,促成了1927年底蒋介石正式宣布辞去本兼各职。

(北伐时期的白崇禧)

由广州革命政府发起的北伐战争,到1927年初已经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洋军阀吴佩孚被彻底打垮,已无翻身的可能,孙传芳也被赶过长江退守徐州附近。外敌既弱,内争必起,国民党分裂为武汉和南京两大政治集团,武汉的“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以张发奎的粤军和唐生智的湘军为军事班底,南京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则以嫡系黄埔党军(何应钦)和新桂系军队为支柱,开始争夺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权,史称“宁汉分裂”。

但是两方却在“清除异党”一条上不谋而合,分别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至南昌起义始,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所以第一个结语,首次北伐是国共合作打倒北洋军阀的战事,而二次北伐是国民党新军阀和北洋系张作霖、孙传芳残部旧军阀之间的战争,目的是争夺旧中国的领导权,战争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十军军长王天培)

在武汉和南京方面的谈判中,汪精卫与诸多国民党元老给出“宁汉合流”的重要条件就是蒋介石必须去职,事实上各派已经对蒋介石利用军权压迫政权的军事独裁有了警惕。在四大军事集团中,张发奎和唐生智明确支持反蒋,李宗仁开始跟武汉方面眉来眼去,三比一的政治形势使领导黄埔系军队的何应钦成为关键一票,于是在南京方面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上有如下发言:

白崇禧(率先发言):“我同意蒋总司令出国休息一些时间,使武汉方面失去东征的借口”。
何应钦(先不吭声):“我同意总司令出洋休息的意见”。


李宗仁和李济深等纷纷附议,蒋介石下野自成定局,而唯一站出来反对的是第一师师长刘峙。


刘峙(慷慨激昂):“总司令不能走,关键时刻怎能群龙无首?”

这就是刘经扶为什么抗战爆发后打仗那么菜,蒋介石“不离不弃”的重要因素,门儿清。



蒋介石其实是以退为进,东渡日本以及迎娶宋美龄不提,随着他的离开,新桂系又跟汪精卫开始了争权夺利之旅。李宗仁联络党内各派推举谭延闿为“宁汉合流”后的国府主席,把一心准备当领袖的汪精卫晾在一边,只混了个“特别委员会”委员,感觉上套的汪精卫于1927年9月12日愤而辞职,另外一个大佬胡汉民也拒绝参加“特委会”,桂系在政治上的操之过急立马体现出恶果,蒋、汪、胡的全体不合作,已经使这个“国民政府”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而使蒋介石汪精卫有机会结成同盟,1928年初联手复职,桂系势头渐弱。

在此国民党内讧期间,孙传芳曾经一度反攻南京,再被击败,即“龙潭大捷”,而张作霖无动于衷,坐失良机。

第二个结语,二次北伐是新桂系与蒋介石貌合神离的开始,一俟张作霖和孙传芳被打垮,蒋介石立即下手收拾桂系,双方开始了20多年的缠斗。

(蒋介石誓师北伐)

1928年4月7日,复任总司令的蒋介石在徐州再次誓师北伐,同样的戏码1926年9月已经上演过了。与此同时,蒋介石以二次北伐需要统一军权的名义将军队进行了整编,弃用何应钦自兼第一集团军司令,以冯玉祥的西北“国民军”为第二集团军,刚刚易帜的阎锡山晋绥军为第三集团军,李宗仁的新桂系军队为第四集团军,总兵力多达40多个军70余万人。

二次北伐对象为盘踞在苏鲁地区的张宗昌和华北地区的张作霖,总兵力约40万人马 ---- 这个狗肉将军名义上是奉系军队,实际已自成体系,对张大帅的招呼可听可不听了。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孙传芳率先全军覆灭只身投靠张作霖,然后是张宗昌被打得落花流水,甚至勾来日本援军帮忙,酿成了济南“五三惨案”,蒋介石选择了忍让,绕道德州继续挺进平津,在三路大军的半月形包围进攻下,张作霖已知大势已去,心说别被蒋介石给收拾了,跑吧。1928年6月3日发表出关通电,结果第二天却在皇姑屯被身后的日本关东军给收拾了。

6月8日,晋绥军商震所部进入北京,傅作义所部接收天津,蒋介石操纵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故意把伤亡最多的冯玉祥甩在一边;1928年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统一告成”,二次北伐宣告结束。



(最先攻入济南的陈诚与李白合影)

第三个结语,随着其后张学良的易帜,国民党完成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然而在北伐过程中,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的军队实力也迅速扩张,实际上形成了新的军阀割据,为不久以后的“中原大战”埋下了伏笔。

二次北伐成功后,北京被更名为北平,直隶省更名为“河北省”。


(新军阀四巨头在北平西山)


度度狼gg


先简单说一下第二次北伐前的国内形势。

广东国民革命政府于1926年发动北伐战争后,至1927年上半年相继占领长江流域的武汉和南京。长江以南的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及渗透长江流域的奉系军阀一部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在北方,由原直系军阀分裂出来的冯玉祥部改编为国民军由绥远进入陕西,与国民革命军建立了联系,威胁奉系军阀的侧翼。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随即发表通电宣布东北三省独立,同时加紧备战。

紧接着,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内部也发生分裂,以国民党党魁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和以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发生对立,并有相互开战的危险。与此同时,第一次北伐战争前依附于国民革命军的原南方各军阀也在蠢蠢欲动。 汪精卫政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决定联合冯玉祥先完成北伐大业,再东征收拾蒋介石。而蒋介石也决定率部继续北伐,同时也积极拉拢冯玉祥。

在冯玉祥的斡旋下,南京与武汉之间很快兵合一处将归一家,全力以赴攻击奉系军阀。不巧的是,桂系军阀突然倒蒋,蒋介石被迫下野,南京一路北伐军迅速南撤。随后,桂系又攻击支持武汉政府的湘系军阀唐生智并将其击败。由于桂系不能掌控全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蒋介石复职,继续北伐。

因此,第二次北伐战争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相比第一次,完全是一场新旧军阀之间为争夺地盘和全国统治权的军阀战争,彻底脱离了革命战争的性质。

在蒋介石国民革命军和冯玉祥国民军的联合打击下,奉军节节败退,蒋军和冯军先后进入山东、河南,威胁奉军占据的直隶。就在奉军行将土崩瓦解之际,早就想鲸吞中国的东洋小国——日本人来了…… 蒋军进入山东后,坐观中国内战的日本人眼看奉军不支,随即派兵进入中国武装干涉。日本一面警告蒋介石和张作霖,以山海关为停火线,一面派兵进入山东首府济南,制造济南惨案。而拥兵上百万、一心只顾攻城略地的蒋介石居然对万余人的日军不抵抗,置处于人间地狱中的济南人民于不顾,下令北伐军绕道而上,在占领京津后随即停止不前,宣告北伐结束。

而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退回东北途中被日本人暗杀,其子张学良接班后随即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这样,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但实际上整个北方地区仍然是在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这些拥兵自重的地方实力派手中掌控,南京国民政府一直没有完全实现对北方各省党政军真正的统一。

因此,第二次北伐战争实际上将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治理国家和应对国际局势的能力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这个政权能否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20世纪战史大揭秘


二次北伐有点军阀混战的意味。我们可以以个人视角来看一下这次北伐,比如以老蒋手下黄杰的视角。黄 杰 白马报捷传笑谈, 兰封查办竟飞黄。 兵溃南越成奇货, 再入台岛登将坛。 黄杰(1901-1995),字达云。二级陆军上将。190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黄杰年轻时,随父亲到湘军谭延闽部下充任幕僚。1924年夏,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次年1月毕业,被分在教导第一团侦探队任中尉排长。在东征中,参加了淡水、棉湖的战斗。还参加了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斗。 1926年夏,黄杰升任侦探队队长。是年秋,升任教导第一团第三营营长,随何应钦指挥的东路军参加北伐,转战赣、浙、闽三省。1927年,升任第十四师四十团上校团长。

1928年,黄杰团参加“第二次北伐”。5月1日,黄杰率第四十团进驻济南城。“五·三惨案”爆发的当日下午,济南受到日本军队猛烈的攻击,总司令蒋介石的安全受到威胁。他奉命率领部队护卫蒋介石徒步离开济南城,一直送到城外的八中涧,使蒋脱脸,安全抵达徐州。 1930年7月,黄杰参加了中原大战。战后,获宝鼎勋章。当时黄杰任第一师第二旅少将旅长。 1932年3月,黄杰奉命率部“围剿”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在商城战役中,国民党第二师惨遭失败。蒋介石一怒之下,撤了师长汤恩伯的职.黄杰升任该师中将师长。黄杰接任后,对失败的第二师加强训练,使其恢复元气。

8月上旬,他率部向鄂豫皖苏区的中心区域湖北七里坪、黄安猛扑,被红军击溃,败退白马嘶河。接着,师指挥所又遭红军攻击。他命部队反击,与红军血战通宵,伤亡近千人。红军也遭到了很大损失。战后,黄杰以“大破共军于白马嘶河”,向蒋介石“报捷”。1936年,宋子文执掌的财政部成立税警总团,黄杰又兼任了税警总团长,着力整训部队。


李三万的三万里


通过第一次北伐战争,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到了武汉,北伐军攻占上海之后蒋介石又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此时,国民党内部分裂为南京、武汉、上海(西山会议派)三个中央党部和两个中央政府对峙的局面。

由于桂系的逼宫,同时为了促使宁(南京)、汉(武汉)、沪(上海)三方的统一,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1927年8月16日,蒋介石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不久东渡日本。三方达成了形式上的合流,但是又相继发生了宁汉战争(南京国民政府讨伐武汉的唐生智),宁粤矛盾。



经过一系列的派系斗争,蒋介石最终坐收渔翁之利。1928年1月,蒋介石重回南京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并召开了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经过此次会议国民党内部暂时达成了统一。


1928年2月,蒋介石担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担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担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担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民政府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北伐的对象为奉系的张作霖和张宗昌。具体的部署为:

第一集团军沿津浦路北上;第二集团军山东杀出;第三集团军由石家庄穿插;第四集团军打通京汉线。

占据山东的张狗肉很快失败,张作霖很快退出了关外,结果在皇姑屯炸死,少帅在国仇家恨的情况下宣布东北易帜。至此,二次北伐完成,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二次北伐是在国民党内部暂时达成统一后发动的,由于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在第二次北伐中出力最大,蒋介石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把北平划给冯玉祥,而是划给了出力最小的阎锡山。胜利之后,蒋介石为了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召开了军事编遣会议,从而为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埋下了伏笔。


历史军魂


关于这个问题,刚好我上个月参观了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也算有感而发。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样一来,长江流域就出现了南京和武汉两个国民政府。武汉军事将领唐生智、张发奎主张“讨伐”蒋介石。汪精卫、徐谦等人不同意,如果武汉一动,河南境内的张作霖奉军可能乘虚南下,倒不如北伐奉军,先把冯玉祥的国民军从陕西接应出来。再则,南京正沿津浦铁路进攻直鲁联军,打倒北洋军阀显然比内部矛盾更重要。

也就是说,“二次北伐”实际上是南京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两边分工合作进行的。

南京北伐军进入山东境内,对于自视胶济铁路沿线及整个胶州半岛为利益范围的日本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5月3日,占领济南的贺耀祖第40军与日军发生争执,日本正求扩大事端,冲突一发不可收拾。蒋介石权衡缓急,决心暂时撤离济南,绕道北伐。冯玉祥亦说:“以我一个革命军人的身份立场,我主张不顾一切,拼命和日本鬼子干一干。至于为免军事冲突,从外交方面与他交涉的办法,也许较为稳妥。”



武汉北伐军沿京汉铁路北上,奉军装备精良,并有当时极为稀罕的飞机、坦克协助作战。据北伐军报告,临颍奉军的工事筑于麦田内,射界广阔,机关枪、迫击炮环列壕边,后面又有山炮、野炮,一层一层形成弹网,“炮弹之落于阵地中者如暴雨之檐溜“。后来,奉军迫于冯玉祥逼近郑州,为了避免全军覆灭,悉数退守河北。出于拉拢冯玉祥,武汉北伐军随即撤回湖北,把胜利果实河南完全交由国民军掌控。


6月初,山西军阀阎锡山下令全省“易帜”,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改编晋绥军为北方国民革命军。几乎与此同时,张作霖通电退出北京,未料在返回沈阳途中遭到日本关东军暗算而身亡。于是,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在北京取得胜利会师,“二次北伐”结束。

纵观“二次北伐”的整个过程,始终夹杂着中日民族矛盾、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左派”与“右派”之争,以及北洋军阀之间的历史恩怨。因此,“二次北伐”一方面基本上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埋下了蒋、冯、阎、李纷争天下的伏笔,及至发展到1930年中原大战。当然,这是后话了。


冯杰


广东革命政权实际上先后进行过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孙中山领导的,1922年5月份,孙中山在韶关设立大本营准备北伐,但是因为陈炯明的叛变,因而第一次北伐失败。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成立后,又开始着手新一轮的北伐,1926年,经过一年的准备,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誓师北伐,当时的北伐军是国共合作的军队,全军共计八个军。

但是在北伐的途中先后发生了“四一二政变”、“宁汉分裂”等事件,北伐也因此被耽搁。史称为第一期北伐。最先开始二期北伐的是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4月19日,就在上海“四一二政变”过后不几日,武汉国民政府就开始了二期北伐,进攻的主要对象河南的奉军,6月1日,北伐军与冯玉祥所部在郑州会师,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也在同时进行二期北伐,于6月2日占领了徐州,南京国民政府所面对的主要敌人是直鲁联军和孙传芳的部队。

6月中旬,武汉国民政府与冯玉祥召开了郑州会议,在会议上,冯玉祥提出宁汉合流,共同北伐。汪精卫没有立即同意,但彼时的汪精卫对于共产党已经越来越不满意。1927年7月“715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武汉国民政府也与中共决裂,此后宁汉合流就被提上了议程,7月下旬,汪精卫通电表示愿意宁汉合并,因而宁汉之间的分裂状态也很快结束。

此后,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二期北伐一直到北伐军在1928年6月份进入北京为止。二期北伐与一期北伐性质不一样,一期北伐是国共领导下的大革命运动,二期北伐则带有军阀混战的意味,并且二期北伐后期也丧失了革命性,许多北方军阀的部队在二期北伐的过程被改编为革命军。

革命军战领北京后,南京国民政府就宣布二期北伐结束,实际上当时在关外还有奉军的主力部队,这也体现了二期革命的不彻底性。


青年史学家


二次北伐,指的是北伐战争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以蒋介石为首,联合新军阀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国民党称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继续,所以成为“二次北伐”。我对二次北伐的看法主要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孙中山去世后,1928年老蒋重新上台,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2月2日到7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四中全会,改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机构,谭廷闿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老蒋兼任军事委员会主席。你想,老蒋一跃枝头,不拿出点成就怎么能服众;再者,北伐是孙中山的未竟之事,老蒋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继承者,不继续北伐,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所以老蒋之所以二次北伐,就是为了提高其在国民党内的身份,巩固其的统治地位。继续打出“北伐的旗帜”,把自己打扮成孙中山未竟事业的首领,才能笼络人心,以此便可理直气壮,师出有名地号令天下,使国民党各派听命于他,为他效命,壮大自己的实力。

(2)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新军阀,各实力派,之所以有北伐之意,完全是出于为扩充自己的实力,增加自己的利益,才会与老蒋合作,一致展开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

(3)二次北伐,促成了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遵守三民主义,从而避免了东北变为小日本的殖民地。从表面上看,可以说二次北伐在形式上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但内部新军阀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此起彼伏,国家表面上统一,实则仍是各地军阀,地方割据,一家独大。


Lee说


北伐和二次北伐的区别在于,北伐是国共合作北伐,二次北伐是国民党单方面北伐。二次北伐是国民革命军不断壮大,包括国民革命一、二、三、四集团军,专伐张作霖的奉军。但是二次北伐发生了济南惨案,国内矛盾变成了民族矛盾。以张学良易帜完成了北伐胜利。


第五玥璋


二次北伐的意义需要重新认识!

北伐军路过济南时发生了什么?日军大肆屠杀济南的中国军官民之后,北伐军是如何做的?

北伐真的形式上统一全国了吗?难道之前全国形式上是不统一的?那请问哪个省独立建国了?旧军阀还能收回蒙古,北伐后的新军阀们只能任蒙古独立。

北伐之后,有底限的旧军阀混战没了,没有底线的新军阀混战开始了。蒋桂、蒋冯、中原大战……等规模比旧军阀混战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道北伐的意义哪来的历史书上的那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