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珍貴了!難得一見的國慶老照片!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從此,這個日子便成了祖國的生日。一代代人伴隨著它共同成長,見證了生活的日益變化和社會的共同進步。

回眸過去,那些我們曾一起經歷的國慶節,許多細節或許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漸漸被人們所淡忘。可當它們再度被髮掘出來,如今讀起來還是那麼津津有味,有著獨特的感覺。

通過下面這些珍貴的國慶老照片,一起來感受中國曾經走過的那些年代。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當天有資格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典禮的新中國領導人、政協代表和候補代表共622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李濟深、董必武、郭沫若、張瀾、高崗等人是以共和國主要領導人的身份站在前排顯著位置。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50年參加國慶遊行的兒童

從1949年至1959年,“十一”都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閱兵式;此時會有大量普通民眾參與到遊行隊伍中;在1950年的國慶一週年,有40萬軍民參加了慶典。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58年,北京玉淵潭人民公社社員在舉行國慶節聚餐。

1958年,全國形成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熱潮,全國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人民公社化。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國慶十週年上海的遊行隊伍

1959年,新中國迎來第一個國慶逢十的週年。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人民大會堂施工工地

國慶十週年,全國各行各業都組織獻禮工程;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北京車站等十大建築都是獻禮工程,在國慶前夕完工。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天津國棉四廠細紗乙班文娛小組排演節目

除了閱兵、遊行外,文藝活動也是重頭戲,在國慶十週年時,各地單位、學校都會排練文娛節目;天津國棉四廠的細紗乙班文娛小組,在當年自編自演了100多個節目。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北京鋼鐵學院學生在做紙花,準備參加1963年國慶節遊行。

從1960年以後直至1984年,天安門廣場上沒有了閱兵式;取而代之的是每年國慶節,在天安門前舉行的盛大集會和群眾遊行活動。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75年國慶節,北京天壇的遊園活動。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群眾遊行也取消了。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76年國慶期間,人民回憶毛主席。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國慶期間,北京蘆溝橋人民公社嶽各莊大隊的人們,在一起回憶毛主席1958年視察公社時的情景。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天安門前國慶遊行隊伍中,北京大學學生突然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開始帶領中國人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國慶35週年,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84年,北京東四家電服務部門前,觀看國慶大閱兵轉播的觀眾。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85年國慶前夕,上海市名牌產品評選展銷會現場。

改革開放以後,國慶作為一個全民歡慶的節日,其內涵也逐漸豐富起來;上海的展銷會將八大類的名牌產品在曹楊商場集中投放,日銷售額接近全國著名的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87年10月1日,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有組織的登上天安門。

天安門城樓,曾經是領導人向群眾致意的地方,在1988年,天安門城樓正式售票開放後,毛主席揮手時站過的地方已經不允許站了。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八十年代末,位於宣內大街的一家個體髮廊的經理正在店門前掛起五星紅旗。

1990年頒佈施行的《國旗法》規定,國慶節,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城鎮居民院、樓以及公共活動場所,有條件的可以升掛國旗一直到現在。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91年,北京紅紗燈廠的工人們在趕製紗燈迎國慶。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1999年國慶節,一位奶奶抱著小孫子在天安門廣場。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祝大家國慶節快樂!

太珍贵了!难得一见的国庆老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