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敗28勝——唐與吐蕃200年戰爭

十二敗二十八勝——唐與吐蕃兩百年戰爭總結

唐、蕃戰爭始於623年芳州之戰,終於822年長慶會盟,整整持續了兩百年。不過兩國間的激烈衝突,其實從662年吐蕃從唐朝手中奪取了對龜茲的宗主權才真正開始,至751年怛邏斯會戰後結束。在這近百年中,雙方的勝負之勢雖然明顯,但總算還是互有攻守;等到751年唐朝慘敗於西域,尤其是755年安史之亂以後,大唐在吐蕃面前完全失去了還手之力,戰況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12敗28勝——唐與吐蕃200年戰爭

在662至755這近百年中,唐史中記載的兩國間爆發的戰事共四十起,大唐十二敗二十八勝,勝率明顯高於蕃方。一些人以此為據,又對該數據大加渲染,矇蔽了不少人,令他們誤以為大唐在吐蕃面前一直佔據了明顯上風。其實這種淺薄伎倆也就是騙騙無知群眾,真正瞭解這段歷史的人都很清楚,在這一百年中,唐朝略佔上風的僅有玄宗統治後期,此外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被動挨打的悽慘局面,其頹勢非常明顯。

雖然在唐史中,史官們將唐朝的這二十八場勝仗多冠以“大破”、“大敗”、“蕃軍大潰”之類的說法,但這些勝仗中的大部分其實都只是小勝,殲敵尚不滿千人(殲敵千人以上,史官便會記述具體數字,計有一千一次、兩千一次、六千一次、“數萬”三次),其餘的二十二次戰鬥的殲敵數量加起來也沒有多少,因此史官們對確數決口不提,更不敢提及己方的傷亡,畢竟在這些“大破”蕃軍的所謂“勝利”中,唐軍的傷亡不知有幾次會比對方更加慘重。

12敗28勝——唐與吐蕃200年戰爭

宏觀來看,大唐這二十八勝的殲敵總數當在十萬上下。而在這四十場戰事中,規模最大的四場會戰均以大唐全軍潰敗而告終,唐軍的傷亡極其慘重,士兵僅戰沒就高達四五十萬,受傷和被擊潰的更是不計其數,再算上其它三十六場戰事的傷亡,唐帝國的傷亡總數要比吐蕃高出數倍,這還是並未考慮前線將領誇大戰果,甚至掩敗為功,以及史官們進行了選擇性記述等因素的結果,而事實上,這種結果對統計數據的影響並不容忽視。

對此你們怎麼看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