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感動」青州市王墳鎮:羣衆利益大於天

「身边的感动」青州市王坟镇:群众利益大于天

「身边的感动」青州市王坟镇:群众利益大于天
「身边的感动」青州市王坟镇:群众利益大于天

青州市王墳鎮黨委書記 陳湘穎

王墳的8月,本應是天高雲舒、碩果滿枝、豐收在望的季節,然而今年,8月的王墳,卻是洪魔肆虐、路斷橋毀、滿目瘡痍的景象。

8月19日,王墳鎮遭遇了一場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襲擊。從18日開始,降雨就一直不斷,這已經是汛期以來的第三場颱風了,土壤已經嚴重飽和,河道水位持續上漲,我意識到,極有可能造成洪災,必須全力應對!

下午1點,他們召開了只有15分鐘的防汛緊急調度會,6個社區、23個相關部門全員上崗,各就各位,在機關幹部和村幹部微信群連續4次發出緊急通知,生死攸關、人命關天的時刻,所有黨員幹部迅速到防汛一線,尤其是危房戶、河道邊住戶,要死盯、要硬靠、要嚴守,一定把人全都撤出來!

下午3點多鐘,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山洪暴發了!打到鎮黨政辦報告險情的電話一個接著一個,不停地響。柿子溝小水庫告急!大峪口橋告急!金家村小塘壩有垮塌危險!澇窪村有村民的房子被沖毀!再後來,全鎮大面積停電,固定電話、手機信號全部中斷!一場前所未有的洪水災難真的來了!

緊急救援——不讓一名受困群眾遇險

雨,一直在下。下午3點10分,203毫米;4點10分,218毫米;晚上8點10分,達到破記錄的260毫米。

危急關頭,青州市委成立王墳鎮抗洪救災指揮部,3位市級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王墳。王墳鎮黨委書記陳湘穎立即組織派出所、消防隊、森防隊等成立救援小組,哪裡有被困人員,就去哪裡;哪裡有險情,就去哪裡;哪裡有群眾需要,我們就去哪裡!

澇窪村地勢低窪,3條山溜的洪水在這裡迅速彙集,不到10分鐘的時間,水深已接近3米,村民的冰箱、洗衣機、傢俱、生活用品被洪水捲走。還沒有來得及撤離的群眾,爬上了房頂等待救援。鎮派出所所長王富國突然喊了一聲:那邊有人,我上!他迅速在腰裡繫上繩子,第一個衝進水中,扒開水中的雜物,砸開玻璃,用人拴人的方式,一個一個拉出來。到深夜陸續救出被困群眾37人,其中既有80多歲的老人,也有不滿2歲的孩子。

澇窪村和臨近的王墳村受災最為嚴重,當晚撤出的140多名群眾,他們立即騰出鎮政府辦公樓,讓他們休息,第二天聯繫附近的九龍峪酒店作為臨時安置點。後來,受災的孫國忠老人跟我說,多虧了黨和政府,給我們找地方住,熱湯熱飯的,要放在舊社會,真不知道怎麼熬過去,不死也得去逃荒要飯了。

通訊中斷,道路被毀,要想全面掌握災情,只能步行進村。天還沒亮,陳湘穎和鎮長商量了一下,決定兵分四路連夜進入情況不明的幾條山溜,每個村都要到,一定要見到村幹部。

他們和最早趕來支援的藍天救援隊一行6人從鎮政府出發。孫胡溜有18個村莊,孫胡路是唯一的進出通道,有些地段被掏空路基,有些路段被沖毀變成了河道,有些地方水深到腰部,找不到原來的路,我們就爬到山上走山路,砍下樹枝當柺杖。。

孟慶玲,趙家峪村的黨支部書記,看見了救援隊伍,情緒很激動,說,沒想到陳書記來的這麼快,真是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原來,19日下午,水位迅速上漲,很快就漫過了河壩,沖垮了橋樑,衝到了村裡。這個時候,孟慶玲帶著集合起來的17名黨員站了出來,分成三個小組,由他們分別帶領,分三個方向往附近的山上跑,全村人就這樣躲過了洪峰。孟慶玲怕是村裡還有沒撤的,就一直看著村民都走了以後,才往高處撤。洪峰過去後,又一直守在受災嚴重的地段,排除險情、維持秩序。孟慶玲說:“俺孃家也受了災,也沒顧得上去看看。”

同樣是一位女村幹部,河北崖村的村主任焦正霞,從19日下午開始,身材瘦弱的她和村委幹部連續奮戰4個多小時,撤離了沿河居住的50多戶群眾。當時,84歲的劉永香老人無論怎麼勸,都不願離開,無奈之下,焦正霞背起人來就跑,十幾分鍾後,老人住的房屋瞬間被洪水和淤泥吞沒。後來一說起這事,老人就止不住地抹眼淚,一個勁地說,“多虧了這個好閨女,把我連拖帶拽的背出來,真是咱老百姓的好官!”

在她進入孫胡溜的同時,鎮紀委書記李雲鶴帶著另一組救援隊伍,從臨朐走山路繞道,輾轉進入了仰天溜的胡宅社區探查情況。社區主任陳群港,從18日下雨開始,右腿韌帶拉傷,他忍著疼痛,在水中、在泥中一瘸一拐的排查險情,轉移危險地帶人員,組織村裡的青壯年扛沙袋、堵決口。

從救援組到達仰天溜的第1個村開始,直到最後的第13個村,不斷有駐村幹部和村幹部加入,幫助開展搜救工作。一個9人的救援小組到最後,變成了40多人。外來的救援隊沒想到,受了這麼大的災,村民有水喝、有飯吃、也有備用的照明設備,情緒穩定。村裡的黨員幹部還在用石頭、沙袋自發進行抗災。更沒想到的是,在搜救小組完成搜索任務返回時,這些駐村幹部,卻沒有一個藉機隨救援組返回相對安全的鎮區,而是全部回到各自負責的村莊和崗位。

參加過眾多救災行動的救援隊隊長李明不禁為之動容。他剛到鎮政府的時候,不明白為什麼沒看到幾個鎮幹部,走這一路才知道,他們早就下了村,穿著渾身溼透的衣服,在村裡蹲守了一夜。李明問,“我能幫你們鎮幹部做些什麼嗎?”得到的回答卻是一個個電話號碼,當時山裡通訊全部中斷,這些人請李明出去後幫忙打個電話,向家裡報個平安。李明說,記錄這些電話號碼,他寫了滿滿一張A4紙。

20日中午以後,各小組相繼傳回消息:人都沒事,全部平安,沒有人員傷亡!聽到這些,陳湘穎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她知道,在這次與洪水的艱難博弈中,在這個與死神較量的戰場上,他們——贏了!

鎮村黨員幹部,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他們的父母妻兒就在王墳鎮的某個小山村裡。洪水來了,在家人最需要他們陪在身邊,最需要他們搭把幫手的時候,沒有人請假,沒有人後退,沒有人喊一聲苦、叫一聲累,他們選擇了堅守,主動站在抗洪救災的最前沿!站在了百姓身邊!有了他們,才有了群眾的評價---大災可怕、政府可靠!

緊急搶修——晝夜不息打通“生命線”

災情發生時,降雨徑流大,來勢猛,流速急,山洪下洩衝擊破壞力大,共沖毀道路80公里,沖垮橋涵102座,13個村飲用水井被衝掩埋,1270戶房屋損壞,農田被淹1.5萬畝,75家果品加工企業院牆倒塌、設備產品被淹。

但是,災後的王墳絕不是一座淒涼的孤島。省、市、縣各級領導穿著水鞋,踩著泥濘,趕到現場,調度指導,安撫群眾。縣鎮村三級聯動,前後方雙線作戰。濰坊市5個市直部門傾情傾力,幫扶救災。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一車車救援物資進到王墳,一筆筆愛心捐款匯到王墳,一批批志願者趕到王墳。援助援建單位帶著施工人員,帶著我們急需的大型機械,連夜勘察災情,組建救援突擊隊,加緊展開搶通搶修。他們白天黑夜連軸轉,餓了啃口方便麵,渴了喝口礦泉水,困了在車上打個盹,僅用四天時間,就實現了路、電、通訊“三通”。

西股溜道路多處塌方,損毀嚴重,是最後搶通道路的一條山溜子。其中一處跨度40米的中橋被沖毀,上游的5個村斷路、斷水、斷電、情況不明。火箭軍官兵和民兵預備役、鎮幹部組成了一百多人的緊急救援隊,徒步20裡山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進入5個村莊,送去飲用水、食品、手電等生活物資。

災後陳湘穎走遍了受災相對嚴重的55個村,那幾天她的腳都走腫了,不穿襪子腳上就磨起水泡,襪子穿一天就不敢脫,一脫一層皮。崮後村100多戶,一戶出一個義務工,钁挖鍁鏟,7天時間修通了4條環山路,沒有耽誤村民上山掰玉米、收山楂;一位受災的大嬸子領到熱乎乎的包子時,眼含熱淚,不停地說,不要都給俺,勻和著點啊;王墳村吳濟生老人趕到上級領導面前說,這是天災,不要怪我們的幹部,要不是他們,我這條老命早就沒了……有這樣樸實善良的群眾,看到這些場景,她想,我們基層黨員幹部,付出再多,也值了!

災後重建——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天有無情災,人有迴天力!一個多月以來,抗災減災、災後重建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過。各村莊、各企業不等不靠,村幹部率先帶頭,老百姓出工出力,受災較輕的捐助受災較重的,勞力多的幫助勞力少的,大家清理淤泥,清除垃圾,整理道路,幹勁十足。損失6000多萬元的青州金潮來食品公司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僅用20天時間就恢復了生產。第一批產品已經擺上了商場的櫃檯。今年中秋節,受災嚴重的王墳村6戶群眾在新建的臨時安置房,歡歡喜喜的吃上了團圓飯,高高興興的看上了央視中秋晚會。

災後第三天,鎮機關一名普通的女幹部在朋友圈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脫下溼了又幹、幹了又溼、若干次差點餿掉的泥濘迷彩,衝個熱水澡,竟感到無比的愜意和滿足。不曾想到,一杯熱茶、滿滿的4G信號竟變得這麼珍貴和難得,面對無情的天災,王墳鎮黨委政府堅定不移地牢牢守候在王墳,不論是前線,還是後勤,大家懷揣著滿腔的熱血,揮灑著止不住的汗水。災後重建任重而道遠,機關幹部會陪著王墳人民走過這一段艱難的時期,王墳定能贏回它往日的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