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新套路之「清盤公告」

最近大家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公告:因近期網貸行業環境惡化,投資者信心不足,資金流出劇增,部分借款人的還款意願喪失以及還款能力不足,某某平臺流動性幾近枯竭,經公司股東綜合考慮決定,做出良性退出的決定,承諾不跑路,不失聯,及時追回欠款,分批次兌現給所有投資人。沒錯,粗看之下就是一份平臺的清盤公告,但正是這樣一份寥寥數百字並附帶幾年兌付計劃的公告,成為許多P2P平臺“良性退出”的牌面。

事實上清盤後能有多少平臺會如約兌付呢?坦白說清盤在當前環境下已經成為新的跑路套路,雖說清盤比跑路的消息更心安一些,但並不代表投資人就能夠順利拿回本金。所以很多人疑慮難道清盤停業距離爆雷只是多了一張紙的掩飾嗎?

暴雷新套路之“清盤公告”

什麼是清盤?

清盤指的是公司停止運營,將所有資產在短期內出售,快速現金,根據先後次序償還未還的債項,最後按照法律程序宣佈公司解散的一連串過程。P2P平臺清盤原本是作為一種合法的退出渠道,但實際情況卻是平臺已經出現資不抵債或嚴重虧損等現象後被迫退出的方式。簡單的說平臺因為風控環節過於薄弱,項目質量較差,導致大量項目逾期甚至產生壞賬,即使有相應的預防措施,也難以繼續經營下去了,所以不得不清盤。

為何清盤會成為P2P跑路的新方式呢?

首先P2P行業是缺乏完整的退出機制的,換句話說平臺跑路成本低,但由於這兩年監管政策逐步落地執行,P2P平臺不敢像過去那般明目張膽的跑路了,於是就盯上清盤這種方式。既然政策上沒有明確、詳細的流程,那麼只要發佈一份清盤公告,然後隨便兌付兩期不就能脫身了嗎。因此在前兩個月的雷潮中,不管是有名的大平臺,還是無人知曉的野雞平臺都是借清盤之名消失的。

其次平臺宣佈停業清盤之後投資人缺乏主動性,或許是被良性退出的一面之詞矇蔽了,許多人覺得很有可能會拿回一部分投資資金,從而放鬆心態等待平臺的消息。但事實上大錯特錯,如果平臺真的有那麼大還款能力,也就不至於停業清盤了不是嗎?即便是遇到因為業務不合規,面對競爭或監管要求,並且需要很大的成本持續投入而做出清盤的平臺也主動積極的去想辦法知曉事情的進度。至於那些原本就是高風險的平臺清盤,不僅需要時刻盯著,還要讓經偵部門介入才會更加穩妥。

最後平臺停業清盤缺少監管部門和第三方機構的介入,無法監督平臺對債權或是固定資產進行變現,也不能及時確保是否能償還債務。要知道資產變現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可能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投資人才能拿回自己的本金而且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基本有些平臺原本是打算良心清盤的,但在後期兌付中缺乏有關部門的監督,於是滋生跑路失聯的想法並付諸行動,這同樣是導致清盤被異化的重要原因。

真“清盤”還是假“清盤”?

網貸平臺的清盤停業究竟是不是良性退出,可以直接看投資人究竟拿回多少本金,如果只是憑藉一張毫無可信度的公告就聲稱良性退出試問誰會信呢?好在近期下發的監管政策中對於P2P平臺作出明確的規定,要求上報給地方金融辦,並且兌付方案也由金融辦審查和監督,所以未來平臺退出將越來越合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