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法官爲日本甲級戰犯無罪辯護,印度感到羞辱,日本說他是英雄

印度法官為日本甲級戰犯無罪辯護,印度感到羞辱,日本說他是英雄

距離東京審判結束已經70週年了,但這場審判卻值得所有中國人永遠記在心裡。原本這場審判應該是正義戰勝罪惡的代表,但過程卻異常困難。1946年5月3日開庭這一天,28名日本甲級戰犯全部宣稱自己無罪為自己作無罪辯護。

印度法官為日本甲級戰犯無罪辯護,印度感到羞辱,日本說他是英雄

中日戰爭雖然日本戰敗了,但實際上戰爭還沒有結束。所有的甲級戰犯都不承認自己有罪,一時的失敗並不代表永遠。抱著這一信念,日本組成了150人的律師團隊為其辯護。法庭由11國法官組成,分別是中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洲、荷蘭、新西蘭、菲律賓、印度。其中印度法官巴爾是唯一一位為日本戰犯作無罪辯護的法官。

印度法官為日本甲級戰犯無罪辯護,印度感到羞辱,日本說他是英雄

印度法官巴爾不是一名合格公正的法官,他為日本戰犯的無罪辯護並不是建立在證據和證人口供上的。而是建立在個人喜好與個人意識形態上的,巴爾法官認為日本發動的並不是戰爭,而是解放全亞洲。日本幫助印度趕走了英國的殖民,因此日本應該是代表正義的一方才對。在法院中他提出,戰爭是國家行為,個人不應當為國家行為負責。國際法起訴的是國家,而不是針對個人的,因此這28名戰犯都是無罪的。巴爾在法庭宣佈審判結果前,已經明確說明他將判日本戰犯無罪。完全無視法律的公開性,因此巴爾也被日本政府看作是日本的英雄,併為巴爾在日本各地建紀念碑。但必須說明一點,巴爾法官的行為只是代表他個人。因為巴爾在東京法庭的奇葩表現,當時印度政府也覺得臉上無光,特別為了此事發過公告說這只是巴爾法官的個人行為不代表印度政府的立場。當然了,只是當時的印度政府,現任的印度總理莫迪為了巴結日本曾經說過:“日本人對巴爾法官非常尊敬,不會忘記他為日本做無罪辯護的功績”

國民政府方面認為日本侵華戰爭是全世界公認的,審判只不是走走過場而已。因此準備並不是十分充分,同時中國作為被日本侵略十幾年的受害國,但提供有效證據卻是這麼多國家裡最少的。由於法庭採用的英美法系,被告人在法庭審罪前,都以無罪假設為前提訴訟人需要提供被告人有罪的證據和證人證明被告人有罪陳訴經法庭採納才能定罪。日本辯護團充分利用這一點,只要訴訟人無法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他有罪就行,無須證明自己無罪。日本在戰敗後,已經有計劃的將許多證據銷燬。

印度法官為日本甲級戰犯無罪辯護,印度感到羞辱,日本說他是英雄

東京審判後巴爾還受日本邀請三次到訪日本,不遺餘力的到處宣揚日本戰爭無罪論。日本為了表彰巴爾為日本作出的“傑出”貢獻,在日本靖國神社前面為巴爾立了紀念碑。同時也利用巴爾作為日本作的無罪辯護言論為依據,四處宣揚日本並沒有犯下戰爭罪,日本戰後也因為與美國利益交換並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