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垂簾聽政,一個在大清前期危難之際數次力挽狂瀾的厲害女人

本文大概1900字左右,閱讀完成需要3分鐘。

提到大清帝國厲害的女流之輩,大家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但是慈溪和她相比那簡直是不值得一提,她為自己的丈夫皇太極分憂解難;扶持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免去愛新覺羅氏內部為皇位爭奪的殺戮;幫助自己的孫子除鰲拜、鬥權臣,削番王等等事件無不是聽起來聽起來讓人心驚肉跳,她就是努爾哈赤的妃子、順治皇帝的母親和康熙大帝的祖母——孝莊太后——布木布泰。

她沒有垂簾聽政,一個在大清前期危難之際數次力挽狂瀾的厲害女人

明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1613年3月28日),孝莊太后布木布泰出生在蒙古科爾沁部落的一個貝勒家裡。其父親宰桑是一個較大部落的首領,布木布泰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小小年紀就長得水靈靈的,好不惹人喜愛。在布木布泰13歲時,皇太極當時練兵之際,正好去宰桑家裡做客,見到布木布泰,當時就喜歡得不得了。事隔數年後,正好皇太極的福晉就是宰桑的妹妹,在皇太極繼承了努爾哈赤的衣缽之後,皇太極的福晉順理成章的被封為皇后,掌管後宮。但是皇后一生沒有子嗣,為了家族的利益和自己將來後宮的地位,皇后向皇太極一番美言後,將布木布泰推薦給皇太極,希望可以和侄女一起服侍皇帝,皇太極一聽是布木布泰,當時就答應了。因為少數民族那時也沒有那麼講究,所以侄女和姑姑可以共侍一夫。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之後,察言觀色、對皇太極無微不至的關心,博得皇太極的好感。經常替皇太極分憂解難,並恰到好處的提出解決方案,但是從來不染指朝政,所以皇太極對布木布泰更是喜愛有加。

她沒有垂簾聽政,一個在大清前期危難之際數次力挽狂瀾的厲害女人

清朝起兵遼東,女真族本來是地廣人稀,想要控制大明朝的疆域,僅僅依靠女真部落的人是萬萬行不通。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重用漢人,讓漢人中的有能之士為大清帝國服務。當時正好在打敗明末一代名將薊遼總督洪承疇,皇太極俘獲洪承疇後,給予極高的優待,希望洪承疇能夠棄明降清,並答應給予高官厚祿。但是洪承疇不為所動,要知道皇太極不是看重洪承疇的才能可以幫他打開入關的大門,絕沒有這個耐心。皇太極重金買通洪承疇身邊的衛士,衛士告訴皇太極,洪承疇除了美女之外,任何條件都不能動其心志。皇太極高興極了,要美女還不簡單,我大清國有的就是美女,漢族、女真、蒙古朝鮮等等各挑選了一批,全部給洪承疇送去,結果仍然沒有打動洪承疇。皇太極為此心事重重,當孝莊發現皇太極為此事而煩心後,隨即從范文程那裡瞭解到洪承疇的世家、經理、愛好和脾氣後,胸有成竹的給皇太極說她有一計,,皇太極一聽大為讚許,連忙點頭同意。

孝莊身穿漢服,打扮的特別清秀,端著一碗人參湯來到洪承疇的住處,洪承疇剛開始不為所動。但是經不住孝莊婀娜多姿的身材,散發著陣陣香氣,再加上孝莊察言觀色的本事,幾句甜言蜜語,一代明江洪承疇就這樣被一個女人輕鬆俘獲。皇太極得洪承疇之後,對大明作戰勢如破竹。

孝莊經此一事,其地位直接上升後宮之最,雖然沒有榮升皇后的寶座,但是其威嚴直接壓過皇后。

這只是孝莊嶄露頭角的開始,厲害的手段還在後面。皇太極不久駕崩了,一時間大清國群龍無首,因為皇太極在世時沒有立太子,所以當下皇位繼承人選之爭將會十分慘烈,眼看一場血雨腥風即將刮來。當時皇太極只有豪格一個貝勒年長,其餘的幾個兒子都是未成年,並且沒有任何戰功,那豪格應該穩穩登上皇位的最佳人選,可是在皇位爭奪的大戰中有時候自己是很無奈的。和豪格同樣有競爭力的還有多爾袞,大貝勒代善,他們都是戰功赫赫,實力均衡,手握重兵的愛新覺羅氏家族努爾哈赤的子孫。眼看一場愛新覺羅氏家族內部皇位爭奪之戰要開始了。就在這時孝莊出場了,她在短短几天,理清頭緒,為了自己,為了自己六歲的孩子福林,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她豁出去了。第一步先演一出要為皇太極陪葬的哭戲,奪得了王公大臣的好感;第二步找自己的姑姑當時的後宮之主皇后商量一番,當時皇后害怕極了,孝莊告訴皇后不論是豪格登基還是多爾袞登基,不無法避免一場互相殘殺,這樣的結果無論誰登上皇帝寶座,後宮都無一倖免,最後皇后支持孝莊的提議——支持福林登基;第三步孝莊和皇后一起找豪格,向他說明這個道理,豪格答應退出登基人選,只是覺得委屈;第四步要找誰呢?當然找有實力又有威望的代善,因為代善和多爾袞反目多年,自相殘殺。當說到要福林繼位時,代善沉默了,孝莊乃是人精,知道代善的顧慮,擔心自己垂簾聽政,所以當即表示福臨繼位,馬上退居後宮,深入淺出,絕不參政,代善終於默認了;第五步找多爾袞攤牌,孝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多爾袞如果他和豪格任何人登基都會迎來一場殺戮,作為努爾哈赤的子孫難道願意看到這場殺戮毀掉先祖的心血嗎,多爾袞那是一萬個不願意,在努爾哈赤駕崩之後自己就有機會登上皇位的寶座,但是沒能如願,現在皇太極歸西了,該輪到他多爾袞了,他等了太久了。最後孝莊提出讓自己的六歲的兒子福臨登基,多爾袞為攝政王,並且可以掌控朝廷實權,也可以避免一場殺戮,如同皇帝一樣,豈不爽哉,多爾袞經過一番思考,覺得孝莊說的有理,答應了孝莊的要求。

就這樣一場馬上到來的殺戮被孝莊輕鬆化解,為自己的兒子奪得了萬人之上的榮耀,為自己的贏得了太后之位,甚至改變了大慶的歷史方向。

她沒有垂簾聽政,一個在大清前期危難之際數次力挽狂瀾的厲害女人

孝莊的偉大事蹟到此還有結束,這個女人了不得。真心實意幫助皇太極解憂,幫助自己的兒子登上九五之尊。好不容易熬到順治帝親政,結果順治帝厭倦了塵世,最後出家為僧。順治帝出家了,他自己爽了,可是當時的康熙才剛剛8歲就登記,順治帝遺照八位輔政大臣輔佐康熙,可是以鰲拜為首的大臣卻獨斷專行,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裡,那後邊還不是孝莊撐著,最後鰲拜被殺。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又面臨削番,引起了吳三桂的揭竿而起,打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吳三桂一路從雲南打到湖南,很快半個江山盡收吳三桂的抓呀,年幼的康熙怎麼能應付當時的局面,還不是孝莊這個女人在後面周旋。翻開歷史發現,孝莊一直是皇帝寶座後面最厲害的女人,她是康乾盛世的最大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