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

羅燦,湖南衡陽人,中國玉雕高級技師

06年偶然來到北京,開始學習玉雕技藝

師從北京工藝美術大師、玉雕大師李東

期間受過宋世義大師的悉心指點

並於2014年成立個人雕工作室

其以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

並結合現代雕塑新理念

為求工藝上的更大突破

以及人生價值的自我體現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不動明王》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不動明王》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黃財神》

藏傳佛教類題材,工藝較複雜

對於匠人的要求也是非常高

複雜的紋飾,繁瑣的工藝

這是對羅燦的挑戰

故而其在面對這樣的題材時

一方面,在傳承藏傳佛教的基礎上

力求於設計中突出主題以及符號元素

做精做細,還原於傳統藏傳造型

另一方面,參考一些唐卡造像

著重於神態的微妙展示

以及圖案的簡化

簡化的同時也要還原神韻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立式渡母》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蓮花生大士》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朝聖》

關於藏傳佛造像的品相

羅燦說,其姿勢和神態很重要

如黃財神威嚴精美,觀音慈眉善目

佛造像的職責不同

其神態也會千姿百態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赤虎鼻菸壺》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綠度母和黃財神-鏈牌》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

關於創新,羅燦表示

要理解傳統和創新

一般來說,藏傳佛教的創新

基本創新在牌型上

以及元素上的一些搭配

其他不能“大尺度”創新

如此“創新”,便會沒有辨識度

要儘量保持原汁原味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綠度母》

一件藏傳佛造像玉雕作品的好壞

在神態,在結構,在佈局的疏密

即人物的神態、人物的結構

以及衣紋的疏密程度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綠度母》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釋迦牟尼佛》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羅燦

◆ 羅燦作品《水月觀音》

“生命有涯,藝海無涯。”

玉無止境,藝無止境

于思想,於感悟,於探索

於生活,於創新,於傳承

玉雕之路永無止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