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甲子·徵文丨李詩蘭:50多年前初到北醫三院,周圍情景竟是這樣……

甲子薪傳,積澱創新。2018年,正值北醫三院建院60週年,職工有話要說...

三院甲子·徵文丨李詩蘭:50多年前初到北醫三院,周圍情景竟是這樣……

李詩蘭,北醫三院婦產科

今昔的北醫三院(北醫三院“親歷”系列徵文選登)

我於1963年底到北京醫學院第三醫院婦產科工作。在來到北京之前,我的同學知道此消息後向我祝賀並投來羨慕的目光,而我自己也欣喜若狂。作為一名醫學院校的大學畢業生能被分配到祖國的首都北京,那該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啊!分到北醫的附屬醫院更是錦上添花。

我帶著十分愉悅的心情恨不得從武漢一步就能到達北京。到北京後,迎接我的是一場寒冷的大雪。雖然天氣寒冷,我到首都的熱情並未減退。第二天,我興沖沖的準備到三院人事科報到,那天是我作為醫生的第一天,這也是每個醫學院校畢業的大學生盼望的一天。到了三院,當時醫院周圍的情景使我實在難以想象也難以接受,儘管我是從武漢(中等城市)到北京(大城市)來,而我的母校是在武漢市內,雖不十分繁華卻也不冷清,但三院對面是一片有半人高的莊稼地,行人稀少,嚴寒冷清不像醫學院的附屬醫院。

我到人事科報到後被分配到婦產科,進科後改變了我對醫院的看法。當年婦產科在醫院東側,一層是產科,二層是婦科(其中二層西頭有四分之一的病人屬於運動醫學)。當年醫護人員大約50人,醫療團隊的醫療水平是很高的,有德高望重的從國外歸國的張麗珠主任、經永春和從上海來的顧芳穎,以及北京的李美芝、黃彬爵等高年資的醫生,還有陸錫瑤住院總醫師和住院醫師,經驗豐富的助產士在產房工作,分娩量每月約220至230人次,工作繁忙。

當年我是助理住院醫師,24小時工作負責制(參加科室有外科內科及婦產科)。這些助理醫生,住在舊樓的住院處對面,白天、黑夜隨叫隨到。白天除了日常工作外,還要完成三大常規的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每工作兩週可休息半天(當年是六天工作日製),所謂半天實為4個小時(中午12:00至16:00)回院。文化大革命開始後,24小時工作負責制自動停止了。目前,仍在三院工作的只有骨科的黨耕町教授和我。

在做助理住院醫師和住院醫師時,工作雖然艱辛,確實得到了前輩們手把手的指導,如:如何書寫病歷、如何行盆腔檢查、如何進行診斷及處理,特別教會我如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等。由於前輩們的奉獻精神,使我終生受益匪淺。我感謝他們,在他們的影響薰陶下,在之後的工作中,我也同樣嚴格要求我的下級醫生。

彈指一揮間,一晃50多年過去了,我已到古稀之年。現在的北醫三院如何呢?婦產科不再是隻有婦科和產科了,還有生殖醫學中心,計劃生育、遺傳等學科醫護人員數量已達500多名。現在科裡分工更細,各部門有梯隊,各有自己的專業。

醫院裡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工作突飛猛進發展,在國內也小有名氣。現在的北醫三院今非昔比,門診病房大樓林立,患者熙熙攘攘,眼前呈現出一派繁花似錦的場景。無論臨床醫療工作,還是科研成果在國內也佔有一席之地。

我祝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建院60年華誕。

文 | 婦產科 李詩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