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能夠這樣做,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晚上臨睡前,剛上三年級的兒子突然嘆了口氣,接著模仿我平時說話的語氣說道:“做老師真不容易,她累,我們也累。”

“為什麼這樣說?”我來了興致,小傢伙竟然懂得體諒人了,有些小激動。

“我們老師恨不得讓我們一股腦學會所有東西,有時候嗓子都講啞了……真好累呀,不說了,心累……”

說著就去睡了,想著他剛才說話的語氣,想笑卻笑不出來。

我在想,現在這形勢,學生要成績,學校要成效,社會要責任,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們真心不容易。他們同樣有家庭,卻擔負著更多的責任。

家長能夠這樣做,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1.你真的瞭解老師?

當一個老師走上講臺,即使有再多的煩惱與憂愁,都得拋到九宵雲外,讓自己精神起來……這,是一種專業。

家長能夠這樣做,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當有學生放學後不回家,家長電話打給老師的時候,即使她手中有天大的事,也會放下來,幫助家長找學生……這,是一種焦慮。

家長能夠這樣做,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有時候看到調皮搗蛋的學生,有時候,看到孩子調皮搗蛋,不禁拉下臉來,批評一通,可看到孩子縮脖子吐舌頭的樣子,又忍不住轉過背去偷偷笑了……這是一份疼愛。

很多事情,因為我們不是老師,沒法體會個中艱辛與苦衷。而且現在很多老師的付出和成績不成比例,更別說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善意舉措,往往搞得天怒人怨,落了個吃力不討好的結果。

家長能夠這樣做,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想到這裡,記起網上曾經流傳很廣的一個段子:

一日正在講課,一名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覺得影響課堂秩序,不準。結果孩子尿於褲中。家長狀告教育局:該老師違反人權,剝奪學生上廁所的權利,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誰知該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狀告教育局:課堂期間該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課室,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教師未盡到監護義務,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害怕他在廁所滑倒,前往陪護,誰知老師離開課堂期間,大量學生在教室打鬧,多人受傷。家長聯名狀告教育局:該教師上課期間擅離工作崗位,致使多名學生打鬧受傷,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於是該老師帶領全班學生一起去廁所。家長狀告教育部門:該教師上課期間不傳授學業,工作態度有嚴重問題,翫忽職守,不務正業,應嚴懲。

家長能夠這樣做,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雖然是個段子,但是當老師的都知道,並不是誇張。尤其是現在時不時地會有老師的負面新聞,被誇大宣傳的時候,這裡麵包含的無奈與委屈,因為你不是老師,所以你不會了解。

2.“支持老師說到底還是在支持孩子”

日本教育家多湖輝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位植物學家的兒子拿著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請教老師,但老師不認識。

於是,老師和顏悅色的對他說:“你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可以去請教他,老師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

家長能夠這樣做,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第二天,孩子又來找老師:“爸爸說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稱。他還說,老師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時忘記了。”

說完,孩子還順手把爸爸寫的一封信交給了老師。

老師打開信,上面詳細的寫明瞭小草的名稱和特性,最後還附著一句話:希望老師來回答這個問題,想必更為妥當。

家長能夠這樣做,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她沒有以一個家長的身份去詰問這個老師為什麼不盡到自己的責任去幫孩子答疑解惑也沒有去質疑這個老師的教學能力,而是降低自己植物學家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有些時候你可以不理解老師,但是你可以選擇支持她的工作!“支持老師,說到底還是在支持自己的孩子”!多湖輝最後這樣說道。

3.“包容也是一種支持”

想起一位做培訓的朋友說起過她的一段經歷。

那是她第一次上課,在一家開在商場的培訓班裡,課上的很成功孩子們很喜歡她。

但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一個小女孩跑丟了。

她慌了神趕快四處尋找,等她找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哭得非常傷心。

孩子的媽媽看到了,趕快過來安慰自己的女兒:“沒事了!媽媽來了,沒事了!”

小女孩很快就不哭了,然後孩子的媽媽接著說:“這個姐姐剛才因為找不到你很緊張,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親一下姐姐,安慰她一下,好不好?”

小女孩說:“好!”然後親了她一下,這件事她至今難忘!

我想,一個善良、寬容、優秀的孩子就是這樣教育出來的!

家長能夠這樣做,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這件事中老師雖然也有過失,但家長非但沒有指責,反而選擇了包容!有時候,無聲地包容也是一種支持!

人們常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如果把這種關係放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那最美好的關係就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孩子健康成長!

畢竟,老師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與您的孩子沒有血緣關係卻願意因您的孩子進步而高興,退步而著急,滿懷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顧大家並且無怨無悔的“外人”。

魔數家兒童思維(ID:moshujia2018)

------------魔數家兒童思維-----------

給孩子的思維插上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