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4武裝直升機的機身爲什麼要比其它武直更加寬大?

陳威峰


米-24,在當初研發時,就是一款運輸和武裝相結合的兩用直升機,既是運輸直升機,同時又是武裝直升機,自然塊頭就要比一般的武裝直升機來得大了,外型顯得更加寬大,噸位也要比一般武裝直升機要大許多。

據網上的公開資料,作為軍迷能判斷出米-24的龐大,機長18.8米,機高6.5米,尾槳直徑3.9米,旋翼槳盤235平方米,空重8.2噸,最大外部掛載2.4噸,最大起飛重量11.5噸。

此型運輸和武裝兩用直升機,以米-24為藍本研發了A、B、C、D、E和F共6種型號,產量也非常高總數約2000架。

米-24延續了米-8寬大的機身,有一個可裝8名全副武裝步兵的運兵艙,這是米-24與AH-1為代表的西方武裝直升機的最大差異。

米-24最大的特點,就是武裝和運輸兩者兼容,兩者並行不悖,在戰時,能憑藉自身強大的火力,壓制地面的敵人。

然後,在輸出火力壓制地面敵人的基礎上,迅速將全副武裝的步兵或空投、或繩降、或機降到特定區域,因此非常適合用與陸軍部隊協同空降作戰。

米-24的主要任務是為己方機械化部隊開闢前進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種路面設置的障礙,壓制空降區敵人的先頭部隊,在戰時打通機械化部隊前進的安全通道。

但同時,米-24要塞進8名全副武裝的步兵,機艙面積就增大了,導致整個機體臃腫,比AH-1要碩大得多,飛行性能也相應下降,戰時被敵方命中的概率也增大了。

米-24巡航速度每小時27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330公里,機內燃油最大航程1000公里,最大續航時間4小時。

這組網上公開的技術參數資料,即使與一般武裝直升機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特別是其2.4噸的載彈量、1000公里的航程,在武直領域都是出類拔萃的。


國平軍史


從這個角度來看米–24“雌鹿”直升機確實很寬大,要比同為第一代武裝直升機的AH–1“眼鏡蛇”寬了許多!

之所以寬,是由於蘇聯在設計“雌鹿”的時候沒有借鑑,當時武裝直升機是新鮮事物,作為一種新式武器裝備,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它的功能完善,除了使用:機炮、火箭彈、反坦克導彈……之外,還要求“雌鹿”有運載8名士兵的能力,武裝直升機運送士兵的目的就是在直升機的火力急襲過後,要求有空降兵去清理殘敵,並且佔領制高點、隘口…這樣要地。既然有這樣的要求,就必須加寬加大“雌鹿”的後機艙,以滿足裝載8個人的空間,並且不單單是8個人的問題,還要裝載這8個人的所有裝備,8個人是一個空降班,除了自己的武器裝備外還有班用機槍、單兵火箭,甚至榴彈機槍……等等諸多裝備、裝具……這樣以來“雌鹿”給人的印象不似武裝直升機,而是像運輸直升機。

俄軍維和部隊的米24直升機正在維護和補充彈藥,可以看見後面士兵艙門是打開的,不過感覺仍然非常狹小。

那麼,“雌鹿”這個帶士兵艙的設計是否管用?在某些特定的戰場還真的管用,在“阿富汗戰爭”當中蘇軍經常組成由:米24、米8/17運輸直升機、米6超大直升機編隊巡邏,通常都是8架米24+4架米8/17或者2架米6,所有直升機上的空降兵加起來差不多2個排到1連的兵力。

一旦發現有“反蘇游擊隊”活動的村落,先有米24進行“死亡之環”打擊,就是多架米24圍繞村落進行環形飛行,並且使用機上的武器摧毀“游擊隊”可能藏匿的房間……經過十幾分鐘的密集火力打擊後開始降落,放出空降兵去清剿殘敵……這種戰法在阿富汗作戰非常有效 經常性的徹底消滅大股的游擊隊。

“老虎會”上的米24,本來米24長相就比較猙獰,塗上一隻虎就更嚇人了!

但是,米24這種設計並不值得讚揚,加了士兵艙,必然增大了飛機的體積!這樣一來米24目標受彈面就會大大增加,一旦對手擁有嚴密的空防,那麼米24基本上就是“案板上的肉”只需一枚肩扛導彈就能將其擊落,並且擊落概率大大高於體積較小的AH–1武裝直升機,並且要是米24當時裝載了8個人,從上百米掉下來一個都甭想活命……損失太大了!

所以,在先進國家看來,米24這個士兵艙設計是累贅!雖然有一些好處,但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得不償失”之舉……最後連蘇聯自己也覺得這個設計欠妥,在後續的 卡50/52和米28武裝直升機的設計上沒有延續這個設計,而是迴歸了主流。


雛菊西瓜Peterpan


最好的還是AH64阿帕奇,因為米24在阿富汗戰場上的表現不大好被打下來很多架。

WZ10雖然是後起之秀,但是發動機依然是中國的弱項,不過現代化程度和電子系統比目錄要強一些,但是不能夠搭載大型雷達比AH64D長弓阿帕奇差一些。


大國武器大觀


主要就在於米24的設計完全不同於如今常見的武裝直升機,其設計時的作戰任務要求完全不同於當時的其他武裝直升機。

當時蘇軍參考了越南戰爭中美軍的武裝直升機的,意圖以米8直升機為基礎,在其基礎上研發一款武裝直升機,畢竟美國的AH1武裝直升機和UH1運輸直升機都是在H1直升機上衍生而來的。米24需要能夠打擊敵方、火力點、坦克裝甲車輛、集群步兵等等地面目標,掩護己方裝甲集群的突擊。

但是蘇軍也有自己非常獨特的作戰任務需要,蘇軍當時認為米24武裝直升機需要能要能運載突擊隊員進行空降作戰,在完成打擊任務之後,直接讓搭載的突擊隊員實施佔領。因此米24後部有一個巨大的乘員座艙,能夠搭載8名全部武裝的士兵,因此也就造就了米24這種體積極為碩大的怪物,而這樣的設計思想卻是比較另類。

不過蘇軍的作戰設想是好的,但是實戰中還是發現實用性不佳。米24在搭載乘員時會過重,影響一些機動動作的完成。所以在後來的阿富汗戰爭中,往往更多的還是採用的米24武裝直升機掩護,而米8運輸直升機負責將部隊投放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