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30亿美元债券,是测试还是预示调整?

黄金周差不多过去一大半了,可是在黄金周前,有这么一则消息不知道你注意到了吗?节前,财政部发文说,将会在香港发行30亿美元的主权债券,在目前这个时候,在和美国这场大戏正酣的时候,在我们经济减速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财政部的这次发债,而且还是美元债券,这个有点罕见的举动,似乎让人多了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我想,不妨大胆猜想一下,这次财政部的举动,单单只是融资还是想测试些什么呢?

发行30亿美元债券,是测试还是预示调整?

这次债券的发行,之所以说是罕见,是因为在过去的14年里,算上这次,我们仅仅只有三次,是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上次的发行是去年10月,而这次的发行,选在这个时间点,让人觉得似乎就有点是像在测试境外投资者的信心。即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境外的投资者到底对我们经济的信心究竟如何?回想去年那次20亿美元债券发行时,超过10倍的投标倍数,在目前经济形势要比去年差很多的情况下,今年的投标倍数很值得期待?

发行30亿美元债券,是测试还是预示调整?

其次可能是利率,准确说应该是利差,还记得在今年4月,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那次讲话吗?那次讲话中,易纲提出,中、美之间利差的“舒适区间”,应该在80至100个基点左右,那这次债券发行的利率会是多少,特别是在9月份FEB升息,且接下来仍会升息的预期下,还有就是这些天,美国债市,美债被投资人抛售,导致美债利率收高的背景下,这次30亿美元债券的发行利率会是多少,是否会测试试探那个所谓的“舒适区间”。

发行30亿美元债券,是测试还是预示调整?

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的经济形势要比去年差很多,而最近偏弱势的经济数据也似乎可以很好的佐证这些,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这次财政部的美元债券发行都仿佛多了一份测试的意味在里面。如果,如果认购倍数,如果利率都不错,那或许可以展现一个主权信用仍然相当强劲的面相,而这样的面相在目前贸易争端仍在持续的情况下,联想到易纲货币学派的背景,是不是会意味着,我们后面的货币政策会出现相应的调整呢?这或许便是这次测试的目的,当然这一切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猜想,不过2018年或许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离年底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很多东西相信或许很快,我们就会看到结果。

我的论述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我希望可以让你对于事情有多一个方面的了解,希望借此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事情的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